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224章 并凉协约

张远抬眸,神色沉静:“文和先生既坦诚相告,我也谈谈我的看法。”

贾诩眉梢微挑,眼底掠过一丝玩味:“哦?愿闻高见。”

张远神色沉凝如铁,语气斩钉截铁:“第一,董卓残暴成性,多活一日,便有万千百姓遭殃。人民军无论是明面上结盟,还是暗地里勾连,都绝无可能——这是立场,半步不能退。”

贾诩听完,只是淡笑一声,既未辩驳,也未追问,缓声道:“我明白了。”

“第二,”张远话锋未歇,目光锐利如炬,“没了董卓,天下照样会有无数野心家冒出来,诸侯的注意力只会更散。

如今汉室早已分崩离析,人民军的安全,从不是靠谁来‘分散火力’,而是百姓愿意真心实意站在我们这边。”

贾诩抚掌轻笑:“有理。回想你们一路走来:汉廷派皇甫嵩来剿,恰逢黄巾起义,压力自解;

黄巾刚平,凉州又乱;

好不容易汉室派朱儁、皇甫嵩攻打你们,张举张纯又起叛乱;

如今诸侯讨董,更是无暇他顾……

我本不信天命,却也得说,你们的‘运气’,确实令人称奇。”

张远摇头,语气诚恳:“哪是什么上天眷顾?不过是汉室积重难返,天下百姓苦汉久矣。此起彼伏的起义,本就是民心所向,恰好为我们分担了压力而已。”

贾诩哈哈一笑,追问:“你若说不是天意,那张角、张举、张纯等人怕是要不服——同是举义,为何独独你们能走到今日?”

张远一怔,随即失笑:“经你这么一说,倒真像沾了运气的光。”话锋一转,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贾诩,“不过,贾先生深夜到访,总不会只为与我探讨天意吧?”

贾诩叹了口气,似有憾意,却话锋陡转:“白来一趟,岂不失礼?我是来送药的。”

张远挑眉,神色专注:“愿闻其详。”

“先前说你们三点弊处:世家敌视、孤立无援;执念纯粹、不懂变通;战略保守、缺乏大局。”贾诩一字一顿,语气凝重,“一剂药,便可解此三重困境。”

张远凝神思索片刻,拱手躬身:“还请贾先生开方。”

贾诩俯身向前,声音压得极低,几乎贴耳:“若废帝刘辩逃到并州,被你们庇佑——天下人会如何看?”

这才是贾诩此行真正的目的!

先前的结盟之议、利弊之辩,不过是铺垫!

张远猛地顿住身形,来回踱了几圈,脑海中飞速闪过无数念头。

一幅画面渐渐清晰:曾经高高在上的帝王,褪去龙袍,成了人民军治下的普通一员,跟着百姓一起劳作、学习,像个寻常少年般笑闹……

许久,他停下脚步,眼中豁然闪过明悟之光:“对外而言,世家中总有念及旧主的忠君之人,见我们善待落难废帝,其敌视之心或会有所动摇,于舆论上,也能多一层护持;

对内来讲,我们不过是庇佑一个颠沛流离的受难少年,这与我们‘为民’的初心本就契合,并无半分相悖。”

张远抬眸看向贾诩,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与信服,语气恳切而坚定:“文和先生此计,当真是一举多得的妙棋!

既解我等困局,又不违本心,多谢先生指点,此番相助,我人民军感念于心。”

贾诩笑了笑:“我原以为,你还会拒绝。”

“我虽固执于立场,却非顽石不通事理。”张远坦然道。

贾诩颔首,切入正题:“既如此,给我个信物,好联系张世平。”

张远心头一震,眼中闪过惊疑:“你知道他?莫非……”

“放心,他的身份并未暴露。”贾诩淡淡道,“不过是观你们行事轨迹,顺藤摸瓜猜出来的。”

张远松了口气,从怀中取出一枚刻着“民”字的桃木牌,递了过去:“凭这个找他即可,他自会安排。”

两人又密谈了许久,默契十足。

离别时,张远望着贾诩即将踏入夜色的背影,忽然开口:“贾先生智谋无双,只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顿了顿,声音温和却坚定:“先生既念家乡百姓之苦,便也该念着他乡百姓的死活。

董卓多行不义,还望先生日后行事,能留一分余地。”

贾诩脚步微顿,回身时,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有动容,有无奈,最终化作一声轻叹:“某谨记。”

夜风吹散了话语,两人作别,再未提与董卓结盟之事。

贾诩回到住处时,董卓派来的使团早已等得焦躁不已。

见他进门,副使立刻上前,语气急切:“先生,那张远肯松口结盟?”

贾诩慢悠悠地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递了过去。

副使忙不迭趋步上前,双手接过帛书,小心翼翼在案上展开——只见一行墨色遒劲的大字赫然入目,透着十足的庄重感:《皇汉朝廷与为公人民军共抗关东逆党互援互保暨权宜行事秘密协约》。

帛书中间列明数条协约款目,墨迹工整、条理分明。

副使匆匆扫过,协防互助、互不侵犯、互通有无、严守机密等款项一一在目,丞相嘱托的要务竟全然达成,一时心头激荡。

末尾落款处,分作两栏:左栏书“皇汉朝廷代表”,下方签字“贾诩”,字迹沉稳;

右栏书“顺天应人普惠万姓大同为公人民军代表”,签字“张远”,旁侧钤一方鲜红印章,印文与军名一致,印泥饱满鲜亮,乍看之下毫无破绽。

“成了,真成了!”副使喜出望外,声音都拔高了几分,“没想到这张远倒是识时务。有了这份协约,咱们便可安心应对关东联军,再也无后顾之忧了!

就是这赤匪政权的本名,怎么这么拗口和冗长。我还是第一次见。”

贾诩闻言,淡淡一笑,并未接话。

这拗口冗长的名号,别说你一个董卓使者,就是作为赤匪的创建者张远,也从未听过。

待使团的人欢天喜地离去,贾诩走到案前,看着烛火映在窗纸上的孤影,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枚“民”字木牌。

木牌温润,带着草木的淡香,与那卷伪造密约上刺鼻的朱砂味,判若云泥。

贾诩望着跳动的火焰,那簇火苗忽明忽暗,竟恍惚映出某一座城市的轮廓。

他想起张远最后那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嘴角的笑意渐渐淡去,转而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