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73章 代价是什么呢

“可以。”张远点头应道,目光平静地落在魏续脸上。无论丁原他们如何作想,暂时停战,共抗鲜卑也符合人民军的利益。

魏续脸上立刻绽出喜色,拱手道:“就知道张首席深明大义,不愧是能成大事的人。”

张远又与他闲聊了几句,多是些边境防务的闲话,诸如鲜卑骑兵的习性、羌人部落的动向,魏续倒也知无不言,只是话里话外总透着几分试探。

聊罢,张远便让廖文好生招待这位使者,嘱咐礼数上不可怠慢。

送走魏续,张远转身回到帐中,再次收拾行装。他实在惦记着徐晃那边,想亲眼看看天井关的战局究竟如何,曹操与徐晃之间,到底是谁占了上风。

然而行装刚备好,帐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匹快马从北边疾驰而来。

令狐娇从雁门送来的战报被递到张远案前,字迹潦草,显然是急就而成。

战报上写得简明:鲜卑铁骑南下入侵,已被击退,但敌军主力未损,仍在边境游弋,长城防线压力极大,若能调拨些兵力支援,便可更稳妥地守住关隘。

末尾还附着一份立功将士的名单,墨迹洇了好几处,像是被汗水打湿过。

张远捏着战报,眉头紧锁。

他太了解典韦和令狐娇的性子了——这两人都是宁折不弯的硬骨头,若非真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绝不会开口求援。

他在帐中来回踱步,片刻后,停下脚步,扬声道:“李大目!”

李大目闻声掀帘而入:“首席,啥事?”

“你带上艾所有赤卫队,即刻驰援雁门。”张远沉声道,目光锐利如刀,“告诉典韦和令狐娇,长城是咱们的脊梁骨,一寸土地都不能让给异族!”

李大目却皱起了眉,瓮声瓮气地说:“我走了,你身边咋办?就那一千警卫队,够不够用?杨奉那帮人刚过来,保不齐有二心。”

“放心。”张远拍了拍他的胳膊,掌心的温度透过衣料传过去,“我身边的警卫队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锐,应付寻常情况绰绰有余。快去准备,粮草让廖文即刻调拨,务必天亮前出发。”

李大目知道事态紧急,不再多言,抱拳应道:“那成,我这就去!”说罢转身大步离去。

看着李大目消失的背影,张远心里仍有些沉甸甸的。但眼下兵力实在捉襟见肘,只能寄望于令狐娇他们能撑住。

他正准备再次动身南下,又一封急信送到了——是刘兰从太行山大营发来的,说张举、张纯派了使者来,已经打发使者往这边来了,让他务必等一等,信里还特意加了句“此二人虽豺狼心性,或有可利用之处”。

“这两个家伙,找我做什么?”张远有些意外。

张举、张纯虽也打着反汉的旗号,却靠着煽动乌桓人叛乱起家,所过之处烧杀劫掠无所不为,张远打心底里瞧不上他们,从没把这伙人当成真正的义军。

更何况,不久前双方还在灵丘、中山一带打得你死我活,彼此损兵折将,怎么突然派起使者来了?

虽满心疑惑,但既然使者已在途中,张远还是决定等一等。

夜里歇下时,他才想起令狐娇战报后附着的立功名单,便取出来就着烛火翻看。

上面大多是些熟悉的名字:典韦身先士卒,斩将三人;凌豹巧设伏兵,缴获战马五十匹……这些都在意料之中。直到看到一个名字,张远的目光猛地顿住了——高顺。

名单上写着,高顺所率小队在某次遭遇战中以少敌多,面对三倍于己的鲜卑骑兵,硬生生顶住了三次冲锋,死战不退,最终守住了侧翼防线,为大军反击争取了时间。

战况之惨烈,韧性之顽强,连素来严苛的典韦都在旁边加了句“勇毅可嘉,堪为表率”。

“高顺?!”张远不由得坐直了身子,心里一阵悸动。不会是同名同姓吧?毕竟这般骁勇善战、能打硬仗的人,哪能这么巧就出现在自己队伍里?

