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36章 追击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36章 追击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真定城里的恐慌还在蔓延。

前些日子,谁要是说张远能带着八千兵马杀到城下,多半会被当成疯子——封龙山被围得像铁桶,周慎的大军又在半道拦截,怎么可能插翅飞过来?

可如今,井陉陷落、李平被杀、上寨溃败,一连串的胜仗摆在眼前,由不得人不信。

常山国王刘暠的车架早已在后门备好,车夫牵着马,连行李都捆得结结实实。

他穿着便服,时不时探头往街上望,嘴里念叨着:“再等半个时辰,再等半个时辰……”

按汉朝制度,他这王爷当得本就窝囊,手里没兵没权,犯不着陪王肱赌命。

王肱在相府里急得团团转,靴子底都快磨平了。

他让人把城里所有世家的家主都“请”到府里,手里攥着国相印信,声音发颤:

“诸位!张远那贼子都快打到城下了!谁家没养着家丁护院?

今天都给我派上城楼!城破了,你们的庄园、金银,全得成那贼子的囊中之物!”

世家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把自家私兵往火坑里送。

可架不住王肱以“通匪”相逼,只得不情不愿地应了,心里却都在骂:早不把军队调回来,现在急了?

城头上很快站满了人,只是这些家丁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手里的兵器有刀有剑,还有人扛着锄头,一个个缩着脖子,哪有半分军人模样。

王肱亲自督阵,站在箭楼里盯着城外,从日出等到日落,别说大军,连只鸟都没飞来。

“不对……”王肱猛地一拍大腿,冷汗瞬间浸透了官服,“我又被那贼子耍了!”

此时的封龙山,张远正坐在石屋的矮凳上,让王红给自己挑脚上的水泡。

这小屁孩手里拿着根细针,小心翼翼地挑破水泡,撒上草木灰,再用干净布条缠好,动作比绣活还轻。

“嘶……”张远疼得抽了口冷气,却不忘跟围坐的弟兄们说,“这次急行军,最大的教训就是绑脚。

明天让弟兄们都学起来——用粗布把脚踝缠三圈,脚底板垫上干草,能少受一半罪。”

“还有干粮!”一个弟兄插嘴,“上次带的窝头硬得能硌掉牙,下次得烙饼,又顶饿又好带。”

“传讯也得改,”有人补充道,“白天的狼烟容易被风吹散,不如插几面不同颜色的旗子。”

张远点头:“都记下,让文书写成册子,发给各队照着练。”

正说着,一个探兵连滚带爬地冲进屋:“先生!围山的郡兵撤了!往真定方向跑了!”

满屋子的人瞬间精神起来。

孙轻“嚯”地站起来,按了按腰间的刀:“先生,这时候不追,更待何时?”

张远笑道:“痛打落水狗的事,就交给你了。

只是得记着,郡兵虽退,未必没有埋伏,让斥候多探几里路,别莽撞。”

“放心!”孙轻拍着胸脯,“苦战都是先生和典兄、徐兄扛着,这点收尾的活要是办砸了,我孙轻提头来见!”

他刚转身,典韦扛着双戟就站了起来,瓮声瓮气地说:“我跟你去!脚程还利索!”

徐晃也攥紧了手里的巨斧,这斧头在伏击李平时缴获而来的,此刻正泛着冷光:“我也去!”

张远摆摆手:“去吧,我这双脚是真跟不上了。”

孙轻带着典韦、徐晃,点了五百精壮追了上去。

撤退的郡兵本就心慌,听见身后杀声震天,哪里还敢抵抗?

有的扔下辎重就跑,有的干脆跪在路边投降。

一辆辆粮车、一箱箱箭矢、还有几十匹战马,全成了战利品,被弟兄们浩浩荡荡地运回山。

消息传回封龙山,全山都炸了锅。

孩子们围着缴获的战马转圈,伸手想去摸又不敢;妇女们烧水做饭,把刚缴获的糙米倒进大铁锅,蒸汽里都带着甜味;连伤兵营的弟兄都撑着拐杖出来看,指着那些崭新的刀枪直乐。

王红蹦到张远面前,脸蛋红扑扑的:“先生!三千对三万,一比十的兵力,我们赢了!您太厉害了!”

