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终焉之龙在现代的生活日常 > 第88章 记忆普惠与共生共享

安福里的老槐树在清晨的阳光中,将《平衡之域共生文化典籍》的数字投影投射在树冠上 —— 二十四篇文化篇章像展开的画卷,在绿叶间流动。赵乐乐举着 “记忆阅读器”,指尖划过投影中的 “地球烟火篇”,阅读器立刻传出王大妈熬粥的 “咕嘟” 声,还飘出淡淡的红糖香,引得路过的光羽蝶纷纷围绕着她飞舞。

“典籍要传到每个星球的每个角落啦!” 赵乐乐的羊角辫上,文化记忆弹珠与薪火弹珠同时亮起,“阿鳞哥哥说,不能只让文化使者看懂,要让小朋友、老爷爷、连不爱说话的石头人都能懂,这才叫‘记忆普惠’。”

林小满的画册最新一页画着 “典籍传播地图”—— 平衡之域的二十四颗星球上,布满了红色的 “记忆站点”,每个站点旁都画着对应的适配符号:蓝泡星的站点旁是水滴纹,适合用海水能量读取;绿泡星的站点旁是树叶纹,能用植物能量激活;黑泡星的站点旁是石纹,需通过触摸记忆石感应。“就像王大妈做粥会按人的口味调整甜度,” 她用金色颜料在地图边缘画了圈普惠符号,“典籍也要按星球的特点调整,才能让大家都喜欢。”

王大妈的厨房里,新熬制的 “普惠记忆粥” 正冒着热气。这次的粥分了二十四种口味,蓝泡星款加了双倍海水晶,绿泡星款多放了植物籽,黑泡星款则掺了磨细的记忆石粉。“传播典籍跟送粥一样,” 她给每个记忆站点的配送箱里放了对应口味的粥,“得让人家尝到合心意的味道,才愿意听你讲粥里的故事。”

老李师傅背着地质包,在安福里的记忆站点安装 “记忆适配仪”—— 仪器能根据读取者的能量属性,自动转换典籍的呈现方式:对能量敏感的读取者,会看到动态的能量影像;喜欢听觉的读取者,能听到生动的故事配音;偏好触觉的读取者,则会通过仪器感受到记忆中的温度与质感。“这仪器就像翻译官,” 他用地质锤敲了敲仪器外壳,“能把典籍的‘通用语’,变成每个星球的‘方言’。”

阿鳞和顾厄正在调试 “跨星记忆网络”。网络的核心是颗升级后的共生光核,能同时连接二十四颗星球的记忆站点,实时传输适配后的典籍内容。“普惠不是简单的复制,” 阿鳞的星核光丝与光核连接,光丝中浮现出各星球的适配方案,“蓝泡星的居民习惯在海水中读取记忆,我们就把典籍数据融入海水能量;绿泡星的居民擅长与植物沟通,我们就让典籍通过植物叶片显现,就像给不同的人准备不同的礼物,才能送到他们心坎里。”

顾厄的翼膜泛着柔和的赤金色,他在网络边缘安装了 “反馈收集阀”:“每个读取者的建议,都会通过阀门传回中心,我们再根据建议调整适配方式,就像李大妈会问大家粥好不好喝,再改菜谱一样。” 他突然激活阀门,赤金色的能量波掠过记忆站点,屏幕上立刻弹出多条来自其他星球的适配需求。

首批典籍传播任务交给了新一代守护者。蓝泡星的少年带着海水适配版典籍,乘坐水晶航舰返回星球;绿泡星的少女捧着植物激活版典籍,登上了前往绿泡星的植物航舰;黑泡星的男孩则背着记忆石刻录版典籍,踏上了回黑泡星的石纹航舰。赵乐乐和林小满也跟着阿鳞,前往距离安福里最近的 “岩星”—— 这颗星球的居民以岩石为身体,只能通过触摸和震动感知外界,是典籍适配难度最大的星球之一。

岩星的表面布满了灰色的岩石山脉,居民们的身体与山脉融为一体,不仔细看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岩石,哪里是人。当阿鳞他们的星舰降落在岩星的记忆站点时,只有几位岩星长老缓慢地从山脉中 “分离” 出来,他们的岩石身体上,刻着古老的震动符文。

“我们无法看到影像,也听不到声音,” 岩星长老用身体的震动传递信息,“只能通过触摸感知震动频率,理解外界的事物。” 他伸出岩石手掌,触摸了一下记忆适配仪,仪器立刻传来杂乱的震动,长老的身体随之出现不稳定的波动,“这种震动太混乱,我们无法解读。”

