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29章 思婚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129章 思婚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朱儁一走,冀州与太行山交界地带便难得地消停了些。

汉军龟缩在几座孤城,轻易不敢露头;人民军则在广袤乡野扎稳脚跟,春耕、夏耘,日子按部就班地过着。

一晃,便到了中平三年。

这一年来,唯一的波澜起自并州方向。

刺史丁原遣中郎将吕布率军南下,号称要“收复”被人民军占据的上党郡。

然而结果依旧——汉军气势汹汹占了几座空城,城外的村庄、山道,却仍是人民军的天下。

没过多久,北边传来急报:匈奴与鲜卑骑兵又袭扰边境。

丁原无奈,上党战事只得暂且搁置,调吕布北上驻守云中郡。

汉军驻守的云中郡与人民军控制的雁门郡,倒形成了种奇妙的共存关系:平日里各守疆界,井水不犯河水,偶尔因巡逻队越界闹出些小摩擦,赵云与吕布照面时也会厮杀一番;

可一旦异族骑兵南下,两边又会默契地暂搁恩怨,联手抗敌。

就像上个月,一支鲜卑骑兵突入边塞大肆劫掠。

吕布带着并州军在长城沿线苦苦堵截,形势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赵云的飞龙军突然从侧翼山谷杀出,如神兵天降。

两支本该是死敌的队伍,竟像演练过千百遍般前后夹击,把猝不及防的鲜卑人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

战后,吕布勒马横戟,狠狠瞪了赵云一眼,鼻子里重重哼了一声,调转马头一言不发地离去;

赵云也只是收枪回营,脸上波澜不惊,半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这份心照不宣的默契,比任何盟约都来得实在。

丁原对此心知肚明,却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北边异族虎视眈眈,他实在没精力再跟太行山的人民军死磕。

只要对方不主动扩张,维持着这层互不揭穿的脆弱平衡,对他而言便已是万幸。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转眼到了秋收时节。

太行山的梯田里,金黄的谷穗沉甸甸压弯了腰,糜子、豆子也到了收割时候。

张远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褂,挽着裤腿,和村民们一起在田里挥镰割麦。

“张季,歇会儿!喝口水!”

旁边的王大娘递过粗布巾和水囊,脸上笑开了花,“你看这麦子,颗粒饱满的,今年又是好收成!

多亏了你教的‘堆肥’法子,土地都变肥沃了!”

另一个李大婶凑过来,眼睛在张远身上转了圈,又瞟了瞟不远处卖力捆谷穗的令狐娇,脸上露出暧昧笑意,嘿嘿道:“收成好了,日子就稳了。

我说首领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是不是该成个家了?”

王大娘跟着凑趣:“我觉得,赵姑娘那身手模样,一般人可配不上!”

张远手里的镰刀顿了下,脸颊微微发烫,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大婶大娘,咱说庄稼事呢,别扯这个……”

“庄稼事重要,终身大事更重要!”

李大婶不依不饶,嗓门大了几分,引得周围村民都看过来,“不光赵姑娘,令狐姑娘也不错啊,泼辣能干,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后勤打理得井井有条。”

有人接话:“还有杨柳姑娘,医术高明性子温柔,长得跟仙女似的……你可得抓紧!”

周围村民哄笑起来,不远处一向泼辣的令狐娇红了脸,赶紧低下头假装专心捆麦秆,什么也没听见。

张远被打趣得没辙,只能埋下头更卖力地割谷,试图掩饰窘迫。可心里却不由自主琢磨起来——不光自己,队里不少弟兄都到了成家年纪,常年征战颠沛,成家的寥寥无几。

这事确实得提上日程了。

或许该分成两段:一是婚俗,二是生育。

生育之事,鼓励即可。

但是婚俗改革,推行不易啊。

张远割着麦,心里头那本账越算越沉。人民军里的婚俗问题,桩桩件件都摆在眼前:

因战争的关系,明明女多男少,可手里有点家底的,不管是原来的小地主还是攒了些粮的农户,总想着多纳一房妾,好像这样才显能耐。

更有甚者,把娶媳妇当买卖做,明着是成亲,实则跟买个物件似的,给几担粮、几匹布就把人领回家,日子过不下去就随意打发,哪有半分真情实意?

反观那些没家底的弟兄,不少还是光棍一条。

再说婚事本身,大多还是父母说了算,男女双方没见过几面就被硬凑到一块。

女人嫁过来,就得低眉顺眼伺候男人,家里事插不上嘴,受了委屈也没处说,男尊女卑的老规矩像根绳,把人捆得死死的。

还有那些繁琐礼节,纳采、问名、纳征一套下来,光准备就耗死个人,穷人家折腾不起,富人家也净是虚礼,半点不实在。

这些弯弯绕绕,看着是家事,实则磨着人心,耗着力气。

真要改,就得把这些烂规矩连根拔了,不然“人民当家做主”四个字,在日子里落不实。

正想得入神,就见几个大娘朝山巅努嘴,压低声音说:“看,那不是杨柳姑娘吗?又在那儿弹琴呢。”

张远顺着她们指的方向抬头,只见山巅平整的青石上,孤零零立着个白衣女子。

她怀里抱着古琴,衣袂随风飘动,身姿窈窕,远远望去真像画里走出来的仙女,不染凡尘。

杨柳这两年总像云游仙子,偶尔回太行山歇脚。

有时会找他聊医术、交流草药知识;

有时就这么静静待着,弹弹琴看看风景,来了又走,飘忽不定像一阵难捉摸的风。

“张季,快去快去!”有大娘推了他一把,挤挤眼睛,“别怠慢了人家姑娘!这么好的姑娘,可别让她跑了!”

张远笑了笑,擦了擦手上的泥,朝着山巅走去。

他的爱情观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杨柳并不是他心目中的良配,他对她没什么想法,只是出于礼貌该打个招呼。

顺便……或许能从她嘴里套点张角的消息——自从广宗一战后,张角兄弟便像人间蒸发,杳无音讯。

见他真的过去,正在割麦的令狐娇皱了皱眉,却没多余表示,继续干自己的活。

可还没等张远走到半山腰,就见山道上尘土飞扬,一队人马快速奔来。

为首那人正是负责对外通商的苏双,他风尘仆仆,脸上满是疲惫,眼神里却透着掩饰不住的喜色。

离着老远,他就扯开嗓子大喊:“首席!我回来了!”

张远转过方向,快步迎上去:“苏兄,一路辛苦!看你这模样,想必是有好消息?”

“可不是嘛!”

苏双翻身下马,顾不上拍打身上的尘土,兴奋地拍了拍身后的几辆马车,“这次去了幽州,又往北走,跟乌桓、鲜卑的几个大部落谈成几桩大买卖。

换了不少好东西——战马足足五十匹,还有些皮毛、药材,另外从幽州买了盐五百斤,足够山里用上一阵子了!”

“太好了!”张远喜上眉梢,盐和战马正是山里目前最紧缺的物资。

他上前拍了拍苏双的肩膀,真诚道:“辛苦弟兄们了!

快,先去寨子里歇着,好好洗个澡换身衣服。晚上我让伙房加个菜,咱们好好庆祝!”

“歇着不急,庆祝也不急。”

苏双却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渐渐敛了,他凑近些,压低声音,语气凝重道:“首席,我回来的路上,听说北边有些不太对劲的异动。恐怕……要有大事发生。”

张远脸上的笑容瞬间淡去,敏锐察觉到苏双语气中的异样。他立刻收起笑容,沉声道:“走,回我屋里细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