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了片刻,仁远伯开口了,“真正的种田跟咱们在家里种点花草不一样,很辛苦的。”
元初叹气,“大伯,您说话怎么跟我爹一样呢?上来就给我泼冷水。孩子一片赤诚之心,想要把地种好,最好能大幅提高产量,给仁远伯府争气,你们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我的雄心壮志呀!嘤嘤嘤嘤嘤~”
仁远伯直接石化了。
他一脸震惊地看着章二爷,五官乱飞,【怎么回事?受什么刺激了?怎么变成这样了?】
章二爷面无表情,抬眼看天,他哪儿知道啊。突然就变成这样了!
“大哥,这事跟我没关系。孩子以前挺稳重的,……就挺突然的。”
当然了,也挺好玩就是了。但后面这句他不敢说,怕说出来给了孩子鼓励,谁知道她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呢?
以前老老实实乖乖巧巧,现在古灵精怪调皮淘气,大概是倒着长了吧。该淘气的年纪听话,该听话的年纪反倒开始淘气了。
仁远伯“哈哈”两声尬笑,“来都来了。”
他问元初:“一会还跟你爹回去吗?”
元初:“……不回呀。我要在这里驻扎了,不做出成果来,我就不回去了。”
仁远伯脱口而出:“那大概就回不去了呀。”
元初:“……呵,呵呵。”
***
不管怎么说,元初留了下来。
章二爷不放心,也留了下来。
三个人坐在一起讨论后续工作计划。
仁远伯问元初:“你具体是怎么打算的?‘种地’说出来就是两个字,但具体的操作是很复杂的。”
“我知道。所以我首先要组建自己的干活队伍。”
“那我安排一批老庄稼把式给你。”
“不不不。”元初眯着眼睛,轻摇右手食指,“不要老庄稼把式。我要一批文武双全的人。年轻人最好,没有年轻的,上点年纪也行。”
仁远伯哈哈大笑,“这你就外行了吧。文武双全,不见得就会种田。”
“我就是要他们不会种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听我的,我让他们怎么种,他们就怎么种。老庄稼把式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了,不见得能执行我的命令。”
仁远伯叹气,“我实话跟你说,文武双全的人,往往不怎么爱种田。‘士农工商’,这是有顺序的。文武双全的人基本都在‘士’这个阶层了,谁会愿意往‘农’这个阶层跑啊。你大伯我,也并不是真的想当一个农夫的。”
“所以您手上没有文武双全的人?您凑不出来人您直说呀,我去外面招募好了。”她扭头看着章二爷,“爹,我招人,您出银子哈。”
章二爷:“凭什么呢?”
“凭我是您闺女啊。”元初理直气壮,又说:“要不这样吧,您给我准备了多少嫁妆,提前拿出来给我吧。我不嫁人了,用来种田。”
章二爷说:“别闹。跟你大伯要人,他有人。”
他压低了声音跟仁远伯嘀咕:“大哥,您凑个仨瓜俩枣的给她呗。文武双全,识几个字,会两下三脚猫的功夫,也勉强算是文武双全。又没让您给她找文状元和武状元。”
“那倒是不费劲。”
元初:“……”
讨论完,仁远伯拍着胸脯跟元初说:“大伯给你派人。别打你自己嫁妆的主意了。有了人以后,你打算怎么做呢?”
“山人自有妙计。这您就别管了。”
仁远伯:“……”
元初又说:“老庄稼把式也来几个哈。我还是得用一下的。”
仁远伯:“……你要的人还挺多。”
“都是为了种田。”
***
仁远伯倒也没太敷衍她,还是给她派了两批人来。
两拨人都很懵。
老庄稼把式觉得大家小姐拿种地做儿戏,不妥。
文武双全人士觉得把他们喊来种地,同样不妥。这帮家伙有的是管账的,有的是管人的,还有的是赋闲的。
元初仔细打量了一下这批人,先给他们开了个会。她在会上旁征博引,把和种地有关的书中记载的内容全都说了一遍。文武双全人士听得频频点头,别的先不说,大小姐这知识储备是可以的。很多他们都没听说过。
老庄稼把式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大概也能知道,这位大小姐还是做了准备的。
讲完理论,她开始讲实践。种好地的第一步,就是肥田。一定要想办法把土地变得肥沃起来。
那该怎么办呢?她报了一堆书名,“我研究了这么多古人的做法,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最终得出了我自己的一套堆肥方法。所以我们现在,要先堆肥。
我们要种的地并不多,关键是试验,寻找增产方法。大家只要听我的,按我吩咐去做就行。有什么问题直接来问我,最忌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谁要是敢阳奉阴违,我这里绝不姑息!”
再过些日子就是种黍的季节。这种作物的生物多样性很差,基因非常稳定。后世对它做过很多研究,证明几千年来它基本就是那个德行,变化不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