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64章 我张季回来了

上艾县的炊烟渐渐稠密起来时,张远知道,是时候南下了。

这半月来,他们不仅修复了城墙,清查了户籍,更在城郊开了荒地,连带着周边几个村落都纳入了管辖。

百姓们脸上有了些活气,报名参军的青壮挤满了校场,王当带着紫云军日夜操练,新招募的士兵已能列成像样的队列。

“上艾是咱们西进的退路,也是连接冀并的咽喉。”

张远拍着王当的肩膀,目光扫过城头新砌的箭楼,“你在这里,我才能放心南下。”

王当挺起胸膛,甲胄上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将军放心!”

队伍出发那日,上艾的百姓又涌到路边,捧着刚蒸好的窝头往士兵怀里塞。

张远勒住马,回头望了眼这座渐渐有了生气的县城,调转马头,汇入南下的洪流。

赤旗在队伍前方招展,穿过太行山的余脉,缓缓踏入上党郡地界。

越往南走,景象越发触目惊心。

官道旁的沟壑里,时不时能看见蜷缩的枯骨;村庄里十室九空,偶尔遇见几个活人,也都是面黄肌瘦,眼神呆滞得像蒙了灰的石头。

赵霜骑着马跟在张远身后,看着一个皮包骨头的孩童伸手去捡路边的草籽,忍不住攥紧了缰绳,银牙咬得咯咯响:“这上党太守李善,简直不是人!”

张远沉默着,目光掠过一片荒芜的田野。

地里的杂草长得比人高,去年的麦茬早已朽烂,显然很久没人耕种了。

“不全是他的错。”

他轻声道,“苛政猛于虎,这世道,换谁来当太守,若是还照着旧法子盘剥,结果都差不多。”

赵霜愣了愣:“先生,我记得你就是上党人?”

张远点头,指着前方一座残破的城池:“前面就是沾县,我老家就在城郊的平安乡五福里。

光和四年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官府还逼着交粮,乡里人饿死了大半,我跟着逃荒的队伍往常山去,勉强捡得一条命。”

他勒住马,在城下驻立。

城墙斑驳不堪,垛口处站着几个面黄肌瘦的士兵,手里的长矛锈迹斑斑。

“城上的乡亲们,父老们!”

张远扬声道,声音穿透风,清晰地传到城上,“我是张季,平安乡五福里的张季!当年从这里逃荒出去,如今回来了!”

城上的士兵愣住了,有人探出头,眯着眼打量他,忽然有人喊:“是……是张季?你不是饿死在逃荒路上了吗?”

“我活下来了!”张远朗声道,“在冀州封龙山,我拉起了队伍,让跟着我的人有饭吃,有衣穿!

听说太守李善在这里作威作福,把大家逼得活不下去,我特地回来,给大伙做主!”

“李善那狗官!早就该杀了!”

城上不知谁喊了一声,立刻引来一片附和。

有士兵扔下长矛,哭喊道:“张季,我们信你!这城,给你开!”

城门“吱呀”一声打开,士兵们簇拥着几个白发老者迎出来,见了张远,老人们扑通跪倒,泣不成声:“可把你盼回来了……五福里的人,就剩我们几个了……”

张远慌忙扶起他们,眼眶发热。

接下来几日,沾县像炸开了锅,无数人涌到县衙前,有自称是他远房表舅的,有说曾跟他爹一起种过地的,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都冒了出来。

张远心里清楚,确实有些熟面孔,但真正亲人早在饥荒中死绝了,但他还是打起精神,一一接待,听他们讲起当年的旧事,讲起这些年的苦难。

“我们人民军,就是为百姓打仗的。”

他站在县衙前的土台上,对着聚拢的百姓高声道,“土地,分给种它的人;粮食,留给吃它的人;谁要是欺负你们,我们就跟他拼到底!”

“好!”百姓们欢呼起来,有人振臂高喊:“张将军万岁!”喊声此起彼伏,震得屋檐上的尘土簌簌往下掉。

招兵的消息一传出去,报名的人挤破了门槛。

青壮们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就来了,连半大的孩子都哭着求收留,只求能有一口吃的。

张远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心里沉甸甸的——这哪里是来参军,分明是来求一条活路。

短短几日,军队就从三万扩到了五万。张远下令停止招兵,却拦不住百姓们跪在衙门前哭求。

“将军,收下我们吧!哪怕给口粥喝,让我们干什么都行!”

他召集众将议事,帐内烛火摇曳,映着每个人凝重的脸。

“上党百姓苦太久了,这里的民心,是被逼出来的。”

张远沉声道,“咱们得把这里建成稳固的根基。

我留下主持政务,子龙,你挂帅,带主力南下,尽快拿下整个上党。”

赵云皱眉:“先生身边总得留些得力人手。”

“赵霜带着五千新兵留下就行。”张远看向赵霜,“你性子烈,正好帮我镇住场面。”

赵霜挺胸道:“保证完成任务!”

次日,赵云领着典韦、李大目、石仲、洪伯,带着三万主力继续南下。

张远站在城头相送,看着赤旗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转身投入到沾县的治理中。

这里的改革比井陉顺利得多。

连年饥荒和苛政早已掏空了世家大族的根基,曾经的富户要么逃了,要么成了贫民,没人有气力反抗。

张远把荒芜的土地按人口分给百姓,组织起生产互助小组,青壮耕田,妇女织布,老人照看孩童,连孩童都被组织起来拾柴、放牛。

春耕的号角一吹,地里立刻冒出密密麻麻的身影,百姓们干得热火朝天,仿佛要把这些年欠下的力气全补回来。

只是事事都要亲力亲为,张远渐渐觉得吃力。

刘兰带着学生军还在赶来的路上,基层的文书、记账、调解纠纷,全靠他和几个老兵撑着。

夜里批改完文书,胳膊上的旧伤总隐隐作痛,他揉着肩膀,望着窗外的月光,总想起井陉那些能独当一面的学生。

赵云的军报倒是准时传来:上党各地的黄巾军闻风而起,太守李善镇压不力,已被朝廷撤职,改由张杨接任。

张杨果然有勇有谋,迅速收拢残兵,在潞水对岸筑起营垒,两军正隔河对峙。

“让子龙自己做主便是。”

张远看完军报,随手放在案上。他信得过赵云的沉稳,更信得过人民军的战力。

然而没过几日,一封急报从北方传来,拆开一看,张远的眉头瞬间拧紧——王当报,张辽亲率一万精兵,正猛攻上艾!

这是要抄后路啊!

他猛地站起身,帐外的风卷着沙尘撞在窗棂上,发出急促的声响,像在催促,又像在预警。

上艾若失,他们就成了困在上党的孤军,前有张杨,后有张辽,腹背受敌。

“备马!”张远沉声道,“去校场!”

沾县的校场上,新兵们正在操练,喊杀声震天。

张远望着这些刚拿上武器的百姓,深吸一口气——他必须守住沾县,守住这条通往生机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