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轨道上,是无声的凯旋
没有盛大的欢迎仪式,没有铺天盖地的通讯欢呼。只有冰冷的宇宙法则和战争留下的谨慎。
首先从幽暗的NGC 628星域跃迁而出的,是千黯号那流线型却布满战痕的舰体。它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入火星引力圈的外围,舰体姿态推进器喷出细微的调整火焰,稳稳地悬停在预定坐标。
紧接着,它身后的空间再次被无声地撕裂。
一艘,两艘,三艘……
庞大的阿瑞斯级战列舰依次从跃迁通道中驶出,它们那十二公里长的钢铁之躯重新出现在熟悉的太阳光芒下,舰体上新增的伤痕无声地诉说着远方战场的惨烈。宏炮阵列的缺口,光矛基座上的灼痕,以及装甲板上那难以彻底清除的、属于泰伦虫族的生物组织残留物,都让这些钢铁巨兽显得更加狰狞而肃穆。
最后出现的,是阿瑞斯-05“复仇号”。它航行得略显缓慢,那台刚刚安装完毕的巨型空间共振发生器在舰尾闪烁着稳定的幽蓝微光,与周围舰只的常规推进器光芒截然不同。它受损最重,庞大的舰体上临时加固的板材和裸露的内部结构清晰可见,如同一头重伤初愈的巨兽,每一步都带着隐忍的沉重。
十二艘阿瑞斯,一艘千黯号。人类最强大的舰队,以这样一种沉默而庄严的方式,回到了家园的空域。它们没有前往地球,而是直接驶向火星轨道,如同归巢的战士,首先需要的是休整与疗伤。
火星基地和火卫一船坞早已接到指令,无数的工程舰、拖船、补给舰如同被惊动的蜂群,迅速而有序地迎向归来的舰队,开始进行初步的检查和引导。
“复仇号”被特别引导至火卫一最大的那座轨道船坞。巨大的机械臂如同温柔却又坚定的手指,缓缓伸向这艘功勋卓着却伤痕累累的巨舰,准备将其纳入船坞的“怀抱”,进行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修——目标不仅是为了恢复战斗力,更是为了在不到一个月后的盛大阅兵中,让它能以最威武、最雄壮的姿态,接受全人类的检阅,告慰那些为之牺牲的灵魂
在地球上,联合政府并未第一时间公开宣布舰队的回归。但如此庞大的军事调动,不可能完全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首先是一些业余天文爱好者。他们调整着自己昂贵的深空望远镜,对准了火星方向。
“嘿,快看!火卫一!那些战舰……是不是回来了?!”一个天文论坛上,帖子迅速被顶热。 “哪呢哪呢?我看看……我的天!真的是!好像比之前更多了?” “好像有点不一样……感觉……好像打过仗?有些地方看起来不太光滑?” “错觉吧?距离太远了。不过数量没错!十二艘都在!”
紧接着,一些分辨率更高的商业观测卫星或者拥有私人观测设备的大佬,也捕捉到了更清晰的影像。虽然细节模糊,但战舰群回归火星轨道、“复仇号”进入船坞维修的迹象,被一点点拼凑出来。
网络瞬间炸开了锅。
“实锤了!舰队回来了!” “他们真的去了很远的地方打仗了对吧?肯定不是演习!” “你看复仇号!它进船坞了!好像伤得不轻!” “我的天……真的经历了恶战……” “向英雄们致敬!”
与此同时,另一个流言也开始以更猛烈的势头蔓延开来,与舰队回归的消息交织在一起。
“听说了吗?那个佩图拉博……可能真的来了。”,“我也看到了!那些文章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结合舰队回归……细思极恐!他是不是就在某艘战舰上?比如千黯号?”,“有可能!NGC 628战役报告里不是提到有‘特殊单位’发挥了关键作用吗?”,“如果真是他……他来干嘛?帮我们?”,“废话,不帮我们能打退虫子?没看文章分析吗?他需要的是认可!”,“我突然好期待阅兵了怎么办?会不会看到他?”,“联合政府没否认啊!这态度很微妙!”
联合政府的舆情监测部门时刻关注着这一切。命令早已下达,对于这些猜测和流言,不予官方正式回应,不承认,也不否认。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是一种高超的舆论管理策略。过早的官方定调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反弹或质疑,而让民众自发地挖掘、猜测、讨论,反而能形成一个信息缓冲带,让人们在潜意识里逐渐接受“佩图拉博可能存在并站在我们这边”的可能性。当真相最终在阅兵式上揭晓时,震惊效应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释然感和被提前铺垫好的接纳心态。
期待感在持续发酵,如同不断加压的锅炉。人们期待着阅兵,期待着看到英雄的舰队,也期待着……验证那个关于一位堕落神只可能降临人间的、惊天动地的猜想
与喧嚣的舆论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笼罩在全球各个角落的肃穆悲伤。
NGC 628战役的详细战报和初步阵亡名单(经过整理和核实后)终于由联合政府国防部正式公布。一万五千八百零三个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一段戛然而止的人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