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54章 风吹四方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54章 风吹四方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众人望着校场上的队伍,早看得呆了。

谁都知道封龙军壮大了,却没料到竟已这般声势——这还只是来检阅的,守山的弟兄压根没动。

张远说的“十万”虽是夸张话,可五六万兵力是实打实的,光是站在这里的,就足有三万多,密密麻麻望不到边。

民心像被投入滚油的火星,“轰”地燃了起来。

有老汉掐着自己的胳膊,喃喃道:“真……真有这么多人了?”

旁边的年轻人攥着拳头笑,眼里的光比日头还亮——这样的队伍,还怕什么官府?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传来“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像擂在人心上的鼓点。

众人猛地转头,只见西北方向扬起一道烟尘,旗帜在风里舒展,竟是之前空着的第四军旗号!

“是骑兵!”有人惊呼。

烟尘里,一白一红两匹骏马当先冲出,马上的人都是白袍——

赵云银枪斜背,白袍上绣着暗纹,身姿挺拔如松;赵霜腰悬长剑,白袍下摆沾了些尘土,却难掩眼里的亮。

两人身后,七百骑兵列成整齐的方阵,马蹄踏在大地上,踏出同一节奏的轰鸣,甲胄在阳光下闪着冷光,竟是人民军里唯一的骑兵!

“是赵将军!”红岩岭的学生们先认了出来,忍不住欢呼。

张远站在土台上,嘴角勾起一抹笑。

他早让刘菊把“飞龙军”的旗帜送给赵霜,让她转交赵云——来不来,全看赵云自己。

原本飞龙军只有四百人,此刻多出的三百,显然是赵云自己带来的人马。

骑兵方阵在台前停下,七百匹战马同时人立,前蹄踏空,发出整齐的嘶鸣。

赵云勒住缰绳,与赵霜并立,朗声道:“飞龙军在此!”

七百骑兵同时举枪,枪尖直指苍穹,齐声吼:“乘云破阵,护我生民!飞龙军,请乡亲们检阅!”

吼声混着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台下的百姓哪见过这般精锐的骑兵,先是愣了愣,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喝彩,有人使劲拍着巴掌,连嗓子都喊哑了。

张远望向赵云,目光里带着笑意。

赵云迎上他的视线,微微颔首,虽没说话,却像说了千言万语。

“今日,是甲子年正月二十五。”

张远转过身,声音透过喧嚣传向四方,“老辈人说,这是填仓节,要往仓里添粮,盼着一年五谷丰登。”

他指向不远处的井陉县城,那里的城墙还插着褪色的汉旗:“咱们今天也填一回‘仓’——把第一面赤旗,插在咱们自己的县城上!

话音刚落,城墙上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百姓们踮脚望去,只见那面褪色的汉旗被几个士兵扯了下来,紧接着,一面又一面赤旗顺着城墙升起,猎猎作响,转眼就染红了整面城墙,像一片燃烧的云霞。

“进城!”张远振臂高呼。

“进城!进城!”

数万人的呐喊汇成洪流,跟着赤旗往城门涌去。

骑兵在前开路,步兵分列两侧,百姓们挤在中间,有的举着锄头,有的抱着孩子,个个脸上带着笑,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街道两旁,早就有人摆上了热水、干粮,孩子们追着赤旗跑,嘴里喊着“人民军”,声音清亮得像春鸟。

进城的欢呼还没歇,张远已让人传出消息:次日在县衙开第一届人民军会议,邀请农户、工匠、士兵、学生、投诚的旧吏……

只要是封龙山治下的百姓,不论出身,都能推选代表来参会。

消息像长了翅膀,往冀州各地飞。

封龙山下,南北两大营早没了往日的气焰。

南大营里,文丑正把酒杯往地上摔,碎片溅了一地。

他的州兵主力早被调回邺城,只剩三千人守在这儿,退不得,打不得,憋屈得胸口发闷。

“匹夫!反贼”他指着封龙山的方向怒吼,“区区流民,竟敢扯旗造反!待朝廷大军到来,定要踏平这破山!”

北大营的夏侯兰比他更烦躁,绕着帅帐转圈,嘴里反复念叨“人民军”三个字。

他忘不了第一次见张远的情景——

那时候张远听说他母亲生病,提着药包上门,他却嫌对方是贼寇,不仅赶出门,还报了官……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被他赶跑的人,如今竟成了要掀翻天下的“反贼”?

帐外的士兵缩着脖子,连咳嗽都不敢大声。

黄河渡口,卢植正站在船头,手里捏着封急报。

风卷着信纸,上面“张远扯旗,号人民军”几个字格外刺眼。

老将军却面无波澜,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水里:“一群蟊贼,跳梁小丑罢了。”

他身后的北军精锐甲胄鲜明,刀枪林立,“加速渡河,早到一日,早了一桩事。”在他看来,张远的挣扎,不过是死前的回光返照。

涿郡街头,一个推着草鞋摊的汉子正坐立不安,手里的草绳编了又拆。

“恩师率军平叛,我本该去助一臂之力……”他喃喃自语,忽听有人喊:“老板,草鞋多少钱一双?”

汉子抬头,见是个挑着担子的货郎,忙应道:“五文钱,耐穿!”

等货郎走了,他望着冀州方向,眉头皱得更紧——终究还是放不下。

洛阳,议郎官署里,一个矮个子正对着地图皱眉,手指在冀州常山郡的位置敲个不停。

旁边的同僚凑过来:“孟德,瞎琢磨啥?不就是冀州出了伙反贼?卢中郎去了,定能平了。”

曹操抬眼,眼里闪过一丝疑虑:“寻常反贼,哪会叫‘人民军’?还扯赤旗……这事怕是不简单。”

下邳县衙内,县丞孙坚正抱着刚满周岁的次子逗乐,那孩子咯咯笑着,抓着他的胡须不放。

一个将领匆匆进来:“文台,冀州急报——常山郡井陉县,张远扯旗造反,号‘人民军’,打赤旗,据县城了!”

孙坚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把孩子递给乳母,接过报信看了两眼:“张远……”

他想起几年前听人说过,常山有伙流民,不抢不掠,只抱团种地,当时只当是奇闻,没承想竟成了气候。

“备马,我去见太守。”

风,从井陉县吹向四面八方,带着赤旗的猎猎声,也带着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声。

而张远站在井陉县城楼上,望着满城灯火,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