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刚过世,杨柳接下太平道的权柄之时,张远正坐在案前,翻看着张世平从洛阳寄回来的密信。
信里写的全是八月洛阳的大乱:何进想暗地里除掉宦官,没想到事儿泄露了,被张让、段珪这帮太监骗进宫里杀了;
同一天,袁绍、袁术兄弟带着兵冲进皇宫,见太监就杀,前前后后死了两千多人。
东汉这绵延上百年的外戚和宦官争斗,最后以两边同归于尽的惨状,才算画上了句号。
而皇宫里杀得血流成河的时候,董卓带着凉州铁骑连夜赶路,趁机攥住了京城的兵权,还顺理成章收编了何进、丁原的旧部。
更用重金收买吕布,撺掇他杀了丁原,把精锐的并州军全吞了过来。这下董卓权势巨大,整个朝廷都被震动了。
张远逐字逐句看完,眉头轻轻一挑。
眼下的局势,跟他记忆里的历史差不多。
就只有一个变数:这个世道里,出了个占着幽州、冀州的公孙瓒。
他手里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偏偏洛阳乱成这样,他却跟没事人似的,一兵一卒都没动,透着几分诡异。
“归档吧。”张远把密信递给令狐娇,她接过就转身吩咐手下分类整理,放进密室里。
这会儿的洛阳早就乱成了一锅粥,人人自危,可人民军管辖的地方,却是一片太平景象:田里的青苗长得绿油油的,集市上人声鼎沸,到处都透着生机勃勃的劲儿。
没过多久,议事堂那边传来一阵接一阵的掌声——第五届人民军代表大会要开场了。
会场里没有华丽的帐子和彩灯,房梁上只挂着一条红布,写着“向‘吃得饱,穿得暖’前进”,字里行间全是实在日子的烟火气,还有大伙儿对好日子的期盼。
来参加大会的代表们,每个人脸上都刻着风吹日晒的痕迹,可眼睛明亮,闪着对好日子的热切盼头。
刘兰走上台,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群,声音不算大,却清清楚楚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同志们,这几年咱们一起熬过来,总算不用再担心没有吃的,解决‘饿不死’的问题。现在,该琢磨着让大伙儿都能吃饱饭、穿暖衣!
今年的种子够不够用?冬天的棉衣备了多少?……这些事儿,就是咱们接下来要好好解决的硬骨头!”
台下的掌声一下子炸了开来,满是大伙儿齐心协力干实事的热乎劲儿。
同一时间,凉州武威城外,风沙漫天,天地间一片灰蒙蒙的。
赵霜和谷雨并肩站着。
赵霜脸上已经染上了河西大地的风霜,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共事这么久,她早就打心底里佩服谷雨的冷静果决。
“真要往西边去?”
赵霜的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张掖、酒泉、敦煌……这些地方早就跟中原断了联系,怕是跟先生说的一样,成了‘无政府状态’。”
谷雨望着眼前的风沙,平静说道:“先生说过,没人占的地盘,你不抢,就会有豺狼来占。”
“可那地方全是荒漠戈壁,苦得很啊!”赵霜还是有些顾虑。
“贾先生说过,河西走廊以前是丝绸之路的要道,十分繁华。我们人民军到这里了,就要重现丝绸之路的荣光。”谷雨转过头看向赵霜,眼里闪过一丝热切的光芒,“更何况,那是咱们华夏的土地,绝不能丢了不管。我带人西进之后,后方之事,就拜托你了。”
赵霜听完,神情一肃:“你只管放心带着队伍往前冲,我一定把后勤防线守得牢牢的,保证万无一失!”
跟赵霜道别后,谷雨走到城外的校场。
年轻将领张绣已经把两千精锐士兵整顿好了,队伍排得笔直,安安静静等着命令。
“张绣同志,出发!”
“得令!”
一声令下,队伍前面的赤色旗帜迎风飘了起来,猎猎作响。
谷雨翻身上马,带着大军毫不犹豫地踏进了西边的荒野戈壁。
赵霜站在城楼上,望着那支越走越远的队伍,看着谷雨年轻而挺拔的背影,恍惚间,竟觉得那身影和张远渐渐重叠在了一起……
洛阳,董卓的府邸议事厅里,处处透着骄横的气焰。
董卓手下的文臣武将全聚在这儿:武将里有吕布、华雄、李傕、郭汜这些猛将,一个个身材魁梧,满脸杀气;
谋士则以三个人为主——首席谋士李儒,心思深沉;贾诩站在一旁,眼神让人看不透;
还有个夏侯兰,当年董卓在冀州镇压黄巾军的时候,曾被他舍命救下,后来夏侯兰还屡次献上好计策。虽然他曾经疯癫过一阵子,但现在病好了,董卓就把他当成心腹,召到了身边。
董卓坐在主位上,摸着下巴上的胡子,语气得意洋洋:“之前咱们用‘瞒天过海’的计策,趁乱掌控了京城的大权,算是稳住了脚跟。现在第一步成了,下一步该怎么做,你们都说说想法。”
李儒率先上前,躬身道:“主公,当务之急是争取士大夫的认同。
可恢复党人名誉,为昔日遭禁锢的党人平反,起用蔡邕等因党锢之祸被贬的世家名士,以示主公求贤之心,让他们看到合作的可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