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 第104章 元始圣人的过激反应

“弟子私下想,若能请几位心性沉稳、不贪权位的师兄弟入幽冥相助,一来能帮地府理顺琐事,也让师兄弟们在轮回间见众生因果。

只是这事关截教弟子,弟子不敢擅自做主,不知师尊是否允准?”

通天指尖摩挲着杯沿,目光落在崖下渐沉的云海间,茶烟缠上他的广袖,竟慢悠悠凝出几缕清浅的人影轮廓——瞧着像是静坐修行、不疾不徐的模样。

他收回目光时,眉梢已带了几分应允的温和:“你选人的眼光,为师信得过。但要记着,入幽冥的不是‘截教势力’,是‘护道之人’。”

他抬手虚点那茶烟人影,其中两道忽然化作手持拂尘、轻渡魂灵的姿态:

“就挑那些修‘清心诀’有成的,或是曾在山中渡化过迷途精怪、却从不居功的弟子。

他们心性稳,不贪幽冥权柄,去了也只会帮你理顺渡魂的琐事,不会沾惹巫族的权争。”

“至于你担心的‘擅自做主’,”通天端起茶杯,轻轻晃了晃,茶汤里的暮色漾开圈圈涟漪,

“截教本就不是拘着弟子的地方。他们去幽冥,见的是轮回因果,悟的是‘众生平等’的道,反倒比在岛上枯坐修行更有益。

你且去安排便是,若有巫族那边问起,便说这是酆都大帝请玄门同道助地府‘守公’,合的是平心圣人立轮回的本意。”

李念闻言,悬着的心终于落定,他起身躬身行礼作别:“弟子明白!定不负师尊所嘱,只选心性纯良、不慕权位的师兄弟,入幽冥后只理渡魂、镇戾气的事,绝不涉巫族半分权柄。

往后师兄弟们在轮回间悟得因果,弟子也会将他们的心得记下来,回头禀明师尊。”

通天看着他眼底的亮意,缓缓点头,抬手将桌上的茶炉轻轻一拂,炉火便温温地弱了下去,刚好能护住茶汤的暖意:

“去吧。明日一早让童子把‘定魂符’取些给你,让入幽冥的弟子带在身上——九幽戾气重,虽伤不到他们,却能扰道心,这符能帮他们守住灵台清明。”

李念应了声“是”,再抬头时,通天已重新望向崖外。

......

须弥山。

接引捻着念珠,指尖佛光微动,落在身前的九品莲台上,让花瓣漾开细碎的金光。

他抬眼时,目光平和却藏着对西方气运的深谋,声音像须弥山巅的风,沉缓却有分量:

“师弟莫急,西方贫瘠非一日之困,可‘人才凋零’的根,不在地盘小,在‘气运没处落’——你忘了平心立轮回那日,幽冥上空飘来的那缕西方清气?”

准提闻言,指尖顿在茶盏旁,眼底的急切稍稍敛去,却多了几分思索:

“师兄是说……地府?可那是巫族的根基,平心圣人虽守中立,也未必容我西方插手权柄。

何况东方截教已占了酆都之位,通天教主的弟子掌着幽冥统御之权,我们若凑过去,岂不是自讨没趣?”

“非是‘争权’,是‘渡化’。”接引轻轻转动念珠,每一颗珠子上都映出忘川的虚影,“你看六道之中,多少魂灵因业力缠身受刑,轮回不得善道?巫族管的是‘判善恶、定轮回’,却没精力渡化那些有根器却陷恶业的魂灵。

我西方教若在忘川旁设一座‘引渡台’,用十二品莲台的清气涤荡他们的恶业,助其入人道、仙道轮回,既合了平心圣人‘护众生’的本意,又能让西方教义随这些魂灵传至东方。”

他顿了顿,佛光落在准提的茶盏里,让茶汤泛起淡淡的莲香:

“那些被我们渡化的魂灵,来世若有机缘,自然会向西方求道——这才是‘引人才’的根本,比强行拉拢东方修士稳妥得多。

至于通天教主那边,他弟子掌酆都,要的是‘幽冥公平’,我们只渡魂、不夺权,他又何必阻挠?”

准提抚掌起身,袈裟上的金线在佛光里闪了闪,先前的焦虑已化作豁然:

“师兄高见!这般一来,既不碰巫族的权柄,也不得罪东方玄门,还能借轮回聚西方气运、引有根器的弟子,比空守须弥山强百倍!

只是……那引渡台的选址,还有渡化的人手,得仔细斟酌,万不能出半分差错,免得落人口实。”

接引颔首,念珠停在最后一颗,佛光骤然收敛,尽数拢入莲台:

“人选就从座下修‘慈悲道’的弟子里挑,要心性纯良、不贪功德的;选址便定在奈何桥旁,离孟婆汤不远,既方便渡化刚断尘缘的魂灵,也能让巫族看得分明——我们要的,从来不是幽冥的权,是西方的‘道’能传至众生。”

说话间,须弥山外传来迦叶的诵经声,与两人的话音相融,让这殿内的佛光更添了几分“渡众生”的笃定。

准提望着殿外渐升的西方落日,忽然觉得,西方教的气运,或许就藏在那忘川旁的一缕莲香里。

......

