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32章 医圣他也知道我?

令狐娇斜睨着张远,语气里的调侃藏都藏不住:“哟,张首席的故人还真不少。

前脚刚送走一位‘研讨医术’的仙女姐姐,后脚又来一位,怎么,这荒山野岭的太行山,难不成被你改成医馆了?”

张远也是一头雾水,道:“不管是谁,先去看看再说。”

令狐娇放心不下,立刻跟了上去。

刚到谷口,就见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男子站在那里。

他眉目清朗,气质温文尔雅,不是别人,正是光和五年在井陉县与他们一同抗击瘟疫的张仲景之侄——张青。

“任之兄,别来无恙?”

张青笑着拱手见礼,“小弟不请自来,叨扰了。”

“子佩!”张远又惊又喜,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真是稀客!快,里面请!弟兄们,有贵客到——热烈欢迎!”

他回头吆喝了一声,声音里难掩激动。

张青随着他往山里走,沿途不住地打量着山道两旁的寨墙、哨卡,还有远处梯田里忙碌的身影,不禁啧啧称奇:“任之兄,你这人民军首席当得真是名副其实。

就凭这山里的气象,井然有序,生机勃勃,难怪敢跟朝廷叫板。”

“不过是时势所迫,推着我们往前走罢了。”

张远引着他往山上走,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若在太平盛世,我多半就是个普通农民,继承我爹的营生,或许会挑个货郎担走街串巷,编几双草鞋卖钱糊口。”

“说起草鞋,倒是巧了。”张青忽然道,“我这次来的路上,路过安喜县,遇着个挺有意思的县尉。

他正职之外,竟真靠编草鞋补贴家用,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物。

听说他是因为镇压黄巾和你们人民军立了功,才得了这个职位。”

张远心里瞬间明了他说的是刘备,却故意装傻,哈哈笑道:“还有这等奇事?

这位县尉姓甚名谁?

改日有机会,我倒真想见见他,讨教讨教编草鞋的手艺,说不定还能切磋一下生意经。”

“姓刘,名备,字玄德。”张青如实答道。

张远故作“恍然”:“哦?是他?还真是巧了!”

张青一愣,有些意外:“你们认识?”

“何止认识,老对手了。”

张远的语气沉了下来,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我们人民军的重要创始人苏义,你当年在井陉也见过的,就是在战场上,死于他二弟关羽的刀下。我亲眼所见。”

张青脸上的笑容瞬间淡了,语气也凝重起来:“竟有这事?我瞧那刘玄德待人温和,言语间颇有仁厚之风,倒像个有仁心的君子,没想到……”

“立场不同而已,谈不上什么私人恩怨。”

张远摇摇头,打断了他的话,“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你杀我,我杀你。

真要记仇,这乱世里的血债,怕是几辈子都算不清。

子佩,你若日后再遇见刘关张三人,可否替我带句话——人民军从不记恨过往的对手,各为其主,各尽其责罢了。”

张青有些诧异,深深地看了张远一眼:“你倒真能放下。就怕你手下那些浴血奋战的弟兄们,未必能这么想。”

“张杨这个人,你听过吗?”张远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了一句。

张青摇摇头:“未曾听闻。”

“他原是并州的将领,”张远缓缓道来,“当年在桃河河谷,他的人杀了我们不少弟兄,人民军的另一位创始人王当,就死在他手里。

可如今,张杨已经率部投靠了咱们,山里的弟兄们,谁也没再提过过往的仇怨。”

张青沉默了片刻,随即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敬佩:“听你这么说,倒是我之前想得狭隘了。

我云游四方,日后总有再遇见他们三兄弟的机会,定会把你的意思带到。”

到了红岩岭的议事厅,张远请张青坐下:“既来了,就多住些时日,好好看看我们这山里的光景,看看我们人民军是怎么过日子的。”

“正有此意。”张青从背后的药篓里小心翼翼地掏出几本线装医书,“实不相瞒,我此次前来,也是受了家叔所托。

他对你当年在井陉防疫治疫的法子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隔离病患’‘煮沸饮水’‘石灰消毒’的道理,总念叨着要找机会跟你讨教。

先前你们战事紧张,我一直没敢来打扰,直到这阵子才敢动身。”

张远闻言,又惊又喜,差点从石凳上跳起来:“医圣他……他竟也知道我?这……这可真是莫大的荣幸!”

