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32章 徐晃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32章 徐晃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常山国相府的议事厅内,烛火忽明忽暗,将巨大的舆图映得满是阴影。

国相王肱手指重重戳在封龙山的位置,冷硬的声音像淬了冰:

“张远贼寇,屡抗王师,今番四路兵马齐出,定要踏平此山,让这群反贼尸骨无存!”

令旗落下,两万兵马朝着封龙山扑来。

夏侯兰亲率五千郡兵为中路主力,扎营桥门沟。

东西两路各五千县兵,借着夜色朝着上寨、南龙池疾驰,意图分袭两翼,断守军退路。

井陉县县尉范康则领五千人屯在紫云山脚,死死盯着山上,防苏义、王当驰援封龙山。

天刚蒙蒙亮,桥门沟前,夏侯兰的五千郡兵个个披甲持矛,身后一万乡勇密密麻麻堵在沟口,喊杀声震得崖上碎石簌簌往下掉,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放滚石!”

孙轻握着柄缺口的铁刀,声嘶力竭地喊,嗓子早已沙哑。

他身边的三百男兵拼尽全力推下早已备好的滚石,巨石顺着陡坡砸下去。

郡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可后面的人踩着同伴的尸体,依旧红着眼往前冲,甚至有人举着盾牌,硬生生扛住滚石,为后续部队开路。

刘菊带着三百女兵守在沟内第二道隘口。

她们没有铁枪,就把老竹烤硬削尖,插在地上当拒马;没有盾牌,就举着浸了水的粗布帘,硬扛着对方射来的箭矢。

一支箭突然穿透布帘,射中一个女兵的肩膀,她闷哼一声,却没倒下,咬着牙拔下箭,往伤口裹了块破布,又举起竹枪喊:“姐妹们别退!退了,山上的爹娘孩子就没活路了!”

话音刚落,又一支箭射中她的小腹,她晃了晃,倒在地上,临死前还死死攥着竹枪,指向沟口。

郡兵的攻势像浪头般一波接一波,铁枪刺穿守军的胸膛,长刀劈断民兵的胳膊,鲜血顺着沟底的石子流成小溪,染红了每一寸土地。

孙轻的铁刀砍卷了刃,胳膊添了道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顺着刀柄往下滴,他抹了把脸上的血。

看着身边弟兄一个个倒下,有的被乱枪戳穿,有的被马蹄踩烂,咬牙道:“撤!”

众人边打边退,男兵断后,女兵扶着伤员,一步步挪向。

那是桥门沟的尽头,只剩一条窄路能上——退到这里,已是退无可退。

孙轻靠在崖边的石头上,看着追来的郡兵,突然笑了,笑声里满是悲壮:“弟兄们,姐妹们!没路退了!

身后就是封龙山,是咱们的家!今天就在这里,跟狗官们拼了!

就算是死,也要拉着他们垫背!”

“拼了!拼了!”

六百人齐声呐喊,声音不算洪亮,却盖过了郡兵的喊杀。

男兵举着断刀残枪冲上去,有的抱着郡兵一起滚下悬崖;女兵往崖边搬石头,连十二三岁的半大孩子都拖着柴草,往上面浇油,准备点燃最后一道防线。

一个老卒腿被砍断,坐在地上,手里攥着柴刀,依旧朝着郡兵的方向爬,嘴里喊着:“俺的地……俺的家……”

夏侯兰看着崖上的人,气得怒吼:“一群反贼还敢顽抗!冲上去,赏金千钱!后退者,斩!”

郡兵们疯了似的往上冲,可刚到崖边,就被滚石砸退,被竹枪捅倒,有的被点燃的柴草烧得惨叫,崖下的尸体堆得越来越高,几乎要填平沟底。

六百人像钉子似的钉在此处,血染红了崖石,却没让郡兵前进一步,每一个倒下的人,都用身体挡住了敌人的路。

与此同时,上寨和南龙池的战斗也打得惨烈至极。

攻打上寨的县兵,被民兵用滚木、热油挡在山道上,可县兵人数太多,有的甚至举着同伴的尸体当盾牌,硬生生冲上山道,民兵们拿着柴刀、锄头,跟敌人近身肉搏,山道上的尸体堆得能没过脚踝。

南龙池的守军借着水源地利,把县兵引到烂泥地里,可县兵不管不顾,哪怕陷在泥里,也要伸手抓住守军的腿,拖进泥里同归于尽,池水里飘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连池水都变成了红色。

另一边的紫云山脚,却透着股截然不同的松懈。

范康领着五千县兵围在山下,看着光秃秃的山道,不屑地啐了口:“不过千余土匪,还敢下山?封龙山都要破了,他们躲在山上发抖就不错了!”