昆仑山玉虚宫内。

云纹柱映着殿外漫进的天光,香炉里的檀香凝而不散。广成子垂手立在殿中,执弟子礼的姿态恭谨,语气却带着几分对“偏离正道”的沉凝:

“师尊,弟子近日听闻一事——三师叔通天圣人座下亲传弟子李念,竟应了地府平心圣人之请,接了酆都大帝之位,坐镇幽冥。”

他微微抬眼,目光落在殿中悬着的“玄门正宗”匾额上,语气添了几分郑重:

“我玄门修士向来以仙修正道为根,求的是超脱轮回、证道混元,可幽冥之地乃阴司所辖,酆都之位虽掌统御,终究是耽于权柄、困于因果的所在。

李念身为三清门下,却弃仙修正道于不顾,入了幽冥俗世,这不仅失了玄门清净之风,更让我三清颜面在洪荒众势力前落了分。”

说罢,他复又垂首,双手拢在袖中,带着请示之意补充:

“此事如今已在洪荒小范围传开,不少散修都在议论‘三清弟子竟涉幽冥权争’,弟子不敢擅自定论,还请师尊示下,看是否需提点三师叔,或是澄清我玄门正统立场。”

元始天尊目光扫过殿中侍立的广成子,声音沉得像昆仑巅的寒冰:

“你瞧瞧你三师叔!收徒不分根器,尽是些‘湿生卵化’的野修之辈——本就少了玄门正统的规矩束缚,如今倒好,连亲传弟子都敢这般无状!”

他顿了顿,语气更沉,字字都带着对玄门清誉的看重:

“为了幽冥那点权柄,放着仙修正道不修,偏要去沾地府的因果业力,生生把‘三清门下’的脸面,丢到了九幽阴司里!

这等坏我玄门清誉的行径,他身为师尊,竟置若罔闻?就眼睁睁看着弟子胡来,半分约束都没有吗?”

“师尊,那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

元始天尊目光落回广成子身上,寒气里掺着不容置喙的决断:

“你即刻往金鳌岛去,当着你三师叔的面把话挑明——玄门弟子修的是超脱轮回的大道,不是幽冥权柄的囚徒!

李念占着酆都之位,沾的是因果业力,丢的是三清万年攒下的正统名头,若他还认‘三清门下’这四个字,要么辞了那阴司之位回岛清修,要么便别再以截教亲传自居!”

他顿了顿,指节在案上轻轻一叩,语气添了几分对通天的敲打:

“也告诉你三师叔,收徒不拘根器是他的道,但‘无规矩不成方圆’——弟子坏了玄门清誉,作为师尊若还一味纵容,便是把三清的脸面往洪荒势力的唾沫里踩!

让他自己掂量,是护一个弟子的‘权欲’,还是守三清共立的‘正统’!”

广成子躬身领命,袖口因动作微微晃动:“尊法旨,这就启程往金鳌岛去。”

......

首阳山八景宫内,丹炉轻烟绕着案上摊开的《道德经》竹简,青牛卧在廊下,连呼吸都透着几分慵懒的祥和。

可这份清净,却被匆匆踏入的元始天尊搅了几分——他广袖一拂,案上的玉盏微微晃动,语气里满是对“脸面受损”的急切与沉怒:“大兄!你可知三弟近日做了何等糊涂事?”

太清圣人指尖捻着丹砂,目光仍落在丹炉的火候上,声音平和如殿外的山风:“何事让你这般动气?”

“还不是他座下的李念!”元始上前一步,扬了一下手中的浮尘,“幽冥地府初立,那李念放着玄门仙修正道不修,偏去接了酆都大帝的位置,整日困在九幽阴司里,沾的全是因果业力!

三弟非但不拦着,反倒纵容弟子这般胡来——我们三清自开天辟地共立玄门正统,求的是超脱轮回、证道混元,如今倒好,门下弟子跑去掌幽冥权柄,岂不是让洪荒诸势力看三清的笑话?

岂不是把玄门‘清净无为’的清誉,全丢到九幽泥沼里去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悬挂的“道法自然”匾额,语气里添了几分委屈与不甘:

“先前他收徒不拘根器,我便没多言语,只当是他的‘顺天’之道。

可如今弟子坏了玄门根本,他还一味纵容,这哪里是护弟子?是把我们三清几万年攒下的脸面,生生往人家唾沫里踩啊!”

太清这才抬眼,目光落在元始紧绷的眉峰上,指尖的丹砂轻轻落在丹炉里,漾开一缕淡金色的烟:

“你先坐。幽冥之事,未必是你想的那般‘逐权’。”可这话刚出口,元始便又皱紧了眉,显然还没压下对“脸面受损”的焦虑。

“大兄您就不必为他开脱了!”元始语气里满是固执的急切,目光扫过殿中清净的丹炉,似要将心头对“道统杂乱”的不满尽数说透,

“三弟座下收的本就是些‘湿生卵化’的野修——没读过玄门正统的典籍,没修过‘超脱轮回’的道心,连‘清修避业’的根本规矩都摸不透!”

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叩着案面,声音里添了几分对“声誉受损”的焦虑:

“本就难担‘玄门弟子’的名头,如今倒好,亲传弟子还跑去接了幽冥的酆都之位,把仙修正道抛在脑后,一门心思扎进权柄因果里!

这等行径,哪里是在护玄门?分明是在砸我们三清几万年攒下的‘正统’招牌,让洪荒诸势力看尽了笑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