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 第85章 后土成圣(二)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第85章 后土成圣(二)

作者:雷坡石的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3:29

后世,后土成圣时,大道功德为了护持后土微弱元神、免其消融于轮回本源,耗去大半玄黄之气重塑其元神根基;

而此刻,因她因修行《九转玄功》,元神早已在准圣后期淬炼得无比稳固——这便成了突破的绝佳基石。

刹那间,浩瀚的大道法则如奔涌天河般直入其识海,以醍醐灌顶之势包裹住元神:

先是准圣后期的壁垒应声而破,元神灵光骤然暴涨,直接跃至巅峰混元金仙之境;

未等气息平复,法则之力再催,元神内核凝练如星,一路冲破混元金仙的桎梏,直抵巅峰。

紧接着,那道横亘已久的瓶颈如琉璃般碎裂,混元大罗金仙的门槛轰然洞开——

一层时元神萦绕地道法则纹路,二层时与轮回运转同频,三层时本源之力如地脉奔涌,四层时元神已能引动六道灵气共振,混元大罗金仙十二层,已然破开四层,每一次晋升都伴随着天地间的地道法则轰鸣。

当四层境界彻底稳固,后土的元神与六道轮回的地道本源彻底交融,一道“地道圣人”的烙印自大道深处落下,印入她的元神核心。

此刻的后土,周身圣威如渊渟岳峙,既无祖巫时期的煞气,也无此前的柔和,只剩地道法则赋予的厚重与威严——

圣威漫过六道轮回,席卷洪荒四极,所过之处地脉轰鸣共振,连九天之上的天道灵光都为之敛去锋芒,整个洪荒都清晰感知到:一尊执掌轮回、统御地道的圣人,已然诞生。

......

幽冥界内,阴风敛息,六道轮回殿中更显肃穆——殿柱上缠绕的幽光缓缓流转,映得地面轮回法则的玄奥纹路愈发清晰,连空气都似凝着地道的厚重气息。

后土圣人静立于殿中高位,周身萦绕着地道法则的柔和金光,圣威虽不张扬,却让殿内凝滞的幽冥气息都随之平稳流转。

她目光落在李念身上,语气沉稳而庄重,字句间带着地道圣人的决断与期许:

“地道非只六道轮回孤悬,当有完整建制以承其责——

酆都大帝统摄全局,五方鬼帝分镇幽域,十殿阎王断善恶功过,功曹司掌文书簿册,四判官定轮回去路,再辅以阴帅巡界、鬼差勾魂、城隍安境,方算周全。”

话音稍顿,她凝视着李念,继续道:

“如今地府初立,六道虽成,却诸事繁杂,亟需能者总揽全局。

你心思缜密,且于轮回法则有独到体悟,吾意册封你为酆都大帝——

总理地府诸般事宜,司掌生死轮回之运转,平衡阴阳两界之秩序,莫要负了地道托付,亦莫要负了三界生灵的往生之盼。”

李念身形微顿,眼底先掠过一丝讶异,随即迅速敛去,双手拢于袖中,郑重拱手还礼,语气沉凝而恳切:

“娘娘垂爱,赐下如此重责,李念敢不效死?

此后必以公正为心、智慧为策,打理地府大小事宜,定不负娘娘所托,让三界魂灵皆有归处,轮回之道畅通无阻。”

话落时,他望着身前的后土,心中却泛起一丝微妙的感触:

此刻的她,早已不是往昔那位与祖巫们并肩、周身带着凛冽煞气的大地之主——褪去了祖巫的锐势,多了份地道圣人独有的悲悯与浩瀚。

那是一种与六道轮回、幽冥本源融为一体的厚重感,明明身影清晰立在殿中,却似能包容万灵的生死悲欢,这份变化萦绕在她周身,李念一时竟说不清是气息的转变,还是境界的升华,只觉陌生又敬畏。

后土见他神色笃定,唇角勾起一抹浅淡的欣慰笑意,眼底的柔和如漾开的水波。

她素手轻抬,动作缓而不滞,如拂过幽冥界的清风,刹那间,殿外那座缓缓运转的六道轮回骤然光华一闪,三道幽色流光自轮回漩涡深处窜出——

那漩涡泛着玄奥的地道纹路,深邃得似能吞噬一切光影,而两道流光却如活过来的灵蛇,蜿蜒穿梭,稳稳停在李念面前。

左侧是一幽蓝水晶质地,表面流转着细密的冰裂纹路,每一道纹路中都封存着一缕缕半透明的魂灵虚影。

当李念指尖轻触时,那些虚影便如被春风拂过的烛火般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呜咽与叹息,却又在接触到他掌心的法力时,化作温润的蓝光渗入皮肤。

