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70章 点将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70章 点将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晋阳太守府内,烛火摇曳。

张懿看着跪在地上、自缚双手的张辽,铁甲上的血痕早已干涸,却仍透着一股败北的狼狈。

听完张辽对人民军的种种描述——

分粮分地、不杀俘虏、百姓拥戴,甚至给降兵发路费,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久久没有言语,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非战之罪啊……”良久,张懿才长叹一声,目光扫过帐外,“被放回来的弟兄,我已集中安置在西营,没让他们跟其他营伍接触。”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那赤匪的手段,看似仁厚,实则比刀枪更狠。

若是让‘分粮发钱’的风声传开,底下的兵卒心思一活,我这并州就真要乱了。”

他看向张辽:“你带着那些弟兄,去西河郡吧,郭太、杨奉的黄巾军闹得正凶,需得你去镇住。”

张辽抬头,欲言又止。

“你是想说,那赤匪的厉害,远不止一个女将?”

张懿看穿了他的心思,眼中闪过一丝锐光,“黄匪虽众,不过是乌合之众;可这赤匪,懂得收拢民心,比黄匪更难缠。

这上党之事,我亲自去料理。”

“末将遵命。”张辽叩首起身,退下时,仍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他与赵霜交手数次,却连那人民军首领张远的面都没见过,这股力量的根基,到底扎得有多深?

帐内,张懿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上艾”二字上。

烛火映着他苍老的脸,眼中却燃起势在必得的光,然后拟定一份名单,交给下属:“发出去,将他们召集过来!”

与此同时,上党郡沾县的县衙里,张远正拿着赵霜送来的军报,反复看了三遍,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原以为赵霜对上张辽,能惨胜已是万幸,没料到竟是这般漂亮的巧胜——

袭扰粮道、分割围歼,连收降俘虏的法子都用得恰到好处,这丫头的成长,远超他的预料。

“先生,南线军报!”亲兵掀帘而入,脸上带着喜色,“赵将军已攻克长子县,正分兵扫荡周边各县,上党全境,不出半月就能尽数拿下!”

张远放下军报,走到窗边。

窗外,新军正在操练,口号声整齐响亮。

这些日子,他一边组织春耕,一边整训新兵,心里却总惦记着南北两线的战事,此刻总算松了口气。

“先生!我们来了!”

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刘兰领着一群学生军风尘仆仆地走进来,个个晒得黝黑,却精神头十足。

“一路辛苦了。”张远笑着迎上去。

“不辛苦!”一个小个子学生抢着说,“先生您看,东面常山,西面上党,咱们已有两郡之地了!

照这个势头,打下并州,东征冀州,北伐幽州,统一黄河以北,再南争天下,指日可待啊!”

学生们纷纷点头,眼里闪着憧憬的光。

张远却摆了摆手:“莫要骄傲。”

他指着墙上的地图,“咱们兵力加起来不过七八万,地盘只两郡,跟黄巾军动辄几十万的声势比,还差得远。”

刘兰上前一步,沉声道:“先生,黄巾军看似势大,实则鱼龙混杂,各部首领各怀心思,难成大事。

我看,他们走不长远。”

“说得对。”张远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语气严肃起来,“咱们跟他们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纯粹’——部队要纯粹,信仰更要纯粹。

可谁能保证,将来我们的军队不会变色?”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学生:“我看,就得靠你们。

踏踏实实扎根基层,服务百姓,多发现、培养像赵霜、王当这样的人才。

若是打下江山却治理不好,那这江山,迟早要变色。”

“请先生放心!”学生们齐声应道,声音里透着坚定。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张远仔细询问了他们在常山郡基层工作的经验——

如何组织互助组、如何选举里正、如何调解邻里纠纷……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头头是道,连遇到的难题和解决办法都分析得清清楚楚。

张远听得十分欣慰,这些年轻人,已不再是当初只会读书的学子,而是真正能独当一面的骨干了。

“好,都下去歇息一日,明日就投入工作。沾县的春耕、户籍清查,都等着你们上手呢。”

学生们领命而去,县衙里清静下来。张远铺开地图,开始调兵遣将:“战事结束后,令石仲、洪伯率封龙军驻守上党,巩固各县城防;

