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69章 智虎双将

孙轻被抬上太行山时,这位素来温和的将军,望着崖下渐远的中山国,眼中满是不甘——他终究没能护住这片刚有起色的土地。

卢奴城外的军营之中,刘备攥紧了案上的竹简。

墨迹晕开了“仁德”二字,字里行间满是体恤之语,此刻却像根刺扎得他眼疼。

他原想以仁德为盾,先安惶惶世家,再收离散民心,逐步将人民军挤出中山国。

可现实的耳光来得响亮:他不过是支“客军”,一无官职印绶镇场,二无世家根基托底,凭什么让人家俯首听令?

前几日还对他躬身行礼的豪强,转头就拉私兵接管卢奴城。

派来的人笑得客气,话里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玄德公远来辛苦,卢奴城狭小,恐容不下大军,特备城外营寨,请将军暂且‘歇驻’。”

随后,世家豪强将“赤匪余孽”的罪名扣向所有曾与人民军有过交集的百姓。

人民军建立的粮栈、工坊被付之一炬,血流顺着青石板缝淌进护城河,连河水都染成了暗红,风里飘着焦糊与血腥混杂的气味。

“大哥!再不管管,这成什么样子了!”张飞的丈八蛇矛重重顿在地上,震得帐内案几上的陶碗嗡嗡作响。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沉得像深潭,没有说话。

刘备望着卢奴城的方向,火光在夜色里此起彼伏,哭喊声顺着风飘进营中。

他能在乱军里杀出血路,却拦不住一场以“秩序”为名的屠杀。

无力感像藤蔓,死死缠住他的喉咙,连呼吸都带着疼。

他只恨自己人微言轻,连一句“住手”都喊得苍白。

混乱很快引来了秃鹫。

张举的叛军从东北杀来,喊着“杀汉官,分田地”的口号;

驻守河间的汉军打着“剿匪”旗号南下,实则沿途劫掠,农户的鸡犬被追得满街跑;

连远在渔阳的张纯都派来了骑兵,马蹄踏过麦田,留下一片狼藉,眼里只盯着中山国的粮草。

人民军成了众矢之的,在各方势力的绞杀中节节败退。

就在这时,恒水边上的芦苇荡里响起一声粗哑的怒吼。

彭虎踩着一具敌军尸体,将染血的拳头举过头顶:“他娘的都给老子站直了!哭个屁!

世家把咱当牲口宰,汉军把咱当肥羊啃,今天要么跟着某杀回去,把场子找回来,要么就烂在这泥里喂鱼——选哪个?!”

一个断了门牙的小兵先吼起来:“杀回去!跟他们拼了!”

紧接着,怒吼声浪盖过了河水涛声,残兵们捡起地上的断矛、卷刀,眼里重新燃起了火。

彭虎提着把豁口的环首刀,冲在最前面。

他不管什么阵法谋略,只凭着一股悍勇,专挑敌人最密集的地方撞。

豪强私兵的阵型被他冲得七零八落,汉军的辎重队被他夜袭烧了个精光,连张举那号称“百战精锐”的叛军,都被他堵在山谷里杀得哭爹喊娘。

沿途百姓见他打着赤旗,纷纷扛着锄头、拿着扁担加入队伍。

等兵临卢奴城下时,这支最初只有三千人的残兵,已膨胀成三万人的洪流。

“玄德公救命啊!”世家子弟跪在城外,前几日递帖子时锦缎袍子连灰都不染,此刻却沾满泥污,跪着扯住刘备的衣角,把昂贵的料子蹭在泥地里,哭得涕泪横流。

前几日还嗤笑刘备“软弱”的他们,此刻只求他进驻守城。

刘备终究点了头,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抱陶罐的农妇踮脚给赤卫队员递水;半大孩子举着削尖的木棍,跟在队伍后喊“杀豪强报仇”。

他看着赤卫队员护着百姓的模样,忽然想起孙轻遇刺前的话:“民心在我们这边。”

原来不是托大,是事实——那些他护不住的人,正自己站起来,护着他们信的“理”。

刘备派去劝降的使者很快被彭虎赶了回来,带回的只有一句狠话:“让刘备看好他的城头,老子这就来摘汉旗!”

彭虎正指挥人打造云梯,却传来刘兰的传令兵:“文丑已领军一万出邯郸,直逼太行山腹地,令你即刻回援!”

