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爬上窗沿,林小满已经坐在桌前。她把那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残页复印件压在玻璃板下,手指一遍遍抚过纸角。昨夜地下据点里的一切还在脑子里回响,但她不能停。李阳靠在墙边调试设备,屏幕上的数据流缓慢滚动,周予安则蜷在角落的椅子上,手链贴着掌心,闭着眼像是在休息,可眉头一直没松开。
门被推开时,屋里的空气仿佛凝了一下。
三个灰袍人走了进来,脚步很轻,但气氛沉得像要压下来。其中一人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没说话,只是盯着林小满。另一人低声开口:“我们内部开了会。有人觉得,该收手了。”
林小满抬眼,声音平稳:“为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这种事。”那人语气缓,却带着不容退让,“你们昨晚进去,活着出来了。可谁能保证下一次?那些设备、名单、还有那本书……它不只是记录,它在等你们。这已经超出了‘守护’的范围。”
李阳放下手中的平板,站直了身子:“所以你们打算甩手不管?我们才刚摸到一点线索。”
“不是甩手。”第三人接话,声音更冷,“是重新评估风险。组织的存在不止一个据点,你们也看到了。如果我们继续暴露行动轨迹,整个体系都可能被反向追踪。”
林小满缓缓起身,走到桌前,拿起那份文件翻看。是“书籍保护者”近三个月的行动日志摘要,上面用红笔圈出几次异常能量波动的时间点,恰好与他们接触旧书签、触发共鸣的时刻重合。
“你们怕的不是危险,”她抬头,“是已经被盯上了,对不对?”
没人回答。
她继续说:“我也怕。怕那本书真的知道我们会来,怕周予安听到的声音不是幻觉,怕下一个出现在名单上的,是我认识的人。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不能停。”
周予安睁开了眼,慢慢站起来,走到桌边。他把手按在文件上,声音不大,但清晰:“它念了我的名字。不是喊,也不是叫,就像……确认一样。躲进暗处不会让它消失,只会让它有时间准备。”
屋里静了几秒。
最先开口的灰袍人皱眉:“你是个魂体,本不该参与决策。你的存在本身就在消耗执念能量,再卷入深层调查,可能会彻底散掉。”
“我知道。”周予安低头看着手链,“但我比你们更清楚那种感觉——被人从背后注视,连呼吸都被计算。我不是工具,也不是牺牲品。我想走完这条路。”
林小满看了他一眼,转而面向三人:“我可以理解你们的顾虑。但今天退出,明天就可能有人被迫进入同样的房间,面对那台提取情绪的机器。我们不是为了证明什么,是为了不让更多人变成名单上的一个代号。”
她从包里取出芯片,递给李阳:“解密进度到哪了?”
李阳插入接口,调出一段加密层级图谱:“外层伪装成普通档案格式,实际嵌套了七层动态验证。我已经绕过两层,剩下的是行为模拟锁——需要匹配特定阅读节奏和情感波动才能解锁。”
“也就是说,”林小满看向灰袍人,“他们不仅防技术入侵,还防‘不对的人’碰内容。这不是研究项目,是筛选机制。”
灰袍人之一终于松动表情:“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之前的情报网确实太被动了。只记录异常,却不追根。”
“现在可以改。”林小满拿出徽章,轻轻放在桌上,“我不强求你们继续合作。但如果你们愿意留下,我们可以设立阶段性评估:每三天汇总一次进展,若无突破或风险激增,再议去留。期间共享权限、同步信息,不隐瞒任何发现。”
她顿了顿:“包括那本书的事。”
灰袍人互相看了看,沉默片刻后,为首的那个伸手拿起了徽章,仔细看了看背面的纹路,又放回去。
“观察期可以接受。但我们要求实时接入监测系统,一旦检测到高危信号,立即中止任务。”
“没问题。”林小满点头,“另外,我会把昨夜拍摄的所有影像资料上传至共用通道,供你们内部核查。”
谈判结束得比预想快。
三人离开前,最后看了一眼那张写着名字的复印件,没再多言。门关上后,李阳叹了口气:“他们其实不想走,只是需要个台阶。”
“谁都想要个安心的理由。”林小满坐回位置,指尖划过玻璃板下的字迹,“可有时候,连自己写的字,都会变得不像自己。”
周予安没再说话,默默回到角落。他抬起手腕,手链贴着皮肤,热度始终未退。他试着集中意识,轻轻呼唤旧书的名字。没有回应,但掌心微微发麻,像是有电流穿过。
李阳忽然低声道:“等等。”
他盯着屏幕,手指快速滑动。“芯片里有一段隐藏分区,刚刚自动激活了。不是我们破解的,是它自己弹出来的。”
林小满立刻凑近。
画面上跳出一行极小的文字,没有标点,像是某种提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