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7章 太平教义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第17章 太平教义

作者:人间月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00:57:11

夜已深沉。

墨蓝色的天幕上,星子密得如撒落的碎钻,山风裹着松涛,在耳畔低低呜咽。

张远独自立在山巅,衣角被风掀起,猎猎作响。

身后远处,苏义、刘兰、赵霜等人影影绰绰,只敢远远跟着。

他们摸不透褚燕的来路,更猜不透张远此刻紧锁眉头的思虑——

在众人眼中,太平教至今仍顶着“劝人向善、治病救人”的名头。

褚燕虽话里有话,却未明说自己是太平道之人,那些论调,顶多算怀才不遇的江湖客发的牢骚。

可张远心里门儿清。

他凭着那点历史先知,比谁都清楚褚燕与太平道的牵连,知晓他和渠帅张牛角的渊源。

这人此番前来,绝不是个人闲逛,身后站着的是整个太平道。

“入盟吗?”张远对着虚空喃喃。

他缓缓摇头。

同情农民起义的苦难,不代表要全盘接纳他们的路数,尤其是太平道这种裹着宗教外衣的组织,他从骨子里透着警惕。

可若说彻底拒之门外?乱世之中,孤立无援只会死得更快。

忽然,前世课本里的典故闯入脑海——1933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时,十九路军在福建举旗反蒋,党内一度分歧重重,有人斥其为“反动军阀”,主张斗争;有人却看到共同诉求,力主团结。

想起了教员,想起了统一战线……张远哑然失笑,自己竟把这法宝忘了。

合作可行,但得是党外合作,像第二次国共合作那般,不放弃手中枪杆子。

绝不能学第一次合作,把主导权拱手交出。

封龙山是他的根,枪杆子必须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想通这层,胸中郁气一扫而空。他转身往回走,脚步轻快了不少。

山路上撞见赵霜几人,正探头探脑往山顶望。

张远笑道:“大半夜不睡觉,跟着我吹风?快去歇着吧。”

见他眉眼舒展,几人便知他想通了,笑着应下,各自散去。

次日,张远亲自陪着褚燕在山里转悠。

先带他看了新开辟的村落,炊烟袅袅,田埂上农人正忙着薅草。

又引他去了铜矿洞口,虽没让进,却指着运出的铜锭,轻描淡写一句“勉强够山里用”。

路过练兵场时,特意让队伍操练了一阵,队列虽不算齐整,那股悍勇之气却藏不住。

“前阵子郡兵来了两回,都被我们打回去了。”张远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说件寻常事。

褚燕一路点头称赞,目光却在人口、铜锭、操练的队伍上转个不停,眼底的惊讶藏都藏不住。

“实不相瞒,”张远忽然话锋一转,“我已派了支队伍去紫云山开荒,将来东西两面呼应,对井陉县也算个牵制。”

褚燕抚掌大笑:“子任好气魄!这般布局,将来必成大器!”

行至一处山溪旁,溪水潺潺,绕着几块青石打转。

褚燕忽然停下,指着溪边:“这里风景不错,子任不陪我坐会儿?”

张远心领神会,挥手让随从退到远处。两人在青石上坐下,溪水声恰好盖过说话声。

“说起来,”张远先开了口,望着溪水出神,“我年少时遇过饥荒,一路逃难,快饿死的时候,碰上一群老道施粥。

那粥稀得能照见人影,却救了我一命。”

褚燕眼睛一亮,立刻接话:“子任兄这遭遇,倒让我想起我太平道的兄弟。

大贤良师张角公,带着弟子们四处行医,符水治病分文不取,哪里有灾荒,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施粥舍药。”

“大贤良师济世救民,功莫大焉!”张远抚掌赞叹,语气恳切,“听闻他老人家传下《太平经》,教人向善,解民疾苦,这等功德,古今少有。”

褚燕谈兴渐浓,眉飞色舞地讲述着太平道的理念:“我太平道所奉的《太平经》,可是蕴含天地至理的奇书。

它讲‘元气’乃是宇宙的本原,天地万物皆由元气所化,元气又分太阳、太阴、中和三气,三气融通,才化生了这世间万物。

若三气失衡,世间便会灾祸频发。”

他微微一顿,目光炯炯地看向张远,“如今这世道,灾荒不断,不正是三气失和的征兆?”

说到此处,褚燕提高了声音,神情愈发激昂:“《太平经》还讲,世间财物是阴阳二气结合所生,是天地对世人的恩赐,人人都该有享用的权利。

可如今,豪门大族富可敌国,普通百姓却食不果腹,这难道符合天道?

我们太平道,就是要改变这一切,建立一个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财富均平的太平世!”

“大贤良师张角公怜悯世人,以符水治病,分文不取,哪里有灾荒,哪里就有我们太平道的人施粥舍药。”

褚燕的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这是践行《太平经》中‘周穷救急’的理念,让饥者得食,寒者得衣。

那些不肯‘周穷救急’的富人权贵,违背天道,罪过会延及子孙后代。”

他拍了拍张远的肩膀,“子任兄,加入我们太平道吧,一起为这太平世努力,让天下苍生都能过上好日子!”

张远却摇了摇头,面露难色:“不瞒褚兄,我确实对贵教理念十分感兴趣,但我自幼蒙一位隐世先生教诲,虽没什么大本事,却也立过誓,不敢改换门庭。

还望褚兄体谅。”

褚燕愣了愣,随即笑了。

他怎会听不出这是借口,却也明白了张远的态度——愿意合作,认可太平道,只是不愿依附。

这就够了,他本就是来探路的。摸清楚态度后,后续会有更高层次的人过来接触。

“子任兄有自己的道理,我懂。”褚燕笑得坦荡,“往后多走动便是,咱们理念相近,总有互相帮衬的时候。”

当天下午,褚燕便告辞了。张远送到山口,再三挽留,那不舍的模样,倒像是真舍不得这位“知己”。

望着褚燕远去的背影,张远脸上的笑意慢慢淡去。山风卷起他的衣角,似在催促。

“明年大旱,后年……”他低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攥紧,“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

溪水依旧潺潺,仿佛不知山外的风雨,已在赶来的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