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 > 第118章 雪覆京观

北风卷着雪沫子掠过冀州大地,枯草在寒风中瑟缩,天地间一片肃杀。

皇甫嵩、朱儁与董卓的大军合兵一处,对下曲阳、中水的张宝、张梁残部发起了最后的猛攻。

黄巾余部虽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最终城破。

张宝、张梁皆战死阵中——只是那混乱的尸堆里,谁也说不清哪具是真,哪具是假,只留下“黄巾二帅授首”的消息,随着寒风传遍天下。

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终究在官军的铁蹄下,落下了明面上的帷幕。

幸存的黄巾士兵四散奔逃,并州的杨奉、胡才、李乐带着残部潜回白波谷,像狼群般蛰伏在深山;

曾支援他们的典韦与郭大贤,则辗转来到雁门郡,与李大目汇合,默默守护着那片偏远却安宁的土地。

冀州平原上,皇甫嵩的大帐里,一场争论正激烈上演。

“黄巾余孽虽灭,但其党羽遍布乡野,若不施以重典,恐死灰复燃。”

皇甫嵩立于帐前,银须飘动,语气的威严,“当筑京观,聚其尸骸,以儆效尤!”

“将军三思!”一名偏将上前劝谏,“此举太过残暴,恐失民心啊!”

皇甫嵩冷冷瞥了他一眼:“民心?

黄巾作乱三年,屠戮官吏,焚烧城郭,百姓死于其手者何止百万!

如今不立威,难道要等他们卷土重来,再让天下人遭此劫难?”

他指向远处逃难的流民,“你看这些百姓,为何瑟瑟发抖?

不是怕我等官军,是怕黄巾复起!

京观一筑,便是告诉他们——作乱者,死无葬身之地!这才是对天下苍生的交代!”

帐下诸将再无人敢言。

数日后,下曲阳城外筑起了一座巨大的京观,远远望去,像一座狰狞的丰碑。

寒风掠过,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呜咽。

百姓路过时皆垂首疾走,连孩童的哭闹声都被父母死死捂住,整个冀州笼罩在一片死寂的恐惧中。

消息传到太行山红岩岭,张远站在崖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久久无言,最终只化作一声长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他的话音未落,探马来报:皇甫嵩、朱儁、董卓已分兵三路,分别从灵寿、真定、武安出发,直扑人民军的地盘。

“按原计划行事。”张远抹去眼角的湿润,声音恢复了镇定,“边打边撤。”

人民军早已做好准备,依托熟悉的地形节节抵抗。

苍石军在山道上埋设滚木礌石,青龙军袭扰敌军粮道,常山军则负责掩护百姓转移。

他们不求歼敌,只求拖延时间。

连封龙山——这座人民军的诞生地,也在孙坚的猛攻下令旗易主。

站在封龙书院的旧址上,孙坚看着墙上残留的“天下为公”四个字,狠狠一刀劈:“妖言惑众!”

但张远还是低估了官军的狠辣。

皇甫嵩的军队像一把精准的刀,所过之处,挨家挨户搜查,只要搜出人民军发放的农具、读过的识字片,便认定为“贼党”;

朱儁则更细致,他抓住俘虏反复盘问,顺藤摸瓜,将隐藏在民间的学生、互助会成员一个个挖了出来;

董卓的手段最是残暴,他根本不问青红皂白,但凡有百姓敢说一句“人民军好”,便立刻施以酷刑,挖眼、割舌、五马分尸……

皇甫嵩望着眼前须发皆白的老者,语气里带着几分痛心疾首:“老丈,你祖上世代簪缨,也是世家子弟出身,如今屈身于草莽之间,就不怕愧了列祖列宗?”