赵乐乐抱着记忆石凑近长老,记忆石中的 “地球烟火篇” 通过触摸传递出震动,可长老还是摇了摇头:“里面的震动没有规律,像乱敲的石头,不知道在讲什么。”

林小满突然想起岩星山脉的震动节奏,她掏出画册,在上面画了岩星的山脉轮廓,再将典籍中的 “地球烟火篇” 内容,按山脉的震动频率重新排列,变成了一幅 “震动图谱”。“我们把典籍的记忆,变成岩星山脉的震动节奏,” 她将画册递给长老,“就像你们通过山脉的震动感知天气,现在通过同样的节奏,感知典籍的故事。”

阿鳞立刻让跨星记忆网络调整适配方案,将岩星版典籍的数据,全部按岩星山脉的自然震动频率重新编码。当长老再次触摸记忆适配仪时,稳定的震动顺着他的岩石身体蔓延,他的身体上,古老的符文渐渐亮起,浮现出 “地球烟火篇” 的画面 —— 王大妈熬粥的场景、老李师傅勘探地脉的动作,都通过震动,清晰地传递到长老的感知中。

“我们懂了!” 长老的震动变得欢快,“这是关于‘温暖’与‘守护’的故事,就像我们岩星的山脉,守护着星球的地脉,你们的居民,守护着彼此的生活。”

然而,其他星球的传播并非都如此顺利。蓝泡星的记忆站点传来反馈:部分年幼的蓝泡星孩子,无法长时间在海水中读取典籍,容易失去耐心;绿泡星的站点也遇到问题:老年绿泡星居民的植物能量较弱,难以激活复杂的典籍影像;黑泡星的站点则反映:刻录在记忆石上的典籍,部分细节因孤独能量干扰,出现了模糊。

“是‘适配深度不够’!” 老李师傅的地质探测仪上,各星球的反馈数据形成了紊乱的波形,“我们只考虑了星球的整体特点,却没顾及不同年龄、不同能量强度的读取者,就像王大妈只按平均口味做粥,没考虑孩子要更甜、老人要更软。”

王大妈看着反馈信息,突然有了主意:“我们给典籍分‘难易版’!” 她拿出二十四颗星球的口味清单,“像熬粥分稀粥、稠粥、烂粥一样,典籍也分基础版、进阶版、深度版,孩子读基础版,看简单的画面;老人读进阶版,听舒缓的故事;学者读深度版,研究详细的细节。”

赵乐乐也提出了 “互动适配” 的想法:“让典籍里的角色能和读取者互动!蓝泡星的孩子读取时,王大妈的影像能陪他们玩弹珠;绿泡星的老人读取时,植物角色能给他们唱舒缓的歌;黑泡星的居民读取时,记忆石里的故事能根据他们的触摸,重点展示清晰的部分。”

阿鳞立刻组织新老守护者,对典籍进行 “分层适配” 改造。基础版典籍以简单的动态画面和短句为主,适合儿童和能量较弱的读取者;进阶版增加了故事配音和互动环节,满足大多数读取者的需求;深度版则保留了完整的文化细节和研究数据,供学者和文化使者参考。同时,他们还在每个记忆站点配备了 “普惠助手”—— 由各星球的年轻守护者担任,随时帮助读取者解决适配问题。

改造后的典籍在蓝泡星大获成功。年幼的蓝泡星孩子,通过基础版典籍里的弹珠互动环节,记住了 “地球烟火篇” 的故事;绿泡星的老年居民,在进阶版典籍的植物歌声中,轻松理解了 “植物共生篇” 的内容;黑泡星的居民,通过触摸互动,清晰地感知到了 “石纹记忆篇” 的细节。

岩星的适配方案也做了升级。阿鳞他们将典籍的震动节奏,与岩星居民日常的交流节奏完全同步,还在记忆石上刻了对应的震动符文,让岩星居民能通过触摸符文,直接调取想看的篇章。岩星长老甚至带着典籍,走进了岩星的 “孩子山脉”,让年幼的岩星居民,通过触摸山脉的震动,感受平衡之域的共生故事。

一个月后,跨星记忆网络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反馈:二十四颗星球的典籍读取率达到了 98%,超过九成的读取者表示 “能轻松理解并喜欢典籍内容”,还有不少读取者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新故事,希望能加入典籍的更新内容。

