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23章 上山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23章 上山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夏侯兰攥紧的拳头指节泛白,望着溃散的兵卒与满地狼藉,败局已如沉舟般不可挽回。

他狠狠啐了口带血的尘土,眼底满是不甘,最终只能翻身上马,在残兵的掩护下恨恨离去。

谁曾想,半月前他还是城中一介布衣,既无官职在身,更无领兵经验。

上次在城内他高声呼喊“抓反贼”,让郡兵差点将张远逮住。

国相见他胆识过人,又熟知本地情况,便力邀他出仕,还拨了些兵卒让他统领——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掌兵,满心都是建功立业的念头。

前些日子听闻封龙山有兵马下山,夏侯兰当即嗅到了战机,连夜求见国相请战。

可府中将领们都怕担责,纷纷主张紧闭城门死守,唯有他据理力争,好说歹说才磨来两千兵卒。

谁料这支队伍竟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刚出城没走几里就乱了阵脚,遇上张远的人马更是一触即溃。

“若这是我亲手练出的兵,何至于此!”夏侯兰在马背上捶着马鞍,满心悔恨,“张远,你别得意,今日之败,我必百倍奉还!”

此刻的张远,正蹲在地上翻看缴获的兵器,对夏侯兰的怨念一无所知。

他拿起一把锈迹斑斑的环首刀,用袖子擦了擦刀刃,笑着对身边的苏义说:“这夏侯兰倒是实在,又给咱们送了批家伙事儿。

就是可惜了——没搜到粮草,反倒要给这些俘虏管饭。”

说话间,他抬眼望向不远处的俘虏群:四五百名郡兵蹲在地上,个个说说笑笑,不像是被俘虏,倒是像串门来了。

张远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朗声道:“兄弟们,老规矩说在前头:愿意跟我回封龙山的,今后咱们就是兄弟,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

不愿去的,我也不拦着,等会儿发了钱,你们各自回家。

只是眼下没带铜钱,得等咱们到了山下再兑付。”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有人抬起头:“信得过王头领!”

另一个中年兵卒也附和:“俺们跟您打过好几次交道了,老交情了,俺们懂规矩!”

没一会儿,俘虏们竟自发排起了队,有几人还主动帮着收拾物资,连看守的兵卒都闲了下来。

这一幕落在孙轻、王当眼里,两人都看直了眼——孙轻揉了揉太阳穴,低声对王当说:“咱打了这么多年仗,还从没见过这么安分的俘虏,倒像是等着领赏似的。”

王当也皱着眉,摇了摇头:“不合常理,太不合常理了。”

张远心里却有本账:山上的存粮早就见了底,别说发粮,连自己人都快断顿了。

若是带着这些俘虏回封龙山,路上至少得管一顿饭,可眼下每一粒米都金贵得能当银子用。

他拉过苏义,附耳嘱咐:“你赶紧往前探路,找附近那几家大户‘借’点钱。”

苏义领命而去,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挑着钱袋、粮袋的家丁。

为首的李大户满脸堆笑,对着张远拱手:“张头领,小人家中虽不富裕,但也愿为头领分忧,这点薄钱薄粮,还请您收下。”

张远心里清楚,这些大户是怕他记恨上。如今郡兵败了,他们哪敢再摆架子。

等钱凑够了,张远没等回封龙山,就在路边找了块空地,让人把铜钱摆开,按每人五十文的数发给不愿留下的俘虏。

一名老兵接过铜钱,摩挲着边缘,突然红了眼:“俺活了半辈子,官府的人只会抢俺们的粮,从没见过像您这样的头领!

俺家里就一个老妻,没儿没女,俺也不回家了,跟着您上山!”

有老兵带头,陆续又有五十多人站了出来:有的是无牵无挂的单身汉,有的说要回去接妻儿上山。

张远拍了拍老兵的肩膀:“老哥哥,多谢你信得过我。

我丑话说在前头,山上日子苦,未必能顿顿吃饱,但只要我张远有一口吃的,绝不让你们饿着。”

对那些不愿留下的,他也一一送出行:“路上小心,快点回去,给家人报个平安。”

看着俘虏们感恩戴德地离去,王当终于忍不住开口:“下次若是在战场上再遇见这些人,谁还能真刀真枪地动手?”

