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把笔放下,地图上青堰镇那个圈还泛着墨迹的湿气。她没再看一眼,转身从柜底抽出一个铁皮盒,掀开盖子,里面是几块形状不规则的金属片和一张折叠整齐的后勤通行证。
陈悦正靠在桌边检查耳机频段,听见动静抬了抬头。“信号模拟器已经调好了,只要他们用的是常规生物识别系统,我们能骗过前两道关。”
周予安站在书架旁,指尖轻轻碰了下桌角那块灰白石片,光晕一闪即逝。他低声说:“会场那边……有东西压着,像一层看不见的网。”
“魂力屏障。”林小满把通行证塞进围裙口袋,又将一枚纽扣大小的黑片贴在袖口内侧,“不是冲普通人设的,是防我们这种人。”
陈悦合上设备包:“我已经把三个人的信息塞进了餐饮组排班表,名字、工号、入职时间全齐。只要不出岔子,侧门安检不会拦我们。”
“不会有岔子。”林小满拉上外套拉链,目光扫过两人,“七点二十三分入场,补货流程十分钟,足够我们分散位置。”
外面天刚亮,街面还没多少人。三人步行二十分钟到达会展中心后巷,一辆印着“净源餐饮”的厢式货车正停在装卸区门口,车尾敞开着,两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搬箱子。
林小满低头看了眼手表,六点五十八分。
她朝陈悦点点头,两人推着一辆空餐车走向侧门。周予安的身影在墙角淡去,下一瞬已飘进通风井口,沿着管道向前移动。
安检口站着两名安保,面前摆着指纹扫描仪和金属探测门。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核对名单。
“姓名?”
“李雯。”林小满递出证件。
对方扫了一眼,又比对了人脸系统。绿灯亮起。
“下一个。”
陈悦顺利通过。她们推着餐车进入内部走廊,拐过两个弯后,在一间茶水间外停下。
耳机里传来沙沙声,接着是周予安的声音:“主厅左侧偏厅有四个人坐着,其中一个戴银边眼镜的男人刚接了电话,语气很紧。他左手一直按着手提箱边缘,像是怕人靠近。”
林小满解开围裙扣子,取出一套干净的托盘布,顺手把微型摄像头别在领口。“拍到了吗?”
“传给你了。”陈悦打开手持终端,画面跳出来——中年男子身穿深灰西装,眉骨略高,鼻梁直而窄,右耳垂有一颗很小的痣。
数据库比对开始。进度条走到百分之八十二时,提示音响起。
“匹配成功。登记化名‘沈文昭’,申报单位为‘城市文化档案修复委员会’,参会权限为全程列席。”
“就是他。”林小满轻声说。
陈悦迅速标记坐标,同时向周予安发送规避路线:“你现在往南侧夹层移,那里有个检修口正对休息角,视野更好。”
“明白。”
林小满端起托盘,装上新泡的茶壶和杯子,朝主厅方向走去。脚步放得平稳,呼吸也控制着节奏。她绕过服务台,从嘉宾身后穿过,借着换茶的机会微微侧身,视线掠过偏厅入口。
那人还在打电话,手提箱放在腿边。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但嘴唇动作频繁,像是在确认什么信息。
林小满退出区域,转入后台通道。刚走几步,耳机里突然传来急促提示:“保安开始抽查非固定人员,现在正往茶水间方向走。”
“预计多久到?”陈悦问。
“三分钟内。”周予安回答。
林小满加快脚步,推开一扇标着“储物”的铁门闪身进去。屋里堆着清洁工具和备用桌布,空间狭窄但足够藏人。
“我需要制造一次干扰。”陈悦语速平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她按下遥控键。十秒后,三百米外的会议室投影仪屏幕突然黑屏,现场技术人员立刻呼叫支援。两名巡逻保安闻讯转向那个方向。
“走了。”陈悦低声道。
林小满靠在墙边,手指摩挲着袖口的干扰贴片。刚才那一瞬,她注意到那男人挂电话时,手提箱锁扣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像是某种机关闭合。
“他没走。”周予安的声音再次响起,“还在原地,但现在换了姿势,背对着大厅,像是在等谁。”
“等?”林小满眯起眼,“不是来开会的,是来见人的。”
陈悦快速调出场馆平面图:“最近的私密接触点是电梯厅西侧的吸烟室,只有一个出入口,监控死角多。”
“我去那边守。”林小满重新整理衣领,“你继续盯着他,一旦他动,立刻通知。”
“等等。”陈悦递过一个小圆片,“把这个贴在鞋跟里,能吸收部分脚步震动,减少被感应的风险。”
林小满接过,贴好。推门出去时,走廊灯光正好暗了一下,随即恢复。
她沿着服务通道前行,经过厨房区时听到有人说话,立刻贴墙静止。两名服务员端着餐盘走过,谈笑声渐远。
转过最后一个拐角,吸烟室就在前方五米处。门半掩着,里面没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