其核心处嵌着一枚幽冥寒晶,其中冻结着一滴黄泉源头的冰晶,每当运转法力,冰晶便会释放出丝丝缕缕的寒气,将周围躁动的魂灵安抚得平静下来。

最奇妙的是,当李念将其佩戴在手腕时,镯身会自动浮现出幽冥鬼篆写成的《往生咒》,每一道咒文都与他的心跳同频共振,仿佛在为所有经过的魂灵超度。

右侧则是一紫黑色的玉印,表面布满了深邃的沟壑,沟壑中流淌着暗红色的冥河之血,每一道血痕都对应着地府十万八千处幽冥裂口。

印钮雕琢成三足金乌与玉兔交缠的形态,象征着阴阳交替、生死轮转。

当李念以精血祭炼时,印面突然浮现出六道轮回的投影,无数光点在其中穿梭,每一个光点都代表着三界生灵的转世轨迹。

更惊人的是,印底赫然刻着后土圣人的本命道纹,每当催动此印,道纹便会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如地道圣人亲临般镇压一切试图篡改轮回的邪祟。

李念试过以印面轻触地面,瞬间便有十殿阎王的虚影从地下升起,手持生死簿恭迎圣令,其威能之强,连幽冥血海的翻滚都为之停滞

中间则是一卷古朴的兽皮画卷,甫一展开,便有刺骨的阴风裹挟着鬼哭狼嚎扑面而来。

画卷中绘着一幅动态的幽冥地形图:

左侧是刀山火海,无数恶鬼在其中挣扎哀嚎;

右侧是忘川河,河上漂着无数载着魂灵的孤舟;

中央则是巍峨的酆都鬼城,城墙上站满了阴帅鬼差,正持械抵御着从虚空裂缝中涌出的邪祟。

最奇特的是,画卷四角分别封印着四象神兽的骸骨——青龙骨镇压东方幽冥,白虎骨镇守西方鬼域,朱雀骨焚烧不洁之物,玄武骨稳固黄泉根基。

当李念将法力注入画卷,画卷便会化作一片虚幻的幽冥战场,所有被镇鬼图笼罩的邪祟都会被吸入画卷,在四象神兽的围剿下魂飞魄散。

更玄妙的是,画卷背面还刻着《地只安镇经》的残卷,每当念诵经文,画卷便会释放出金色佛光,将被镇压的恶鬼净化为纯净的幽冥灵气。

“镇魂琢、黄泉隐、黄泉镇鬼图。”

“咦,黄泉镇鬼图后世不是说被天道钳制而只能投影吗?居然是本体赠与我了?”李念心中迟疑着。

六道轮回的漩涡忽又一凝,比此前三道法宝流光更显厚重的幽光骤然破旋而出——

这道光不似镇魂琢的清透、黄泉印的沉郁,黄泉镇鬼图的厚重,反倒如裹着万年幽冥尘埃的古玉,刚一现世,便让整个轮回殿的空气都染上了岁月的庄严。

光团中央,酆都大帝的神位若隐若现:

玄铁铸就的神位底座上,浮雕着幽冥界的山川脉络,忘川河的水纹、酆都城的宫阙在幽光中流转如生,顶端缀着一颗冥河深处采得的墨色珍珠,珠内凝着一缕地道本源,每一次明暗都与六道轮回的转动同频。

这神位似有灵识,未等李念反应,便带着不容抗拒的吸力,径直朝他的元神飞去——

没有丝毫阻滞,仿佛两者本就该融为一体,瞬间穿透识海屏障,与他的元神核心缠结在一起。

刹那间,李念只觉识海如遭潮水撞岸,无数信息以惊雷之势汹涌而入:

有地府十司的权责划分,细到阴差勾魂时需核对的“三生石契”、功曹司记录魂灵善恶的“幽冥簿册”;

有酆都大帝的专属权限,可调动五方鬼帝的兵力、启闭幽冥界的“阴阳通道”、甚至在特殊时期暂断轮回运转;更有秘而不宣的地府传承——

如何以神位之力镇压幽冥裂隙、如何借地道法则化解魂灵的戾气、如何在天道与地道的缝隙中平衡阴阳秩序。

这些记忆碎片并非杂乱堆砌,反倒如早已编好的经纬,顺着神位与元神交融的脉络,自动在他识海中铺展开来。

李念甚至来不及细品,指尖便已不自觉掐出了“酆都镇幽诀”的起手式,周身萦绕的幽冥气息与神位法则交织,连之前佩戴的镇魂琢都泛起了共鸣的蓝光,仿佛在恭迎新主的诞生。

趁李念沉浸在识海记忆碎片中,指尖无意识掐着“酆都镇幽诀”的起手式,无暇他顾时,后土已悄然转过身,素手轻垂身侧,指尖还残留着催动神位的淡淡灵光。

她望着殿外缓缓流转的六道轮回,神色平静得如幽冥界亘古不冻的寒潭,唯有眼眸深处那抹怅然,像被薄雾裹着的星子,浅淡却挥之不去——

那是想起往昔与十二祖巫并肩、在洪荒大地挥洒煞气的日子,才会泛起的柔软。

“诸位兄长,姐姐。”她的声音轻得像落在忘川河面的雪花,没有圣威裹挟,只剩几分对过往的追忆,“今日之后,这世间再无祖巫后土了。”

话音顿了顿,她抬手拂过鬓边,似要拂去什么看不见的尘埃,眼底的怅然渐渐化作与地道相融的澄澈:“从今日起,只有执掌六道轮回、护佑万灵往生的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