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208章 不一样的公孙瓒

太原的诸事安排妥当,张远心中却已将目光投向千里之外的洛阳。

丁原既已率军南下,董卓必也应召入京,他心中清楚,那场搅动天下的洛阳大乱,已然箭在弦上。

乱世将至,亦是人民军崛起的契机。

只是眼下军队的编制模式,早已跟不上局势变化——譬如原有的飞龙军,一部分随赵霜出征,一部分留守上郡、五原,还有一部分随赵云征战,兵力分散;其他各军也多是如此,难以形成集中战力。

思虑及此,张远当即召来赵云、徐晃商议:“眼下局势不同往日,军队编制需重新调整。

我意将全军划分为野战军、地方军——守备部队、赤卫队——民兵,三大系统。日后,区域防守交由地方军与赤卫队,外出征战则由野战军主力承担。”

赵云与徐晃闻言,当即颔首赞同。

“此事我与徐晃同志早已私下商议过,”赵云接口道,“野战军仍保留七军规模,但需让各军明确作战侧重,走专业化路线。”

“专业化发展,正合我意。”张远眼中一亮。

赵云随即取出早已拟好的编制名单,递予张远。张远接过一看,只见上面清晰列明:

第一军·封龙军:将领石仲,兵种为山地军,专精奇袭、灵活作战与敌后穿插;

第二军·紫云军:将领彭虎,兵种为攻城军,专攻攻城拔寨,负责先登破敌;

第三军·红岩军:将领高顺,兵种为刀盾军,擅长战阵厮杀,攻坚陷阵;

第四军·飞龙军:将领赵云,兵种为骑兵,主打冲锋破阵,纵横战场;

第五军·苍石军:将领徐晃,兵种为重盾兵,以稳固防御为核心;

第六军·青龙军:将领袁咏,兵种为弓兵,负责远程打击与火力压制;

第七军·天河军:将领张辽,兵种为长矛兵,专精对抗骑兵,扼守防线。

“你们的构思十分周全。”张远看完,赞许道。

“如此编制,各军既有专属擅长,也能独立完成作战任务。”徐晃补充道,“以张辽的天河军为例,一千长矛兵为核心战力,辅以一千其他兵种协同作战,再配一千后勤人员,攻守兼备,调度灵活。”

“甚好。”张远点头,随即又略有顾虑,“第五届人民军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此事可届时交由众人讨论。我唯一担心的是,部分将领若被调至地方部队,恐会心生不满。”

“身为军人,当以大局为重,必须服从安排,即使有意见的,我们会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赵云说道。

徐晃亦道:“况且地方部队并非只负责防守,还需承担军队训练、兵员补充的职责,一旦战事需要,随时可转为野战军。他们是后方根基,同样重要。”

商议既定,张远目光转向地图,沉声道:“编制调整之事抓紧筹备,与此同时,我们需提前谋划攻打冀州的路线。”

话音刚落,苏双与令狐娇匆匆而入,神色凝重:“首席,刚收到一批情报,颇为蹊跷。”

“何事?”张远抬头问道。

苏双递上情报,道:“公孙瓒已被朝廷任命为幽州牧,您看他治理幽州的举措——”

众人纷纷凑上前,接过情报细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只见上面列明,公孙瓒在幽州推行的举措竟与人民军的施政方略惊人地重合:

先是效仿人民军,搞了个“分田令”,将无主荒地按人口分给流民,还配套发放农具种子;

再是学设“互助社”,组织农户抱团耕种,收获后按出力多少分粮;

甚至连“扫盲班”都照搬过来,在各县设学堂,教百姓识基础字、算简单账。

更让人诧异的是,他竟也搞起了“军械民造”,鼓励工匠改良农具顺带造些简易兵器,模式与人民军的工坊制度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赵云指尖点着“互助社”三个字,语气里满是不解,“连分粮的比例都差不多,哪有这么巧的?”

徐晃翻看后面的细则,发现连扫盲班的课本内容都与人民军编的《千字入门》大同小异,忍不住道:“怕不是抄了咱们的章程吧?”

张远目光沉了沉——这些政策都是人民军在实践中一点点磨出来的,连细节都透着独有的印记,公孙瓒骤然推行全套,绝非偶然。

他清楚,眼前的公孙瓒,已绝非历史记载中那个模样。

“此人倒是善于借鉴学习。”赵云轻声道。

可张远却不由得想起灵丘的往事,想起那些莫名消失的黄巾军残部,还有销声匿迹的张角。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浮现:公孙瓒的转变,绝非偶然,其背后定然另有隐情。只是这念头尚是直觉,无任何实证支撑。

“如今冀州牧一职空缺,是谁在主事?”张远追问。

“公孙瓒正以幽州牧的身份,伸手接管冀州事务。毕竟,他趁攻打张举张纯之际,在冀州安插了许许多多他的人。”苏双答道。

张远闻言,眉头紧锁——如此一来,攻打冀州的计划,恐怕要比预想中艰难得多。他当即下令,召附近将领前来议事,实则意在唤李大目到场。

议事中,赵云将攻打冀、幽二州的初步构想详述一遍。

张远始终留意着李大目的神色,见他听到公孙瓒之名时,脸色明显不自然,心中愈发笃定:公孙瓒的背后,定然藏着太平道的影子!

“五年前张角假死脱身,再无音讯。原来是躲到幽州,和公孙瓒勾搭在一块去了。”张远暗自思忖。

与此同时,恒山深处的古寺被云雾裹着,殿内只点着一盏青灯,昏黄光晕映得梁柱上的蛛网格外清晰。

张角卧在木榻上,胸膛起伏微弱,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细碎的喘息,花白的胡须贴在凹陷的下颌上,早已没了当年揭竿而起时的雄姿。

榻边围立的旧日部将皆是垂首肃立,张宝面色沉郁,张梁眼眶泛红,黄龙、白雀等人亦是神色凝重,昔日金戈铁马的豪情,此刻都化作了无声的焦灼。

“吱呀”一声,殿门被轻轻推开,杨柳一身素衣,鬓边沾着山雾的湿气,快步奔了进来。

她刚跨进门槛,眼泪便忍不住滚落,却死死咬着唇不敢出声,只快步走到榻边。

见到杨柳,张角眼中忽然闪过一丝光亮,竟似回光返照般,精神好了许多。

他摆了摆手,声音虽轻,却带着一丝释然:“好孩子,莫哭。我这几年光阴,本就是捡来的。你做得很好,比我当年好太多了。”

他转头望向殿外,云雾正顺着窗棂飘进来,模糊了远山的轮廓。

眼神忽然变得悠远,像是穿透了重重岁月,落回了中平元年的广宗:“那年大火烧红了半边天,喊杀声震得地都在抖,我总觉得,我与黄巾军,本就该在那时烟消云散,随那场大火一同化为灰烬……”

“您还有何吩咐?”杨柳红着眼眶,轻声问道。

张角笑了笑,语气平和:“哪有什么吩咐,不过是想和你说说话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