“莫要再喊什么医圣了,”张青连忙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无奈,“家叔最不喜这些虚名,常说自己不过是个治病救人的医者罢了。”

“是是是,是我失言了,该打。”

张远连忙点头认错,随即眼睛一亮,对着远处喊道,“王红!快把笔墨纸砚拿来,再去请几位老郎中过来,就说有重要的医术研讨!”

不多时,王红抱着麻布和炭笔跑了过来,几位须发花白、经验丰富的老郎中也闻讯赶来,围坐在西边的空地上。

张远和张青相对而坐,一人侃侃而谈后世的卫生防疫理念,一人则细细阐述这个时代的辨证施治精髓。

两人从如何处理复杂的伤口感染,到怎样有效预防时疫的蔓延,聊得热火朝天,浑然忘了时辰。

老郎中们听得入了迷,时不时插话提问,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渴望。

王红则蹲在一旁,飞快地人民军新造出来的粗纸上记录着。

山风吹过,带来药圃里沁人心脾的清香,温暖的阳光透过林叶的缝隙洒在众人身上,暖洋洋的,格外惬意。

这样的医学研讨一连持续了几日。

张青对药材的辨识、药性的搭配信手拈来,提出的诊疗思路更是让老郎中们茅塞顿开,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里满是敬重。

连素来挑剔的令狐娇也忍不住赞道:“这才是真来研讨医术的,比起某些人,实在多了。”

每日的饭食都是各自安排,张青的饮食由刘兰亲自过问,虽无山珍海味,却总能寻些山里的新鲜菌菇、野菜搭配着粗粮,做得清爽可口。

这日用餐时,张青夹起一筷凉拌的山木耳,笑着对送食来的刘兰说:“先前常听人说‘山珍海味’,如今才算明白,这‘山珍’二字,说得真是不错。

你们山里的饮食,简单却新鲜,吃着舒坦。”

刘兰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先生是贵客,张首席特意吩咐过要细心照料。您吃得满意就好。”

张青笑着点头,心里对人民军的好感又深了几分。

可这份好感没持续多久,次日午后,他循着药香去后山药圃查看,路过士兵们的伙房时,无意间瞥见几个士兵正蹲在灶台边吃饭——

粗瓷碗里盛着黑乎乎的糠麸,就着一小碟咸菜,吃得却格外香甜。

他心里咯噔一下,快步往里走,又见几个负责洗衣的妇人端着同样的碗,正说笑间吞咽着难以下咽的粗粝。

张青猛地攥紧了拳头,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转身就往议事厅赶,步子又急又重。

刚到门口,就撞见迎面走来的刘兰,他厉声质问道:“刘司政!我且问你,张远何在?”

刘兰被他突如其来的怒气弄得一愣:“张先生这是怎么了?首席正在前帐跟士兵们一起吃饭呢。”

“吃饭?”张青冷笑一声,“他让我日日吃着精细些的饭菜,却让弟兄们啃糠麸?”

刘兰眉头微蹙,却没多解释,只道:“张先生随我来便知。”

她引着张青往前面的空场走,远远就见一群士兵围坐成圈,张远正蹲在地上,手里捧着个粗碗,和众人说笑间,大口吞咽着碗里的糠麸,嘴角还沾着碎屑。

张青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再想起自己方才的怒气,脸颊瞬间涨得通红,到了嘴边的斥责全堵在了喉咙里,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

许久,张青才转向一旁的刘兰,声音有些发涩地问:“刘司政,你……平日里吃的也是这些?”

刘兰闻言淡然一笑:“自然是一样的。”

张青彻底呆住了。

他见过世家女子的华贵,也遇过小家碧玉的温婉,却从未见过这般模样的女子——粗布衣衫洗得发白,手上带着劳作的薄茧,说起啃糠麸的日子,眼里却亮得像落了星子。

那笑容里没有半分委屈,只有一种坦荡的、扎根在泥土里的鲜活气,竟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沉甸甸的美。

风从空场边的树林里穿过来,带着草木的清气,吹得张青鬓角的发丝微微晃动。

他望着眼前这一群捧着粗碗、笑得开怀的人,忽然觉得,自己这些年读的医书、走的路,好像漏了些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