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 第58章 鼎沸的传灯书院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第58章 鼎沸的传灯书院

作者:雷坡石的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3:29

娲皇宫。

女娲娘娘正于静室中休息,突然心中一动,她那绝美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惊疑。人族气运地起伏波澜让她心生感应。那股和她心血相连的磅礴力量,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女娲轻蹙峨眉,莲步轻移至宫闱窗前,望向人族聚居的方向,其眼眸中光芒闪烁,似要穿透无数空间,凝视着人族气运的动荡流转。

女娲心里想着,她因抟土造人而收获圣位,人族因她而诞生,出现在洪荒大地。这其中的因果纠缠,不是一句两句才能厘清。

随着人族的繁衍,日渐兴盛,而她得到的气运也随之暴涨。气运的好处哪怕现在高居圣位,也是助益良多,这也让她了解了老师鸿钧为什么紫霄宫中布道三次,立玄门,收六徒。这都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气运。

而如今人族气运翻滚,却隐隐透着一股莫名的喜色,其中更有着一种游子归家的久违,重回母体的舒悦。

是什么让人族气运有如此大的变化?虽然这变化现在看来是好事,可没来由的不踏实,让她心中五味杂陈。

“灵珠子,”女娲娘娘转身对在外伺候的灵珠子叫道,“你去人族之地走一遭,只需仔细体悟,仔细观察。看看人族气运为什么发生如此变化。”

“谨遵娘娘法旨。”

灵珠子未曾想到,便是女娲娘娘也未曾预料,他此去,自此身染红尘,历无数劫难。这且是后话。

......

紫霄宫中。

端坐云床上的鸿钧,看似宝相庄严,古井无波,内心却是思绪万千。人族气运的陡然变化,犹如一颗巨石投入他心湖之中,泛起层层难以平息的涟漪。

这世间风云起落,千变万化,都难逃他的掌握。在他心里,对天道意志的诠释,是他独有的资格。

规矩就是他的游戏,而棋盘上棋子成长道路出现了莫名的变化,虽这会导致棋子的损伤,不过倒也促成了另外的好事。

淡然一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他此刻的心情。

洪荒众生奉为圭臬的‘大势不可改,小势可改’,原是他为诠释天道平衡、为众生定下的铁律。天道本是寻求弥合自身之缺失,追寻道之圆满,以臻平衡之境——可他口中的‘天道平衡’,实则夹杂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私活,唯有那百分之一,才是天道真正需要的大势。

这九成九的私活,看似皆围绕那仅存的一成大势衍生,循着天道追寻圆满的脉络铺展,实则早已在无形中将天道的轨迹,引向了他暗中勾勒的方向。

众生以为遵循的是天道铁律,却不知脚下的路,早已被这层层包裹的‘私意’,悄悄换了模样。

合道与融道,看似成全了天道,要知盘古斧劈混沌,开天洪荒,猎杀三千神魔,以全洪荒天地,怎是一个苟延残躯,龟缩于凶兽的残暴之下,却独独以‘救世’之名,窃取力挽洪荒众生威名之辈可比?

其中精妙算计,藏于罗睺的身死道消,写在龙凤麒麟的族灭之中,借由浩劫之名,塑造了终结者之美名,收获众生仰望的虔诚。

再次的推演着棋局的变化,对于鸿钧来说,只消轻轻的拨动棋子运动的方向,便能遂心如意——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达成?

身前的八卦推演盘,慢慢消散。紫霄宫中再次陷入寂静。

......