他狠狠一拳砸在云梯上,望着城头上飘动的汉旗,又回头望了望太行山的方向,最终咬着牙挥手:“撤!终有一天,老子还会杀回来!”

回山的路上,几万百姓拖家带口跟在队伍后面。

大家都念叨着:“跟着人民军,有活路。”

彭虎勒住马,看着这缓缓移动的人潮,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比打仗时还沉。

经此一战,彭虎声名鹊起,成了人民军中冉冉升起的“虎将”。

同一时间,灵丘县的凌豹正站在一处断壁上,望着远处张纯叛军的炊烟。

他听闻中山剧变,然后率两千人南下支援。然而抵达时中山国的战局已变,彭虎早已撤走,他成了一支没人接应的孤军。

凌豹却异常平静,在混乱的局势下,带着这支队伍白天在山林里穿行,避开叛军的斥候,摆脱汉军的追兵。

可好不容易回到灵丘时,城头已插满了叛军的旗帜。

“往雁门走。”凌豹没丝毫犹豫,转身翻身上马。

张纯的五千骑兵很快追了上来,其中三百乌桓骑兵最为凶悍,马蹄声震得大地发颤,老远就能听见马嘶声。

凌豹的队伍只剩一千多人,别说铠甲,连武器都凑不齐,不少人手里只握着削尖的木杆。

行至白崖台,凌豹勒马驻足——这里谷地两侧是丈高陡坡,坡上荆棘丛生,中间仅容两马并行的窄路,路尽头还横着一道天然石坎,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绝地。

他当即召来三个队正,手指在地面快速勾勒阵型:“一队带三十名最壮实的弟兄,去坡顶搬滚石,每十步堆一堆,用藤蔓捆住,听我号令就放;

二队找枯木枝,堆在石坎后,再砍些粗藤做绊马索,藏在路两侧的草丛里,务必贴紧地面;

三队跟我守在坡腰,把最好的武器集中到我们手中,等敌军乱了,听我命令。”

一切布置妥当,凌豹站在坡腰的岩石后,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方向。

不多时,乌桓骑兵的尖啸声传来,为首的骑兵举着弯刀,嘴里喊着听不懂的胡语,马蹄踏得窄路尘土飞扬,全然没把这处山谷放在眼里。

“绊马索!”

早已绷紧的粗藤猛地弹起,十几匹战马瞬间被绊倒,骑兵摔在地上还没爬起来,坡顶的滚石就轰隆隆砸了下来。

“放石头!”

巨大的石块带着风声,砸得人马骨裂声清晰可闻,狭窄的谷道瞬间被堵得水泄不通。

“投矛!”凌豹拔出腰间长剑,率先将短矛掷向混乱的敌军。

坡腰的士兵纷纷效仿,短矛像暴雨般落下,扎进叛军的盔甲缝隙里。

乌桓骑兵想掉头撤退,可后面的队伍还在往前涌,前后挤压间,不少人被自己人的马蹄踩伤。

这时,二队士兵点燃了石坎后的枯木枝,浓烟顺着谷道往上飘,呛得叛军睁不开眼。

凌豹趁机挥剑高喊:“杀!”

坡腰的士兵握着木杆、短刀冲下去,专挑落马的骑兵下手。

激战中,凌豹始终盯着战场缺口:见右侧坡下有十几个骑兵想绕路,立刻调派二十人过去,用短矛将他们逼回谷道;

发现石坎处的火快灭了,又让人添了些枯枝。

他没亲自冲锋,却布置一张张无形的网,将叛军牢牢困在谷地里。

最终,五千敌军只剩不到三千人狼狈逃窜,凌豹的队伍不仅缴获了三百多匹战马,还有二十车粮草、五百多把弯刀。

经此一役,沉着善谋的凌豹也一战成名,被称作人民军的“智将”。

并州壶关,张远展开战报。

彭虎的捷报写得像骂阵,字里行间都是“杀得痛快”,墨迹里似乎都沾着血气;

凌豹的战报则像账本,何时设伏、何时冲锋、缴获多少粮草马匹,一笔一划清清楚楚,连滚石的数量都标注在旁。

他望着窗外云雾缭绕的山峦,嘴角终于有了笑意。

虎啸山林,智者藏锋。这乱世棋局,总算又落了两颗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