张远敲了敲他的脑袋:“小红星,这话得批评你。

仗不是我一个人打的,是弟兄们一起拼出来的。要厉害,也是大家厉害。”

刘兰蹲在一旁清点账簿,闻言抬头补充:“先生说过,不能犯个人英雄主义的错误,得坚持人民英雄史观。先生,是这个意思吧?”

张远赞许地点头:“就你记得牢,领会得透。我看,即使是苏义,怕是还没悟透这点,回头让他多学学。”

他心里却在想,一比十的兵力比,在另一个时空的那支队伍面前,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们能以一敌二十、三十,靠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上下一心的拼劲和实打实的战术——这点,封龙山还差得远呢。

刘兰被夸奖后,笑嘻嘻翻开账本,算盘打得噼啪响:“光这次缴获的粮食,就够全山吃三个月。

加上紫云山从井陉运过去的,这个冬天肯定饿不着了。”

“这才刚开始。”张远望着窗外,“等开春了,咱们把田地再开得广些,自己种粮食,才真的不用愁。”

王红帮着把账本摞整齐,随口说:“要是能再打几次这样的仗,咱们的粮食就更多了。”

张远的脸色沉了下来:“小红星,这话错了。

你去伤兵营看看,二柱子的胳膊被箭射穿了,现在还抬不起来;老马叔为了抢那车箭,被马蹄子踩了腿——战争哪有不流血的?

就算赢了,也有人要受疼、要流血,甚至要送命。

万一输了呢?全山的老老少少,谁能好过?”

王红低下头,声音小了下去:“我知道了,先生,以后不说了。”

“去吧,”张远放缓了语气,“跟刘兰一起,把这些伤药送到伤兵营,给弟兄们换换布条。”

两人刚走,孙轻就回来了,身后跟着两个俘虏兵,正扛着一箱铜钱。

“先生,这次有五百多俘虏愿意留下,都是县兵里的苦出身,说跟着咱们有饭吃。”

“好啊,”张远笑道,“让他们休息一会儿,晚上一起吃饭。”

孙轻又道:“还有件事,那些先前帮着郡兵组建乡勇的大户,派了人来,说愿意出粮出钱‘赔罪’。

光真定城里的李家,就愿意出五百石粮食,还有两百匹布。”

“他们的粮食,还不是从百姓手里刮来的?”

张远冷笑一声,“但送来就接着。

这些东西落在咱们手里,至少能给山下的百姓多分点,总比被他们堆在仓里发霉强。”

“我也是这么想的。”孙轻点头,“已经让人去跟他们说,粮食要新的,布匹要厚实的,少一点都不行。”

张远站起身,走到门口望着远处的篝火:“对了,周边村子的百姓,别忘了分些粮食。

这次能赢,多亏了他们给咱们报信,说郡兵要从哪条路走,还帮着把山路挖了坑——没有他们,咱们哪能打得这么顺?”

孙轻拱手:“已经安排了,每户分两斗米,算是谢礼。

说起来,以前读孔圣人的书,总说‘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那时候不懂,觉得君王就是天。

现在才明白,百姓要是不帮衬,再厉害的队伍也站不住脚。”

张远摇摇头:“孔圣人说的‘君’,是坐在龙椅上的帝王。咱们不一样,咱们不需要帝王。”

孙轻愣住了:“那……总得有个领头的吧?不然乱糟糟的,怎么成事?”

“领头的要,”张远的目光亮了起来,“但不能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帝王。

得是能跟弟兄们一起扛粮食、一起打仗,犯了错也得挨批评的领头人。”

孙轻琢磨了半天,还是没完全明白:“先生说的这种世道,我在书里没见过,比三代圣王还厉害吗?”

“比他们厉害。”

张远肯定地说,“等咱们把封龙山、紫云山都建设好,再把周边的百姓都拉进来,一起种地、一起练兵、一起过日子,你就看见了。”

孙轻望着远处跳动的火光,忽然笑了:“虽然想不明白,但跟着先生走,准没错。我等着看那一天。”

夜风吹过山寨,带来远处的欢笑声。

张远靠在门框上,脚还隐隐作痛,心里却踏实得很。

这场仗赢了,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在这乱世里打出一片能让百姓挺直腰杆过日子的天地,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