此时的分身李仁,祷告上苍,立下传灯书院,功德临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另类的立教。

他自任院首,下设副院首三位:一位设为常务副院首,一位主持日常教学,一位管理后勤。此外设有年级组长等等,一切都对标了后世的大学规制。

只是教学上,除了之前在念部落时所教授的凡俗的政治、经济、文化,农学,医学等等,还有新增的修行所涉及到的器、丹、法、阵和符箓。

传灯书院也因此分为外院和内院。外院以凡俗为主,内院以修行为主。虽然外院涉及初级的修行知识,但只要通过一系列通关考验,也能成就内院弟子。

虚无洞天的一个出入口,分身李仁也在此设置了一个出入口。

而念部落至传灯书院,一条后世一样的马路也正在修建。修路所用的水泥则是李念根据后世的记忆提供的‘水泥’制方,由工阁完成炼制。

其实像这样的马路,在念部落周边,乃至更远一些,都早已铺设。当然,这要归功于分身李仁主推的商业。

书院更远的一些地方,则是部落里愿意跟随迁徙过来的族人。他们沿着新修的马路两侧搭起屋舍,泥土混合着稻草糊成的墙壁,顶上覆着层层叠叠的茅草,远远望去像一片安静的村落。

男人们大多加入了修路的队伍,抡着石锤砸实路基,或是推着独轮车运送水泥;女人们则聚在屋前空地上,用分身李仁传的纺车捻线,织出的粗布既耐穿又结实,除了自家做衣裳,还能拿到传灯书院附近新设坊市换些粮食。

孩子们背着用藤条编的小筐,要么跟着大人学认路边的草药,要么跑到书院外院的墙根下,偷偷听里面传来的读书声。

这些迁徙来的族人,除了上工地挣些开销外,也开垦荒地,实现自给自足,基本脱离靠天吃饭。

分身李仁让工阁的人教他们烧制水泥砖,盖起的房子比土坯房更结实;又在村边开辟出连片的梯田,用新打的水井引水灌溉,种下的粟米产量比原来翻了一倍。

至于书院里,外院传来学子们摇头晃脑的读书声;辩论时因观点相悖导致的面红耳赤的争论不时响起;试验田边更有学子孜孜不倦地记录着试验数据。

外院的回廊下,两个穿粗布院服的少年正为‘桑麻种植该依节气还是看土壤’争得不可开交。

一个捧着《农桑要术》拍着石桌:“书上明写‘春播秋收,顺天时而动’,你偏说要看土坷垃的干湿,这不是违逆天道吗?”

另一个急得脸通红,手里攥着块刚从试验田挖的泥土:“上周暴雨冲了田,按节气种的秧苗全烂了!李院首说‘天道在己,更在脚下’,你懂什么!”

正吵着,教农学的先生背着手走过,捡起那块泥土捻了捻:“吵得好。明日带你们去看试验田的新苗——用改良过的垄沟排水,节气晚了三日,长势却比按规矩种的好。”

内院的丹房里则静得能听见药鼎咕嘟的声响。

穿青衫的学子屏息盯着炉中火候,额角渗着汗,手里的记录册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寅时三刻,离火诀催至三成,药材泛青;卯时一刻,加两钱茯苓,烟气转白……”

而旁边的师兄凑过来看,指尖点在‘烟气转白’处:“昨日我试时,这时辰加的是白术,烟气带黄。你说,是药材年份的缘故,还是火候差了一丝?”

两人对着册子比划半晌,忽然同时抬头:“找器阁铸个分火盘试试!”

最热闹的要数傍晚的广场。外院弟子抱着算筹比谁算得快,内院的则围坐一圈,用树枝在地上画符箓的纹路。有个小弟子怯生生举着张歪扭的‘引火符’:“我、我用灶膛的火星试了,它真的着了!”

立刻有高年级弟子凑过去,指着符尾的弯钩:“这里收势太急,灵气淤塞了。你看,这样圆转过来……”说着蘸了点水,在地上重画一遍,指尖划过的轨迹竟泛起细碎的光点。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传灯书院的声响从未断过。读书声、争论声、鼎沸声、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混着试验田飘来的稻花香,在天地间织成一张网——这张网里,既有凡俗烟火的温度,也有修行问道的微光,正一点点漫过洪荒的古老土地。

分身李仁看着眼前这一幕幕,这不就是本尊追求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