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政府会议大厅,巨大的环形会议室被全息星图的光芒分割成明暗交织的区域。中央是小行星带外围那跳跃的、代表K-C空间共振点的刺眼光标,旁边是依旧翻滚的宇宙裂缝概率云和不断攀升的泰伦信号活动指数。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联合政府高层,军方将领,首席科学家代表(不包括林华宇)齐聚一堂,目光聚焦在主位的陈宇和英德里克身上。
“数据清晰无误!” 英德里克元帅的声音如同战锤敲击精金,率先打破沉默。他站在星图前,手指用力戳向那个跳跃的光点,仿佛要将其钉在现实之中。“一个天然的、低能耗的跃迁窗口!就在我们家门口!距离蓝星不足3个天文单位!稳定窗口只有不到40小时!这意味着什么?!”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铁血统帅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意味着我们可以把几个月的小行星带矿物运输时间,缩短到几个小时!意味着千黯号能瞬间出现在太阳系的任何角落,把虫族的先遣队摁死在摇篮里!意味着我们可能找到了理解甚至对抗那个鬼裂缝(他指向概率云)的反相位钥匙!” 他猛地一拍桌子,“这是绝望里透出的光!是命运扔给我们的救命索!不抓住它,难道等虫族顺着裂缝爬过来,把我们当点心嚼碎的时候再后悔吗?我主张,立即执行星尘快车!千黯号进入节点侦察,条件允许就进行跃迁验证!”
“我附议!” 几位鹰派将领立刻起身,“被动防御是慢性死亡!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掌握任何可能的优势!”
“风险太大!” 一位资深物理学家,代表“静观其变”派站了出来,脸色苍白但语气坚定,“元帅!那是时空结构的‘软化泡’!我们对它的内部应力、湍流模式,出点偏移规律几乎一无所知!探测器进去可能瞬间被撕碎!千黯号进去,万一偏移到恒星里,或者被甩进裂缝风暴的核心呢?那将是我们损失最宝贵的战略资产!”
“未知不代表不可知!” 另一位支持调查的科学家反驳,眼中闪烁着科学探索的狂热,“每一次跃迁数据都是无价之宝!就算探测器损毁,传回一秒的数据都可能改变我们对时空物理的认知!甚至可能找到裂缝的弱点!科学进步哪有不冒险的?”
“但现在不是搞科研的时候!不是还有那个神出鬼没的亚空间吗?” 保守派将领沉声道,“我们的敌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虫族!或是混沌,是那个随时可能爆发的裂缝!资源应该集中在加固堡垒计划上!而不是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窗口!”
争论瞬间爆发!会议室如同沸腾的战场
激进派(军方为主),强调战略价值,时间窗口,被动必死。
谨慎派(部分科学家,后勤),强调未知风险,资产损失,应优先保障防御。
中间派,要求更详尽的数据分析,希望STC给出更精确的风险评估。
支持调查的声音占了压倒性多数(约80%),但反对者的担忧也句句在理。陈宇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敲击,目光在激动的英德里克和忧心忡忡的保守派之间移动。这个决定,可能关乎文明的加速或毁灭。
林江的影像出现在侧屏上,他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异常明亮。“决策者,元帅,各位。” 他的声音通过通讯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STC的分析报告很详尽。风险确实存在,但战略价值无可替代。更重要的是…” 他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我,通过STC的监测,感知到那个共振点内部,有某种东西。”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他。
“感知?” 一位保守派科学家疑惑地问,“林江先生,你指的是什么感知?科学仪器探测不到任何生命或意识信号。”
“不是生命信号。” 林江摇摇头,努力描述那难以言喻的感觉,“是一种…存在感的共鸣。非常清晰,非常…亲近。比裂缝核心的同源波动要清晰强烈得多。它就在那个节点核心。” 他看向星图上那个坐标,眼神复杂,“STC也确认了,节点核心有微弱的与我同频的灵能特征。这绝非自然形成能解释。”
他的发言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支持调查的人眼神更亮——这增加了节点的重要性!反对者则更加忧虑——未知的灵能特征?这又引入了新的变量,风险更大了!
之前就搞出了通过巴别塔连接战锤宇宙,现在还不知对方是否为恶意,那这下倒好了,又出现了什么幺蛾子
STC的投影出现在林江影像旁边,机械音平稳地响起,“林江的生理及精神监测数据,与K-C节点核心能量特征存在高度定向关联(置信度99.1%)。关联性质,未知。节点形成机制,天然时空褶皱概率模型拟合度87.3%,但核心灵能特征注入模型…无匹配项。”
它给出了冰冷的数据,确认了林江的感觉是“真实”的 STC的核心逻辑流中翻滚着这些猜测,但它选择了沉默。现在揭示这些未经证实的猜想,只会让混乱的辩论更加失控,且可能暴露林江更深层的秘密。它的任务是引导人类生存,而非满足好奇心或平息争论。它只需确保行动朝着“生存概率最大化”的方向推进,而目前,探索节点符合这一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