孙轻望着张远的背影,若有所思:“《孙子兵法》里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今日我才算真正见着了。”

苏义也笑着补充:“先生的法子,总让人猜不透——但事后来看,都是有深远意义的。。”

往封龙山走的路上,孙轻和王当的惊讶就没断过。

路过一个小村庄时,见张远带着人马过来,村民们非但不躲,反而提着水桶、捧着窝头围了上来:“大伙喝点水!”

“这是俺家刚蒸的窝头,拿几个路上吃!”

有个老太太还拉着张远的手,絮絮叨叨问山上冷不冷,让他多穿件衣裳。

“这……这待遇,连王师都没有吧?”孙轻瞪大了眼。

王当撇了撇嘴:“换作官府的兵过来,村民们早吓得关门闭户了,哪还敢出来送东西。”

快到山脚时,远远就看见一群村民候在路边,有老有少,手里都拿着扁担、箩筐。

见队伍来了,他们立刻迎上来,主动接过兵卒肩上的粮袋、兵器:“先生回来了!快把东西给俺们,俺们帮着运上山!”

张远也不推辞,从马背上卸下一小袋粮食扛在肩上,笑着说:“辛苦大伙儿了,咱们一起走。”

孙轻和王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他们虽也常说“与士卒同甘共苦”,却从不会像这样亲自扛粮,更别说让手下的兵卒看着自己干苦力。

可张远身边的兵卒对此却习以为常,有的还笑着和村民搭话,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两人没再多说,也各自扛起一袋粮食,跟了上去。

到了山上的关隘,孙轻才算明白为何张远敢据守此地——关隘建在两山之间的窄道上,左边是悬崖,右边是深谷,只容两人并行,虽不算雄伟,却占尽了地势优势。

“这般地形,就算来百万大军,也只能排队挨打,根本攻不上来。”孙轻赞道。

王当却皱着眉:“可要是被人堵住山下的出口,咱们就成了瓮中之鳖。”

孙轻:“得在旁边的山头分驻些人马,形成犄角之势才稳妥。”

“英雄所见略同!”张远刚把粮袋放下,喘着气笑道,“我们早就想在别处建立新的据点,就是人手不够。等会儿咱们坐下细聊,正好听听你们的主意。”

进了山寨,村民们早已烧好了稀粥,见孙轻、王当带着人进来,立刻端着粗瓷碗迎上来:“快趁热喝碗粥,暖暖身子!”

有个小姑娘还把一个烤得金黄的山芋塞到王当手里:“叔叔,这个甜,您吃!”

王当愣了愣,看着手里的山芋,竟有些不知所措——他征战多年,还从没被人这么热情地对待过。

“山上条件苦,只能让大伙儿喝碗稀粥,委屈你们了。”张远略带歉意地说。

孙轻连忙摆手:“头领客气了,这年月,能有口热乎的就不错了,俺们不挑。”

吃饭时,孙轻和王当又发现了一件怪事:张远没有单独开小灶,而是和兵卒们一起排队打饭,碗里的稀粥和别人的一样,只有几粒米浮在上面。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除了他们这些新来的被让到前面先打饭,包括张远在内的“头领们”,都规规矩矩地排在队伍后面,没人插队,也没人搞特殊。

周围的兵卒和村民对此习以为常,还笑着和张远开玩笑:“头领,今天的粥比昨天稠点,是不是又‘借’着粮了?”

孙轻越看越困惑,凑到王当耳边低声说:“咱们这到底是到了‘土匪窝’,还是到了别的地方?

就算是圣人在世,也讲究个尊卑有序,可眼前这一切……实在让人看不懂。”

王当放下碗,望着远处和村民一起修栅栏的张远,缓缓摇了摇头:“我也看不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