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轨道,千黯号舰桥。
主屏幕上,代表“空间共振点(KC点)”的能量模型已被更新。它不再被描述为“裂缝”,而是一个在特定空间坐标上持续脉动的、复杂的共振结构。无数代表空间频率的细密波纹,如同被无形之手拨动的琴弦,在火星轨道外侧、紧邻小行星带的虚空中,形成一个直径数百公里的、肉眼不可见的“焦点”区域。此刻,这个焦点区域正闪烁着代表能量等级提升的琥珀色警示光晕,其内部结构模型显示出越来越剧烈的、非线性的谐振叠加,而在这个区域的周边则是被安插上了无数的空间信标,以防止一些舰队误入此片区域。
“KC点共振幅度持续攀升,能量湍流指数接近临界阈值。预计稳定跃迁窗口剩余时间:47分32秒。” STC冰冷的合成音在舰桥回荡,它深红的长袍静止不动,唯有那只巨大的电子复眼稳定地锁定着共振模型的核心数据流。
林江的身影如同焊死在指挥台前。他苍白的面容在共振模型变幻的琥珀色光芒映照下,像一尊冰冷的雕塑。他刚刚下达的命令,此刻正化为钢铁洪流,在千黯号庞大的舰体周围汇聚。
舰桥巨大的观景穹顶之外,虚空被点亮。
十二艘“玄武级”重型护卫舰如同沉默的钢铁礁石,厚重的装甲在星光和火星反射光下泛着冰冷的灰色。它们引擎喷口闪烁着幽蓝的光芒,以严密的球形防御阵型拱卫在千黯号核心周围,厚重的舰艏炮塔和近防激光阵列阵列已解除安全锁,处于待激发状态。
六艘“忒休斯级”快速驱逐舰则如同游弋的猎鲨,修长而致命的舰体在虚空中灵活地调整着位置。它们装备着高速鱼雷发射阵列和精确点防御系统,负责清扫可能从共振点溢出的高速小型威胁或拦截突袭。
五艘“信天翁级”多功能侦查舰如同最敏锐的眼睛,散布在舰队阵列的最外围。它们纤细的舰体上布满了各种传感器阵列和通讯中继天线,如同伸出的无数触须,贪婪地捕捉着KC点共振区域及其周边宙域每一丝细微的能量波动和空间扰动。
这支钢铁巨鲸群,承载着三千名经过严格筛选、在无数次模拟战和第一次泰伦战争中淬炼出来的精锐舰组人员,正无声地等待着撕裂空间的命令。引擎的低吼在舰体内部形成一种稳定的、令人心安的背景嗡鸣。
叶平和维尔站在林江身后稍侧的位置,两人脸上之前的震惊和质问已被一种近乎窒息的专注取代。叶平双手撑在控制台上,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眼睛死死盯着主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倒计时和KC点越来越不稳定的能量模型。维尔则快速翻阅着STC同步到他个人数据板上的、关于KC点最新谐振参数和舰队各舰状态的实时报告,嘴唇紧抿,大脑全速运转,评估着跃迁的风险窗口和任何可能的突发变量。
“所有单位,跃迁姿态最终确认。” 林江的声音打破了舰桥的沉寂,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像一道无形的指令,瞬间让所有人心弦绷紧到极限。“KC点坐标锁定。跃迁序列启动。倒计时:30秒。”
“玄武级阵列,护盾联动协议激活!防御阵型固化!”
“忒休斯级,反鱼雷/高速目标拦截阵列就绪!自由猎杀模式授权!”
“信天翁级,全频段被动监听最大化!跃迁后即时环境扫描最高优先级!”
各舰舰长的确认报告通过加密频道如同冰冷的溪流汇入千黯号舰桥。
STC的电子眼红光微微一闪,袍袖下探出的机械臂在虚空中划过,一道极其复杂的空间谐振稳定算法被注入跃迁控制核心。“谐振锚点已锁定。空间泡生成稳定。预计跃迁过程能量湍流影响低于阈值0.3%。护航舰队空间泡同步率99.8%。”
倒计时归零。
“执行跃迁。” 林江的声音轻如耳语,却如同重锤落下。
千黯号舰艏,巨大的跃迁引擎阵列骤然爆发出无法直视的蓝白色光辉!这光芒并非爆炸性的喷射,而是向内收缩、凝聚,仿佛在舰艏前方的虚空中撕开了一道平滑的、边缘闪烁着高频能量的豁口!这道豁口瞬间扩张,将千黯号庞大的舰体连同其周围拱卫的钢铁舰队群完全吞没!
没有剧烈的震动,没有撕裂感。只有一种奇异的、仿佛空间本身在瞬间被拉伸又折叠的、无声的错位感。舰桥外的观景穹顶被一片无法形容的、流动的、混合着扭曲星光和纯粹能量的混沌色彩所充斥,那是被强行折叠的空间结构本身的“纹理”。
仅仅持续了不到三秒。
光芒敛去。
扭曲的色彩瞬间褪去,如同幻觉。舰桥观景穹顶外,是截然不同的星空。
冰冷、死寂、遥远的星光显得更加稀疏。一颗巨大的、呈现奇特心形地貌的冰岩星球占据了视野的一角——冥王星。更远处,是柯伊伯带那如同碎钻般稀疏散布的冰冷天体背景。
而在舰队阵列的正前方,一座由数个巨大模块拼接而成、表面覆盖着探测阵列和防御炮塔的钢铁前哨基地——“守望者”基地——正静静地悬浮在冥王星轨道上,基地的导航灯在绝对黑暗的虚空中规律地闪烁着,如同孤独的灯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