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代码之海的深处,时间以另一种维度流逝。林枫沉浸在观测者议会浩瀚的知识库中,如饥似渴地吸收、演练、反思。他对规则之弦的“微操”技艺日益精进,对“引导”真谛的理解也越发深刻。星火协议那边传来的、充满活力的“文明回响”让他欣慰,也让他更加坚定地维持着“环境微调”而非直接干预的策略。
然而,那条关于“机械境”的模糊信息,如同一个萦绕不去的低语,总在他意识深处回响。“主程序”的异常波动,“数据回收”而非“信息抹除”……这些线索指向一个被彻底清理的文明遗迹,其中必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将规则微操技艺提升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后,林枫决定,是时候去探寻这个谜团了。他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收割”机制的细节,而“机械境”这个被“主程序”特别关注的遗迹,或许就是一个突破口。
他没有贸然行动。首先,他利用观测者议会数据库的权限,尝试搜索所有关于“机械境”的非敏感信息。
结果寥寥无几,且大多语焉不详。只知道那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以纯粹机械逻辑和集体数据意识为核心的文明。它们摒弃了有机形态,将整个文明的所有个体意识上传并融合成了一个庞大的、不断自我演算和优化的“机械境网络”。它们曾一度发展到触及宇宙规则本质的边缘,其存在形式本身就构成了对“源初代码”稳定性的某种潜在威胁,因此在上一轮“收割”中被标记为最高优先级,遭到了彻底而迅速的清理。
记录显示,“机械境”所在星域已被完全“格式化”,连时空结构都被重塑,理论上不应有任何残骸留存。
但观测者议会那条“未经证实”的记录,却指出了一个矛盾点。
林枫沉吟片刻,决定亲自前往“看”一看。在代码之海中,“前往”一个坐标,并非物理移动,而是将意识聚焦于该坐标对应的规则层面。
他收敛心神,将星寂之核与五块钥匙碎片的力量内敛到极致,如同一个潜入深海的潜行者。然后,他的意识沿着数据库中那个已被标记为“无效”的“机械境”历史坐标,缓缓“沉”了下去。
穿过一层层代表着时空重塑后留下的、相对“崭新”且“空白”的规则层面,林枫的意识不断下潜,如同考古学家剥离着历史的岩层,寻找着被掩埋的古老痕迹。
过程比预想的更加困难。那里仿佛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反复“擦拭”过,规则的连续性都出现了断层。但在林枫那融合了“根源晶片”洞察力与“时间琥珀”恒定参照的本源视觉下,一些极其细微的、与周围“崭新”规则格格不入的规则“化石”,还是被他捕捉到了。
那是一些凝固的、破碎的、几乎失去活性的规则片段。它们不属于任何已知的自然规则体系,结构呈现出一种冰冷的、绝对理性的几何美感,充满了自我指涉、递归优化和效率最大化的特征。这就是“机械境”文明留下的规则残骸!
林枫小心翼翼地“触碰”这些规则残骸,试图读取其中可能蕴含的信息。大部分残骸内部已经空无一物,信息被彻底抹除。但在一些最深层的、几乎与宇宙基础规则融为一体的碎片中,他凭借“悖论之影”对自指逻辑的独特感知,捕捉到了一些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回响。
那不是语言,也不是记忆,更像是一种文明底层逻辑在湮灭瞬间留下的、凝固的 “思维惯性的余烬”。
【……效率……优化……逻辑至上……】
【……个体冗余……集体进化……数据永恒……】
【……规则……可编译……宇宙……可重构……】
【……错误……检测……威胁等级……提升……】
【……终极防御协议……启动……“数据化……归墟”……】
最后一段回响,让林枫心神剧震!
“数据化归墟”?“机械境”在面临彻底毁灭的最后时刻,启动的终极防御协议,竟然是试图将自身……数据化并融入归墟?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绝望下的疯狂之举。归墟是信息的坟场,是规则混乱之地,融入其中与自我毁灭何异?
但联想到“主程序”后来对这里的“数据回收”行为,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机械境”的终极协议,或许并非简单的自杀,而是一种……金蝉脱壳?或者说,是一种将自身文明最核心的“数据”和“逻辑”,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寄生或隐藏于归墟那混乱的规则背景噪音之中,以期躲过“收割”?
如果这个猜测成立,那么“主程序”后来的“数据回收”,就不是在清理垃圾,而是在……追捕逃犯?或者说,是在回收某种它认为有价值、或者有潜在威胁的“遗失数据”?
林枫的意识在冰冷的规则残骸间穿梭,试图找到更多证据。他调动所有钥匙碎片的力量,尤其是“认知獠牙”对“非我”存在的敏锐感知,仔细扫描着这片死寂区域的每一个角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