他摩挲着那个名字,指尖划过粗糙的纸页,沉吟起来:史书记载高顺出身陈留高氏,但从没说过他不能离开陈留。

况且,历史上也没明确记载他何时投奔的吕布,说不定就是在这前后,他流落到了并州,因看不惯官府苛政,阴差阳错加入了人民军……这么一想,倒也合情合理。

若是真的高顺,那可真是捡到宝了。张远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多一位将才,人民军就多一分力量。

不过,他也并未因此太过激动。在他看来,人民群众中从不缺人才,刘兰、令狐娇、谷雨、彭虎、凌豹……这些不都是一步步从底层拼出来的猛将吗?

比起执着于“历史名将”,他更看重在实战中培养、挖掘属于人民军自己的骨干。

正思忖间,南边传来了消息,一好一坏。

好消息是徐晃打赢了,不仅击退了曹操的反扑,还趁势夺回了天井关,死死扼住了上党通往河内的要道,缴获的粮草足够支撑守军三月之用。

坏消息是,朱儁用计突袭了张燕的黑山军,假意分兵袭扰,实则亲率精锐直扑黑山军大营,张燕猝不及防,战败溃退,元气大伤,已无力再牵制朱儁的主力。

如此一来,原本计划的“张燕牵制、徐晃夹击”战略彻底落了空。

天井关的争夺战不仅没能结束,反而要面对更难缠的对手——朱儁麾下的中央禁军。

张远揉了揉眉心,暗道一声“棘手”。朱儁久经沙场,用兵老辣,又熟悉义军战法,比曹操难对付得多,这一仗怕是不好打了。

又等了几日,张举的使者终于到了。

那使者穿着一身锦袍,倒是礼数周全,一见张远便拱手行礼,语气恭敬得有些过分:“张首席,我家天子特命在下前来。

我等与贵军同属反汉义军,理应携手共进,匡扶乱世。

先前在中山、灵丘一带,双方多有误会,给贵军造成了损伤,我家天子命在下代为致歉,还望首席海涵。”

张远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调侃:“要说道歉,也该是我们向你们道歉才是。

毕竟战场上,我们的彭虎、凌豹都是毛头小子,年轻气盛不懂事,没少伤了贵军的弟兄,实在对不住。”

使者连忙摆手,脸上堆着笑:“首席说笑了。当初是我军先占了贵军的地盘,理亏在先,自然该由我们致歉。”

张远脸上的笑容淡了些,语气转冷:“这话倒是在理。只是不知贵军的歉意,是只嘴上说说,还是真有诚意?”

使者似乎早有准备,从容道:“我军愿将中山归还贵军,以此表诚意,如何?”

张远嗤笑一声,毫不留情地戳破:“归还中山?据我所知,那地方如今一半在贵军手里,一半被地方豪强割据,你们怕是说了不算吧?”

使者脸上并无尴尬之色,好似张远的回答在他预料之中,随即又道:“首席说的是。是我等考虑不周了。这样,若我军南下拿下冀州,愿将冀州的一半土地赠予贵军,如何?”

张远眉头一挑,来了兴趣——这才像是正题。他坐直了身子,淡淡道:“愿闻其详。冀州广大,如今多在汉军手中,公孙瓒也不是个好对付的角色,贵军凭什么说拿就拿?”

使者顿时来了精神,唾沫横飞地吹嘘起来:“我家天子与安定王已联合乌桓诸部,合计拥兵十万,近日正准备大举南下。

冀州郡县多有我等内应,拿下全境不过是迟早的事。届时兵锋所指,兖州、青州、徐州亦可传檄而定!”

若是真能如此,倒确实能极大牵制汉军的注意力,给人民军争取发展时间。

但是,人民军连白波军都瞧不上,会和张举张纯之流“携手共进”?

张远适时地鼓了鼓掌,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赞叹:“你家天子倒是好气魄!不过,我要问一句:代价是什么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