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轿车驶入厂区,停在主楼前。车门打开,灰衣男子下车,手提金属箱,刷卡进门,身影消失在建筑深处。
林小满贴着墙根,指尖掐进砖缝,等车灯彻底熄灭才抬眼。她扭头看向周予安,声音压得极低:“你还能感应到他吗?”
周予安站在她身侧,魂体比平时稀薄许多,像一层被风吹皱的水光。他闭了闭眼,眉心微蹙:“箱子还在三楼,有微弱的波动,像是……某种信号在循环。”
林小满点头,从背包里取出工具包,拧开排水井盖。锈蚀的铁盖刚掀起一角,一股潮湿的霉味混着机油气息扑面而来。她没皱眉,翻身钻了进去。
井道狭窄,旧电缆缠绕在壁上,部分外皮剥落,露出铜芯。林小满沿着排水管爬行,指尖触到一处断口——电线被人为剪断过,切口整齐。她停下,低声说:“有人动过电路。”
周予安飘在井口上方,感知着建筑内部的动静。“东侧配电箱有重启痕迹,”他说,“不是日常维护,是临时接驳。”
林小满继续向前,爬至主楼地下室排水口。铁栅栏上的螺丝有拧动过的划痕,但灰尘未完全覆盖,说明不久前有人进出。她用扳手轻轻松开两颗螺丝,将栅栏取下,翻身进入。
走廊漆黑,地面铺着灰白色地砖,缝隙里积着厚厚一层灰。她蹲下身,手指扫过地面——墙边的灰层完整,中央却有两道平行的拖痕,像是重物被拖行过。
“他走这边。”她低声道,沿着痕迹前行。
周予安跟在她身后,魂体微微震颤。到了楼梯口,他忽然抬手:“等等。”
林小满立刻止步。
“二楼转角有摄像头,”周予安说,“红外的,正在运行。”
林小满从背包里拆出录音笔的电路板,迅速焊接几根导线,接上随身携带的小型电池。她将装置贴在墙壁角落,按下开关。监控红灯闪烁两下,随即熄灭。
“只能撑三分钟。”她说。
两人快步上楼,脚步贴着墙边移动。到了三楼,走廊尽头右侧的房间门牌只剩半截,“档案”二字依稀可辨,后面刻着一个残缺的Δ符号。
林小满掏出撬锁工具,插入锁孔。金属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她屏住呼吸,手腕微转。咔哒一声,门开了。
房间比预想的大。靠墙摆着几排铁柜,柜门上贴着编号标签。中央是一张金属桌,上面放着脑波监测仪、注射泵和几支密封试管。设备外壳陈旧,但指示灯仍在闪烁,显然近期使用过。
周予安缓缓走近金属桌,魂体靠近那几支试管。他的指尖虚触玻璃壁,忽然身体一僵。
“里面有东西。”他说,“不是药剂……是信号源。微弱的脉冲,频率和广播系统那段静默很像。”
林小满快步走到桌前,打开抽屉。最上层是空白记录表,第二层锁着。她用工具撬开,里面是一叠实验日志副本。
她快速翻看。
【受试者L-09,诱导焦虑阶段第三天。心率波动符合预期,社交回避行为增强。预计72小时内触发退学机制。】
【W-14,药物注入后出现短暂幻听,已安排心理评估介入。家属配合度高,补偿协议签署完成。】
【Z-03,未用药,仅通过环境施压与信息误导实现退学意愿。效率最高,建议推广。】
她的手指停在最后一页。
“他们不是在处理问题学生。”她低声说,“是在制造问题,然后‘解决’它。”
周予安靠在桌边,魂体因持续感知而微微发颤:“那个箱子……刚才的波动,和日志里提到的‘信号源’一致。他们用广播频率做载体,把指令嵌进日常音频里,长期影响学生神经反应。”
林小满合上日志,走向铁柜。柜门上锁,她逐一撬开。前两柜是学生档案复印件,第三柜底部压着一份未装订的文件。
她抽出一看。
封面标题是《净化程序·第一阶段实施纲要》。
翻开第一页:
【目标:清除首批十名“高风险个体”,确保校园秩序稳定。】
【执行周期:72小时倒计时启动。】
【方式:
L-09:模拟楼梯失足,伪装意外
W-14:药物诱发急性焦虑,送医隔离
Z-03:家长签署自愿退学协议,补偿金已预付
……】
【备注:所有执行人须在会议前确认任务分配,行动后提交反馈报告。】
林小满的手指紧紧扣住纸页边缘。
“名单上的孩子,只剩三天。”
周予安闭了会儿眼,声音低哑:“我们得阻止会议。他们会在那里分配执行人。”
林小满迅速打开手机,调出相机,一页页拍摄文件内容。拍到行动计划书最后一页时,她发现背面还有一行手写小字:
【Δ-7协议启动后,所有实验数据将转移至地下会所主服务器,原地点清空。】
她心头一紧。
“他们知道我们动了保险柜。”她说,“这是在销毁证据前的最后一次汇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