他身边的士兵也跟着起哄,有的坐在地上吹牛,有的拿出干粮啃,甚至有人赌钱取乐——谁都觉得,这里离主战场远,又是“稳赢”局面,根本不会有危险。

可就在这时,山道后方突然传来喊杀声!

张远握长枪,典韦提双戟,带着八百精锐如从天降,朝着县兵后背杀来。“杀!”

典韦一戟扫过去,劈倒三个县兵,鲜血溅了满身,却越杀越猛,双戟舞得虎虎生风,凡是靠近他的县兵,无不被劈成两半,活像头下山的猛虎。

山上的苏义、王当早已按捺不住。

听见喊杀声,苏义一把抄起身边的铁剑,眼里闪着兴奋,振臂高呼:“弟兄们!张将军来了!咱们也杀下去,让这群狗官知道厉害!”

话音未落,他已率先冲下山道,剑刃划破空气,直取最近的县兵。

王当则手持长盾,紧随其后,步伐沉稳如钟,盾牌挡住飞来的箭矢,同时不忘回身掩护身后的弟兄,低声喝道:“列阵推进,别乱!”

人群中,一个身材敦实的汉子格外显眼——正是之前背母求治、随王当驻守紫云山的汉子。

他握着根磨得光滑的硬木棒,没有嘶吼,也没有乱冲,只跟着王当的阵型稳步向前,见县兵冲来,便挥棒精准砸向对方手腕或膝盖,每一击都力道十足,倒下的县兵连哼声都来不及。

哪怕胳膊被刀划伤,他也只是皱了皱眉,随手抹掉血渍,继续护在阵型侧翼,动作与王当的沉稳如出一辙。

苏义杀得兴起,剑挑一个县兵的长矛,又反手刺穿对方胸膛,转头瞥见那汉子的身手,忍不住高声赞道:“好身手!兄弟,够劲!”

王当也注意到他,目光扫过他稳稳的站姿和精准的攻击,微微点头,沉声对身边亲兵说:“记着这兄弟,是个能打的。”

县兵被前后夹击,瞬间乱作一团。范康吓得魂飞魄散,拨转马头就跑,却被那汉子盯上。

他没有急着追赶,先侧身避开两个溃散的县兵,再快步追上马匹,看准马腿关节,一棒下去——马腿应声折断。

范康惊叫着摔在地上,刚要抽刀反抗,汉子已上前,左手按他后颈,右手用木棒压他手腕,动作干脆利落,没给范康半点挣扎机会。

“别动。”汉子声音低沉,没有多余的话,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抓活的!”苏义见状,快步冲过来,看着被按在地上的范康,兴奋地拍了拍汉子的肩膀,“兄弟,好样的!这可是个大官,立大功了!”

没一会儿,县兵就投降了大半,缴获的刀枪、粮食堆了一地,地上的尸体却更多,鲜血顺着山道往下流,汇成一条小溪。

张远走过来,看着那押着范康的汉子,越看越眼熟:“你可是之前在井陉县外,背母求治的兄弟?”

汉子见是张远,微微颔首,松开按在范康身上的手,语气平稳:“回将军,正是在下。”

“你十分不错,立下大功了,你叫什么名字?”张远笑问。

汉子直起身,拱手答道:“在下徐晃。”

张远心里猛地一震,苏义也凑了过来,眼睛一亮:“徐晃?好名字!刚才那手擒敌的功夫,可比咱们不少老弟兄都强!”

王当则在一旁补充道:“此人作战沉稳,攻防有度,是个可用之才。”

张远拍了拍徐晃的肩膀,声音满是赞许:“徐晃!今日你临阵不乱,生擒敌将,是大功一件!

往后便跟着我,咱们一起杀贼护民,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为这乱世拼条活路!”

徐晃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却没有失态,只再次拱手,语气坚定:“末将遵命!定不负将军所托,与弟兄们同生共死!”

看着被捆住的范康、身边兴奋的苏义、沉稳的王当,还有刚认出来的猛将徐晃,张远突然觉得,哪怕只剩一兵一卒,这场仗他们也要打下去——

他们缺兵少粮,却有敢拼命的弟兄、能独当一面的将领,还有要守护的家园,这便是比刀枪更锋利的底气,比铠甲更坚固的防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