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页翻动的声音很轻,却像是敲在耳边的鼓点。林小满的手指停在那行刚浮现的文字上——“她写了三年,每天一页。”墨迹未干,边缘微微泛着湿气,仿佛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纸里渗出来的。
她没抬头,只是将手轻轻覆在书面上。温度还在,不烫也不冷,像有呼吸似的起伏着。
李阳合上笔电,揉了揉眉心:“刚才那段数据传完了。监测系统上线,信号稳定。”他顿了顿,“那个女人……说了一句‘已接收’,然后就断了。”
周予安靠在长椅上,眼睛闭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链坠。那光又闪了一下,微弱得像风里的火苗。
林小满终于抬起头,把徽章从口袋里拿出来。灰铜色,表面有些磨损,但纹路清晰。她盯着看了几秒,然后起身走到桌边,把它别在衣襟内侧,紧贴胸口的位置。
“我们得动起来。”她说。
李阳撑着桌子站起来:“查什么?从哪儿开始?”
“从中年男子提过的组织。”她的声音很稳,“他说他们是‘研究书籍的’,可他们盯上了读书会,还试图拿走这本旧书。这不是学术兴趣。”
周予安睁开眼,嗓音有点哑:“那天……他在念诗的时候,眼里没有光。不是热爱书的人会有的样子。”
“那就先找痕迹。”林小满翻开《读者留言簿》,指尖划过照片里三个人的手腕,“他们留下的东西不会白费。既然这本书选择了我们,它就不会只给一句话。”
她把书推到中间,三人围拢过来。
“分工。”她说,“李阳,你去查公开记录。任何和这个组织有关的名字、备案、活动公告。图书馆、文化局、论坛帖子,哪怕是一条微博转发也别放过。”
李阳点头:“我还能调些老档案的缩微胶卷。纸质的不容易被删干净。”
“我去试试徽章的权限。”林小满摸了摸胸前的金属片,“最低层级的数据应该能碰。如果‘守书人’真的监测过异常读书会,总会留下点影子。”
她顿了顿,看向周予安:“你先别勉强。但如果手链再发热,或者你脑子里又出现那个教室的画面,立刻告诉我们。”
少年摇头:“我不累。我能帮忙。”
他说完,抬手按住书脊。青光果然又浮了出来,比之前更淡,却持续不断。手链也随之亮起一点微芒,像是回应。
“它们在沟通。”李阳低声说。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把掌心贴在封面上。几秒后,一行字缓缓浮现:
“南城第三十七次聚会,编号C-9。”
她记下这句话,又问:“还有吗?还能看到别的吗?”
少年咬着牙,额头沁出汗珠。他的手指微微发抖,但没松开。
忽然,书页剧烈震了一下。
不是翻动,是整本书猛地一颤,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
林小满立刻护住它,同时察觉到周予安的脸色瞬间发白。
“怎么了?”她抓住他的手腕。
“有人……在拉。”他喘着气,“不是我看它,是它想让我看——”
话没说完,他整个人向后倒去。李阳一把扶住他肩膀,才没摔在地上。
林小满迅速合上书,抱在怀里。那震动消失了,但空气里残留着一丝说不清的压力,像是有人在远处盯着他们。
“不能再试了。”她对周予安说,“你撑不住。”
少年嘴唇动了动,没反驳,只是点了点头。
李阳皱眉:“刚才那是警告?还是干扰?”
“不知道。”林小满盯着书封面,“但它确实在传递信息。问题是谁在拦它。”
她站起身,走向角落的旧柜子,从底层抽出一台老旧的读卡器。这是之前灰袍人撤离时遗留下来的设备之一,外壳有裂痕,但灯还亮着。
“试试接入。”她说。
李阳帮她接线,插进U盘大小的接口。屏幕亮起,跳出登录界面。
林小满将徽章靠近感应区。
滴的一声,提示音响起。
【权限不足。需双认证。】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访问受限,仅开放历史监测日志(一级)。
“至少没完全锁死。”李阳松了口气。
林小满点击进入,调出最近一年的记录。页面加载缓慢,每一条都标注了时间、地点、情感波动强度等级。
她一条条往下看。
多数是普通读书会,评分低,无异常。
但在三个月前,有一条标记为“高值残余”的条目,位置正是南城旧图书馆地下阅览室。
她放大查看详情。
内容只有两行:
情感共振峰值达临界值
参与者集体报告梦境重叠
没有名字,没有后续处理记录。
“就是这里。”她说,“那次之后,手链开始热,周予安也开始看见画面。”
李阳已经打开笔记本,在画时间线:“中年男子出现在四场读书会中,都是在这些高波动点之后。他不是随机来的,是在追踪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