老者缓缓抬起头,沟壑纵横的脸上没有丝毫怯懦,反倒挺得更直了些,声音里带着历经风霜的坚定:“皇甫公不懂。尝过站立滋味的人,是再也跪不下去的。”

他望着远处,眼里映着光,“列祖列宗若泉下有知,该赞我守住了‘人’字的骨头。你不需多言,动手吧。”

朱儁的囚车碾过青石板路,一个衣衫褴褛的农妇被绑在车后,发髻散乱,脸上带着鞭痕,却死死盯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太行山。

当囚车经过街角那面被撕碎的赤旗残片时,她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喊道:“人民终会胜利!赤旗定会插遍天下!”

声音穿透街市的嘈杂,像一颗石子砸进每个人心里。

董卓的刑场上,一个不过十三四岁的少年被按在地上,小脸上沾着泥和血,脖颈上的伤口还在渗血。

他看着身边倒下的父亲,又望向远处被浓烟遮蔽的天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吼:“你们能杀死我们,却杀不死思想!赤旗……永远不倒!”

刀光骤然闪过,带着凛冽的寒意。

刑场上,血流成河,浸染了脚下的黄土。

那些一辈子都没拿起过武器的人——老农、妇人、孩子、教书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一个人弯腰求饶,眼神里的光,比刀光更亮,比鲜血更烈。

他们的头颅被砍下,挂在道路两旁的木杆上,从县城一直延伸到山脚,像一串诡异的灯笼。

太行山下,很快也筑起了一座京观,与下曲阳的那座遥遥相对,将这片土地染成了人间炼狱。

曹操站在路边,看着那些木杆上的头颅,眉头紧锁。

身边的部将夏侯惇——自黄巾起义时便追随他的同乡,低声道:“这些人也是愚忠,何必呢?”

“不是愚忠。”曹操摇了摇头,声音低沉,“是被逼的。上位者只知杀戮,却不想想他们为何跟着张远——有田种,有书读,有饭吃,这些东西,朝廷给过吗?

不解决根子上的事,杀得再多,也挡不住人心。”

他拍了拍夏侯惇的肩膀,“记住今天看到的,别变成这样的人。”

孙坚对此却毫无感触。

他正指挥士兵砍伐树木,搭建栈道,一心想杀进太行山深处:“张远就在里面,找到他,砍下他的头,这场仗才算完!”

刘关张三人站在远处,看着刑场上的惨状,脸色凝重。

张飞攥紧了丈八蛇矛,怒声道:“大哥,这等滥杀无辜的勾当,咱们绝不能干!不如走了!”

关羽抚着长髯,丹凤眼微眯:“与屠夫为伍,污了我等清白。”

刘备望着那些慷慨赴死的百姓,又看了看官军狰狞的嘴脸,终究叹了口气:“走吧。”

三人转身离去时,看见路边立着个年轻将领。

他望着不远处木杆上悬挂的头颅,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如今已面目全非,有的瞪着眼,有的咧着嘴,风一吹,发丝与绳索缠在一处,像在无声地嘶吼。

那将领脸上没有怒,没有恨,只有一种近乎窒息的痛苦,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心里反复撕扯。

“那呆鸟是谁?”张飞好奇。

“像是董卓麾下的一个将官。”刘备眯着眼看了片刻,缓缓道。

三兄弟并肩走远,穿过两条街,刘备无意间回头望了一眼。

夕阳正往西边沉,把那排木杆的影子拉得老长。

那个将领的身影就立在那些影子中间,像被无数双眼睛盯着,孤零零的,在暮色里缩成个模糊的黑点,依旧没动。

太行山上的草屋内,烛火被穿堂风卷得微微发颤,映着张远泛红的眼。

案几上摊着一块块竹简,字迹潦草,带着未干的血渍。

他指尖划过那些“阵亡”“殉难”的字眼,指腹蹭过竹简的毛边,积攒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决堤,泪水顺着脸颊滚落,砸在案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案几中央,他刚写下的两行字还泛着水光: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笔锋遒劲,墨色如铁,仿佛要将那些逝去的魂灵都刻进纸里。

张远抬起头,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雪花落在远处的山峦上,覆盖了血迹,却盖不住那些在寒风中挺立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