赵云领典韦、李大目回师上艾,整训兵马。”

他手指落在“晋阳”二字上——那里是并州的核心,拿下晋阳,才能真正在并州站稳脚跟,而上艾,正是叩开晋阳大门的最佳跳板。

三日后,张远的队伍踏上返回上艾的路。

沿途的田地里,最早种植的一批种子,已冒出一丝丝青青的嫩芽,随风摇曳;

路边的村庄里,百姓们正忙着春耕,见了穿赤旗军衣的士兵,不再是从前的畏惧躲闪,反而会笑着打招呼,递上刚摘的野菜。

一个老农蹲在田埂上,看着自家地里的禾苗,脸上的皱纹里都透着笑意,嘴里喃喃着:“能有口饱饭吃,就好,就好……”

张远勒住马,望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心里忽然踏实了许多。

他要的,从来不是割据一方的霸业,而是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真正抬起头,安稳地活下去。

前路或许仍有荆棘,但只要民心还在,这面赤旗,就能一直扛下去。

半月后,晋阳帅帐内,烛火映着张懿那张刻满风霜的脸,他身为并州刺史,执掌一州军政,此刻正将令旗重重拍在案上,铜案被震得嗡嗡作响:

“赤匪据上艾窥伺晋阳,若不主动荡平,必成心腹大患!传我将令,三路进兵,直逼上艾!”

帐下诸将按刀而立,齐声应诺,甲叶碰撞声震得帐顶落尘。

“丁原!”张懿看向左侧首位,那人是并州五原郡太守,向来以铁腕治郡,此刻紫袍上绣着的猛虎纹章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末将在!”丁原往前一步,声如洪钟,脸上那道从眉骨划到下颌的刀疤微微抽动——那是早年剿匪时留下的,也让他性子里多了几分狠戾。

“你率五千郡兵为左路,出阳曲,沿狼孟山山麓从北向南推进,直击上艾城北!”

张懿指尖在舆图上划出一道弧线,“你帐下那个主薄吕布,虽出身寒微,却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令他为先锋。

此人勇则勇矣,就是桀骜难驯,你得盯紧些,让他别只顾着逞能,坏了大局。”

丁原嘴角撇了撇,显然对吕布那副狂傲模样早有不满,却还是抱拳应道:“末将省得!定叫他打出五原军的威风!”

“郭缊!”张懿转向右侧,雁门郡别驾郭缊虽只二十出头,却已在军中历练多年,此刻一身银甲,腰悬长剑,站姿如松,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末将在!”郭缊出列,声音清朗不躁。他出身将门,自幼跟着叔父学兵法,最擅“以守为攻”,在雁门时曾以百人击退鲜卑游骑,名声渐起。

“你领三千郡兵为右路,溯汾水而上,直取上艾城南的松树山,断其与沾县的联系。”

张懿目光落在汾水流域,“赤匪善用奇兵袭扰,你沿途多派斥候,遇袭时不必硬拼,稳住阵脚便是大功。记住,你这一路是‘锁’,不是‘攻’。”

郭缊躬身领命:“末将谨记大人教诲。”

“张杨!”最后,张懿看向帐尾那个始终沉默的人物——此人是并州军的一个都尉,向来少言寡语,脸上常年没什么表情,仿佛刀枪都焐不热他的心。

上次在上党虽然败在赵云的手中,但能力毋庸置疑。

“末将在。”

张杨的声音比石头还硬,他早年是雍州兵,因犯了军法流落到并州,被张懿破格提拔,骨子里带着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极致”的执拗。

“你率两千精锐为中军先锋,随我主力跟进。走桃河河谷,直取上艾县城!”

张杨依旧没多余的话,只重重一抱拳:“末将领命。”

次日天未亮,三路兵马便陆续开拔。左路丁原军扬起“五原”大旗,吕布的先锋骑如一道银箭,奔狼孟山而去;

右路郭缊军沿汾水分支,向东推进;

中军张懿亲率主力,张杨的“铁壁营”在前开路,甲叶反射的日光铺了一路,直逼上艾城。

烟尘滚滚中,张懿勒马立于高坡,望着三路大军如铁流奔涌,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笑:“张远,赵霜,尝尝我并州军的厉害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