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吴家大院最难缠的,不是高墙,不是铁门,也不是那俩张嘴瞪眼的石狮子,而是赵盒子——吴家护院头子,山西忻州人,脸上一颗肉瘤长在眉心,远看像第三只眼,近看像随时会爆的毒蘑菇。他腰里别着两把德国毛瑟「盒子炮」,一响一串,七发连珠,保定黑道送他外号「赵盒子」。这人不仅枪狠,还训得一手好狗。吴家花重金从天津卫租界的德国兵营弄来四条狼犬:黑的叫「和尚」,棕的叫「尼姑」,灰的叫「老道」,花的叫「姑子」。听着像出家班,实则全是杀生和尚、破戒尼姑,牙齿赛匕首,一嘴下去,骨头碴子都能给你嚼成面。
赵盒子训狗有一套:把活兔子绑在木桩上,让狗轮番扑咬,血溅当场,他站在旁边鼓掌,「好!咬气管!别咬肚子,肠子腥!」狼狗越见血越兴奋,见他也摇尾巴——这哪是狗,是四条穿皮袄的活阎王。更绝的是,他给每条狗闻「目标味」。把我的画像裁成四份,分别塞在狗窝的垫褥下,狗睡觉做梦都闻我味儿。据给他打杂的小徒弟说,四狗半夜齐吼,梦里齐追一只「糖葫芦耗子」,咬得铁栏杆当啷响。我一听,裤裆差点湿:合着老子在狗梦里都跑不掉?
为了试狗,我故意在吴家石狮子腿上撒了泡尿。别笑,做贼的得先划地盘——狮腿上有我的味,下次再靠近,狗若冲我叫,说明它们认得出;若没动静,就是赵盒子吹牛。那天我选正午,日头毒,街上人少。我推着糖葫芦车,嘴里吆喝「糖——葫——芦——」,眼角瞄着吴家门口。赵盒子正带狗巡墙,太阳把影子压成饼,他瞅见我,招手:「卖糖的,来五串,要山楂最酸的!」我心里骂娘,脸上堆笑,递糖葫芦时顺手把尿撒在石狮后腿——尿顺着石沟流,没声响。四条狗正埋头啃糖衣,突然「和尚」抬头,鼻翼狂抽,顺着味就奔狮子后腿。我心说坏了,拔腿想溜,赵盒子已抬手「咔哒」一声,盒子炮上膛:「小老弟,别动!」
「和尚」扑到狮腿,闻了尿,又回头闻我裤脚,舌头一伸,「哈哧哈哧」直喷热气。我僵在原地,盘算着三十六计哪一计能翻墙。赵盒子踱过来,用枪管顶我帽檐:「脸生啊,哪条街?」我赔笑:「东街,小买卖,初来贵地。」他肉身抖了抖:「知道这是谁家吗?」我说:「吴老太爷府上,谁人不知。」赵盒子突然咧嘴,露出金牙:「尿得挺高,练家子?」我脑袋嗡的一声,这才看见石狮后腿湿线还在往下淌——正午太阳大,尿迹亮晶晶,像给我划了道催命符。
四条狗呈扇形围住我,尾巴夹得笔直,这是攻击前兆。我手背在身后,悄悄攥紧糖葫芦竹签,签子削得尖,真撕巴起来,先戳狗眼,再捅人喉。空气凝固,蝉鸣像拉锯。就在我要拼命的刹那,门房小厮跑出来:「赵爷,老太爷催您去试炮,说今晚放『万字连珠』,怕哑火。」赵盒子盯我两秒,把枪插回腰,拍拍「和尚」脑袋:「先记账。」又指我鼻子,「小子,再让我在门口闻到你味,割你蛋喂狗。」他转身进府,四条狗依依不舍地舔着狮腿,仿佛在品尝我未来的下场。我推车走,腿软得踩棉花,后背汗湿到腰带。转过街角,我蹲墙角干呕,却吐不出——饿了一天,胃里只剩酸水。我给自己俩嘴巴:李三,你他妈差点成了狗罐头!
尿记号的计划黄了,我还打听到更糟的消息:吴家从北京请来「摸金顾问」杜先生。此人姓杜名讳「子美」,听着像诗圣,实则是个「闻土辨位」的妖孽。传说他早年跟着洋人考古队混过埃及,学了一套「鼻学」:鼻子一动,能闻出地下三尺是唐砖还是宋瓦,是活土还是死土;墓里有没进过空气,他闻闻就知道。赵盒子把他当神仙供,专门给他在后花园辟了间「闻香斋」,日日好酒好肉,只待寿宴后,请他用鼻子给吴家「重宝」——包括那对玉眼珠——做一次「体检」。我一听,魂飞了一半:老子挖墙打洞,最怕的不是狗,是这种「人形搜宝犬」。狗再灵,只能闻味;他倒好,连「宝气」都能嗅,我若靠近,人家鼻子一抽,就能指着我喊:「此人带土腥,是贼!」
为了探杜先生底,我装成送菜农,挑两筐萝卜溜到后门。厨房忙得脚朝天,没人细查,我顺利进院。后花园桂花开得正浓,香气甜到发腻,却盖不住「闻香斋」里飘出的古怪味——像陈醋加薄荷,再混一点死耗子。我扒窗缝,看见杜先生正伏案工作:桌上摆一排瓷碟,碟里是土:红土、黑土、黄土、灰土,每碟插小标签。他用手指捻土,先搓后嗅,再拿羽毛蘸口水,点在舌尖品,最后记录。我看得恶心,却见他突然抬头,鼻翼猛抽两下,目光直射窗缝——我吓得缩头,屏住呼吸。片刻,门「吱呀」开,他踱到院中,像狗一样来回走,最后停在我藏身的桂花树下,抬头对花轻叹:「好花,可惜混了杂味。」我心里咯噔:杂味?莫不是老子的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