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21章 他相信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121章 他相信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信是中山的张世平与苏双托人辗转送来的——

这两位以贩马起家的大商人,曾在人民军最艰难的初创时期,和人民军做过几笔生意,算是有一些交情。

信中字字泣血,说上一任中山相因镇压黄巾不力被朝廷撤职,换了个叫张纯的新官。

这张纯本是地方豪强,为人阴狠嗜杀,一上任就以“勾结黄巾余党”为名,罗织罪名,大肆抓捕当地富户商人,抄家下狱,掠夺资财。

张世平与苏双也未能幸免,如今被关在中山郡狱,家产早已被搜刮一空,信中直言,等榨干最后一丝价值,便是他们的死期。

他们求遍了所有门路,最终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远在太行山深处的人民军身上。

张远捏着信纸,有些犹豫。

论交情,实在犯不上为他们去冒险。

但他太清楚张世平与苏双的价值了——这两人精通经营之道,门路遍布北方各州,正是眼下缺少情报网、物资匮乏的人民军最需要的人才。

他沉吟片刻,对着洞口沉声喊道:“来人,去把张辽将军请来!”

不多时,张辽裹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袍走进洞来。

他左臂的箭伤还未痊愈,走路时左臂微蜷,动作显得有些不便。

张远将信递给他,把情况简略说了一遍:“文远,这两个人对咱们有用,你想一想办法,看能不能救。

若能救,咱就帮一把,不能就算了。”

张辽快速看完信,沉声道:“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中山离咱们红岩岭山高路远,张纯既然敢这么明目张胆地抓人抄家,城中防备必定十分严密。

若是硬来,一来路途遥远,咱们的兵力难以展开;

二来风险太大,万一走漏风声,人没救出来,反倒会把咱们派去的弟兄都搭进去。”

“那依你之见,该怎么办?”张远追问。

“眼下有两个法子。”张辽伸出两根手指,语气郑重,“一是突袭劫狱,挑选精锐弟兄,昼伏夜出,快进快出,但这法子太过凶险,成功率最多三成;

二是暗中收买,找狱卒、或是张纯身边能说上话的亲信,用重金打通关节,把人悄悄弄出来。

这法子虽然耗时间,花钱也多,但相对稳妥。”

张远低头沉思片刻,说:“就用第二个法子,但要做两手准备。

你亲自带一队精干的弟兄,多备些金银,悄悄潜入中山城。

能买通关节最好,若是事不可为,再伺机动手劫狱。

记住,无论如何,你们的安全才是首位!”

“明白!”张辽抱拳应下,转身大步流星地去准备了。

张辽走后没几日,红岩岭的平静就被打破了——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从山外赶来,为首的自称是并州晋阳派来的使者,指名道姓要见张辽。

听说张辽不在,使者脸上露出局促之色,犹豫再三,还是硬着头皮求见张远。

“张首席,小人是奉张杨将军之命而来。”

使者眼神里满是不安,“当初晋阳为避白波之乱,多亏人民军出手相助,城里的百姓才没遭兵祸。

可如今……朝廷提拔丁原为并州刺史,大家都知道丁原此人执拗的性子——咱们这些当初跟人民军有过往来的人,心里都七上八下的,实在是没了主意。”

张远瞬间就明白了。

晋阳当初为了自保,曾短暂归附过人民军,虽然后来人民军主动撤离,让他们自治,但这段“通敌”的过往,终究是一根扎在他们心头的刺。

如今丁原到任,这些人怕被清算,是想提前找条退路。

“张将军他们是想问,若是真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人民军肯不肯收留他们,对吗?”张远问道。

使者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急切之色:“正是!张将军说了,只要人民军肯点头,他们宁愿举家迁来这太行山,跟着首席您干!”

张远站起身,走到洞口,望着外面漫天飞舞的大雪,风雪的呼啸声似乎都在耳边减弱了几分。

他沉默片刻,转过身,语气铿锵有力:“你回去告诉张杨将军,也告诉所有跟人民军共过事的朋友——

人民军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就说我说的,四个字:热烈欢迎!”

使者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张远会答应得如此干脆,随即脸上爆发出狂喜,对着张远深深一揖:“多谢张首席!小人这就回去报信,定不辜负您的大恩大德!”

消息传回晋阳,张杨立刻召集了相熟的大户和将领,把张远“热烈欢迎”四个字一说,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但席间很快起了争执。

“我看不妥!”

一个身着锦袍的中年汉子猛地拍案,正是晋阳功曹的郭缊,他脸色凝重地扫视众人,“丁刺史虽严厉,却也**度。

咱们祖上世代在并州为官,只要主动认错,痛陈前非,他未必会赶尽杀绝。

可赤旗军呢?

当初在战场上,他们多少人倒在我们的刀剑下?

我记得,紫云军的副将王当,就死在桃河谷吧?

这笔血仇,他们能忘?”

座中几人纷纷点头,一个曾参与过守城的校尉附和道:“郭功曹说得是!

丁刺史刚到任,北边异族又闹得凶,正是用人之际,咱们主动向他靠拢,未必没有活路。

去投人民军,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糊涂!”张杨他霍然起身,袍袖怒甩,目光扫过众人:“你们忘了当初晋阳即将被白波军攻破时,谁来救的我们?”

他往前踏了一步,声音陡然拔高:“你们忘了白波军退去后,人民军的旗帜已经插上城头,谁又二话不说撤兵,主动把晋阳城完完整整还给咱们?”

提及往事,张杨的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却愈发坚定:“人民军的王当,当初就死在我眼前——死在和我对阵之时!

可我张杨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张远的人品,人民军的心胸,绝非睚眦必报之辈!”

他攥紧拳头:“他们若要记仇,当初何必救晋阳?何必退城?

他们的所作所为,晋阳的百姓看在眼里,天下人也看在眼里!

这种胸襟气度,难道不值得咱们托付身家?他们定会既往不咎!

我张杨,相信人民军的口碑!”

一番话掷地有声,堂中原本犹豫的人,脸上渐渐露出愧色,看向张杨的目光多了几分信服。

张杨走到堂中,环视众人:“丁原是什么人?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人,能不知道?

我承认他正直忠诚,刚直不阿。

也正因为如此,他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又有强烈的派系之见。

咱们跟人民军有过牵连,就是他眼中钉肉中刺,迟早要被清理!

太行山再苦,至少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郭缊冷笑一声:“张从事执意要去,我不拦着。

但我郭家世受皇恩,若丁刺史真要追究,我宁可留在晋阳听候朝廷发落,也不会去投那些‘反贼’!”

说罢,他拂袖而起,领着几个心腹大步离去。

剩下的人面面相觑,最终大多选择跟着张杨走。

当夜,晋阳城里一片忙碌,张杨带着自己的亲信、家眷,还有十几户愿意同去的人家,趁着夜色悄悄出了城,朝着太行山方向赶去。

一路上,又有不少担心被清算的人陆续加入,队伍越走越大,车轮碾过积雪的“咯吱”声,在寂静的夜里传得很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