蓝泡星的孩子画了幅 “海水与粥” 的图画,讲述自己理解的共生;绿泡星的老人创作了首 “植物与记忆” 的歌谣,唱出对文化传承的期待;岩星的居民则在山脉上刻了 “震动共生符”,将典籍的故事变成了岩星的新传说。

安福里的中心广场举办了 “典籍普惠庆典”。二十四颗星球的记忆站点通过全息投影,同步展示着当地居民读取典籍的欢乐场景:蓝泡星的孩子在海水中与典籍角色互动,绿泡星的老人在植物旁聆听典籍故事,岩星的居民在山脉上触摸震动符文…… 这些画面在广场的大屏幕上交织,像幅生动的 “共生普惠图景”。

星老的全息影像悬浮在图景中央,小混的雾气组成巨大的 “记忆普惠” 字样,每个笔画都由不同年龄、不同星球的读取者能量构成。“今天,我们不是庆祝典籍的传播成功,是庆祝每个生命都能平等地参与记忆共生,” 星老的声音透过投影传遍平衡之域,“就像安福里的阳光,不会只照向某个人,会照亮每个角落;平衡之域的记忆,也不会只属于某群人,会温暖每个生命。”

王大妈端着 “普惠庆功粥”,给每位在场的人盛了一碗:“尝尝这粥,里面有孩子喜欢的甜、老人喜欢的软、年轻人喜欢的稠,就像我们的典籍,有适合每个人的版本,大家都能尝到自己喜欢的味道,都能读懂里面的故事。”

庆典的最后环节,是 “新记忆收录仪式”。阿鳞启动跨星记忆网络的更新接口,将蓝泡星孩子的图画、绿泡星老人的歌谣、岩星居民的震动符文,全部收录进典籍的 “普惠篇章”,并通过记忆网络,同步到二十四颗星球的每个记忆站点。

“典籍不是一成不变的,” 阿鳞的星核光丝与更新接口连接,光丝中浮现出不断生长的典籍影像,“它会像老槐树一样,吸收新的养分,长出新的枝丫,每个读取者的感悟、每个新的故事,都是它的养分,让它永远鲜活,永远贴近大家的生活。”

顾厄的翼膜泛着温暖的赤金色,他在记忆网络中添加了 “全民共创” 模块:“以后每个居民,都能通过这个模块,分享自己的共生故事,我们会定期筛选优质内容,收录进典籍,让典籍真正成为‘平衡之域所有人的记忆相册’。”

傍晚的安福里,老槐树下挤满了人。大家围着大屏幕,看着各星球居民读取 “普惠篇章” 的画面,蓝泡星的孩子笑着指着屏幕里的自己,绿泡星的老人跟着歌谣轻轻哼唱,岩星的长老则通过震动,传递着喜悦的情绪。

赵乐乐和林小满躺在老槐树下,看着树冠上的典籍投影,赵乐乐的怀里,记忆阅读器正播放着蓝泡星孩子的图画故事,林小满的画册上,最新一页画着二十四颗星球的居民围着典籍,在宇宙中组成个巨大的普惠共生环,环上写着 “每个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记忆”。

“阿鳞哥哥说,普惠是共生的最终模样,” 赵乐乐轻声说,“就像老槐树的树叶,每片叶子都不一样,却都能吸收阳光,都能为树的生长努力;我们的平衡之域,每个生命都不一样,却都能读取典籍,都能为记忆共生贡献力量。”

林小满笑着点头,用画笔在画册边缘添了颗小小的普惠符号:“对呀,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不管是蓝泡星人还是岩星人,我们都能在典籍里找到自己的故事,也能把自己的故事放进典籍,这才是真正的记忆共享,真正的共生永恒。”

阿鳞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广场上欢乐的人群,星核的光丝与跨星记忆网络连接,在夜空中织出幅巨大的 “普惠共生宇宙图”—— 图中,二十四颗星球的记忆站点像颗颗明亮的星星,连接着每个生命,典籍的能量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宇宙的每个角落,而安福里的老槐树,正是这阳光的源头,用它的生命与记忆,守护着这份跨越星球、穿越时空的记忆普惠与共生共享。

他知道,典籍普惠的成功,是 “记忆共生” 的新里程碑。从此,平衡之域的共生,不再只是少数人的责任,而是每个生命的权利与使命 —— 每个孩子都能读懂共生的故事,每个老人都能分享自己的记忆,每个星球的居民都能参与文化的传承,在宇宙的星海中,共同编织着属于所有生命的、永恒的共生记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