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侠盗燕子李三的100个传奇故事 > 第8章 黄河岸边暗流涌

腊月二十四,天刚麻亮。我踩着黄河大堤的枯草,一步一步往麻湾渡口走。风从河面卷上来,带着冰碴子,像无数把小锉刀,把脸锉得生疼。左肩的枪伤昨晚简单包扎过,此刻被寒风一激,血痂和棉袄粘在一起,每走一步都一下,提醒我:命还在,事儿没完。

我把三卷胶卷贴身揣着,外面包着油纸,再包一层趵突泉的荷叶——济南人夏天包叫花鸡,冬天包炸药,一个道理。胶卷里是马良的卖国密约,比三颗金铃更烫手。我回头看了一眼远处晨雾里的泉城,像看一座纸扎的楼子,一戳就破。今天开始,燕子李三不偷金银,改偷人心。

道上规矩,跑路分:明窑是车马店,暗窑是荒郊野坟。黄河滩冬季没人,正是上等暗窑。我找了间看河人弃用的草棚子,半截埋在沙土里,门口一丛枯苇子,风一刮,响,像给老子打节拍。

先生火。黄河滩不缺柴,去年汛期冲上来不少树枝,我捡了几根,用燕子刀削屑,点火。火一生,屋里冰碴化水,滴答滴答落铁皮桶里,像唱《滴水转》。我摸出怀里最后半包玫瑰烧,抿一口,辣得直吸溜,却暖得血热。火光把影子投在草墙上,老高老高,像三爷在敲烟袋:小三儿,你小子终于不偷钱包,改偷天了?我咧嘴笑:爷,您瞧好。

胶济铁路沿线地图、兵站坐标、马良签字……三卷胶卷,每卷十张,我裁成八份,用八瓣莲法:莲花是济南市花,八瓣代表八方。每一份附一句黑话切口,外人看不懂,自己人一眼明:

花瓣一——《大民主报》:铁路尽头是炮台,炮台尽头是棺材。

花瓣二——《济南晚报》副刊:金铃哑,铁路说话。

花瓣三——上海《申报》驻济记者:燕子不语,铁轨长鸣。

花瓣四——英美教堂神父:bell silent, rail speaks.

花瓣五——学生联合会:把子肉里吃出钉子,谁放的?

花瓣六——铁路工会:洋灰里掺了鸦片,想熏醉山东?

花瓣七——上海荣祥绸缎庄(暗中资助进步报纸):蕾丝遮不住炮口。

花瓣八——我留底,卷进空心竹管,当燕子镖藏袖口。

裁完,用胶封口,再包油纸,外面套老济南最常见的纸袋——谁都不会怀疑一摞油旋里藏着卖国证据。

胶卷好藏,话难说。我提笔蘸墨水,用江湖拆字法:一句话拆成三截,头一句是客套,第二句是地点,第三句才是正文。举例给《大民主报》:

王编辑台鉴:

小年灶糖粘嘴,却粘不住铁路声。

明晚酉时,汇泉楼雅座,备把子肉三份,请带(指铅版)。

另附(胶卷)一双,望晒(指见报)。

——旧年燕子

信写八封,笔迹各不相同:给报馆用楷,给教堂用英文花体,给学生用潦草行草——让人查不出同一源头。信封更讲究:报馆用老刀牌烟盒拆开反折,教堂用《圣经》扉页,学生用《新青年》封面。济南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邮差送的,是送的。

送信不能靠脚,得靠市井烟火——小贩、车夫、卖糖瓜的孩子。我找来八个八兄弟,都是三爷当年救过的穷娃:

卖的唐家兄弟——早晚挑担进城,桶底藏信;

推炉的赵大拿——炉壁是双层,火里藏信;

拉凤点头黄包车的马武——车辕空心,塞竹管;

卖的丫头小辫——灶糖粘信封,谁查谁粘手;

火车站头儿六子——搬运时顺手塞车厢;

教堂花匠老韩——花盆底挖洞,信藏泥里;

报馆排字工小邓——把胶卷卷进铅版,机器一转,证据压成铅字;

学生联的卖报童阿毛——棉袄里缝口袋,走街串巷送。

我给他们每人一块大洋、一包把子肉脚钱。唐家兄弟咧嘴:三哥,你这是让俺们去送啊?我笑:人头是糖葫芦,甜着呢!记住,谁问都说不知道,要被抓,先吃信封,再喝甜沫,保你平安。孩子们哄笑,像去赶集,不是去打仗。

信送出去,我得备后手。江湖讲三板斧:一斧砍舆论,二斧砍钱包,三斧砍命根子。

砍舆论——

我写一篇《告济南父老书》,用说书体:

话说腊月二十三,夜雪如刀,商埠火起,一鞭裂瓦,三铃落地……

把马良卖国、佐藤横死、胶卷现世,全写成章回小说。末尾加一句:

若问燕子在何方?且看铁路尽头的炮台。

让阿毛抄二十份,贴遍城门口、火车站、大观园的戏台柱。

砍钱包——

马良的军饷靠胶济铁路货运抽成。我让小邓在排字房加:明天报纸广告栏,登铁路货运减价三成,货主们得信,势必停运观望,断了马良财路。

砍命根子——

马良好面子,小年要办鞭灯会。我让小辫把糖瓜捏成形状,肚子里塞纸条:金铃已响,灯会将灭。白送给孩子,谁吃到,谁就得纸条。一传十,十传百,灯会再热闹,也成了送葬会。

天黑,八个伙计陆续回来,有的带一身雪,有的带一身汗,却都空着手:信,全送出去了。我煮了一大锅黄河鲤鱼——麻湾渡口特产,肉嫩刺少,用把子肉酱汁炖,再撒把芦苇根当香料。火堆旁,我们围成一圈,像小时候三爷带咱们偷红薯。唐家兄弟举杯:三哥,这回不偷金银偷人心,带劲!我抿一口玫瑰烧,辣得直吸气:记住,咱不是造反,是拆门槛——把马良的督军门槛拆给全济南人看!

火堆映得每个人脸通红。我忽然发现,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在芙蓉巷摆馄饨挑子的李小三,也不是只会爬墙揭瓦的,而是把八瓣莲撒向四面八方的舆论操盘手。飞贼的轻功,只能救一人;墨水的翅膀,却能带起一城。我摸出怀里最后三颗金铃,在火堆上烤,铃铛慢慢变软,铜皮冒泡。我举锤砸扁,捏成一枚枚燕子镖,分给众人:谁明天上街,谁就是燕子。铃没了,声还在!

夜深,黄河涨潮,轰隆轰隆像天边打鼓。我独自走到水边,把砸扁的金铃残皮抛进河里,目送它们被浪卷走。远处,泉城灯火像一面巨大的鞭灯会招牌,却在我眼里一点点摇晃。因为我知道,明天一早,墨水将变成子弹,报纸将变成火把,铁路将变成绞索,而燕子——将变成群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