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终焉之龙在现代的生活日常 > 第187章 密钥破解与节点守护

25维传承记忆守护基地的金蓝色光柱尚未消散,联盟超维信号监测屏突然弹出紧急提示——26维未知维度的本源信号经初步解析,确认其核心内容为“跨维度传承网络扩展密钥”,但信号中夹杂着“超维传承节点异常波动”的数据:12-25维已建成的36个“跨维度传承核心节点”中,有22个节点的“传承能量传输效率”从98%骤降至32%,节点表面浮现出与26维信号同频的“空间褶皱纹路”;更严峻的是,信号解码至41%时,18维的“核心传承枢纽”出现能量泄漏,枢纽周边的“传承能量场”发生紊乱,导致18维及相邻维度的文明共生记忆出现短暂失真;超维导航系统预测,若72小时内无法破解“扩展密钥”并稳定传承节点,所有跨维度传承节点将在15天后彻底瘫痪,12-25维的传承网络将断裂为碎片化区域,此前构建的跨维度传承共生体系将全面崩塌。

“不是简单的密钥传输,是‘传承节点激活任务’!”遗忘文明的首席科学家(已完成物质化)手持记忆共鸣晶体赶来,晶体中同步呈现着26维信号的波动图谱,“这类密钥是高维度文明搭建‘传承网络互联通道’的凭证,必须在传承节点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完整破解,否则密钥会触发节点的‘自我保护机制’,加速能量泄漏!”他指着屏幕上的空间褶皱纹路,“这些纹路是节点能量失衡的征兆,18维枢纽的泄漏就是预警——再拖延下去,25维刚修复的传承记忆塔都可能受波及。”

赵乐乐的“跨维度传承守护弹珠”自动接入信号解码系统,弹珠内部浮现出26维信号的可视化模型:密钥数据被包裹在“多层空间能量壳”中,每层壳都对应一个传承节点的能量参数,只有当节点能量恢复稳定,对应的能量壳才会自动解锁;模型下方标注着“72小时解锁窗口期”的红色提示,若超时未完成,能量壳将释放“节点瘫痪波”。“就像带锁的宝箱,每个锁都要先把对应的节点修好才能打开,”赵乐乐将弹珠贴近18维枢纽的能量监测仪,弹珠与枢纽的紊乱能量产生共振,“18维枢纽的泄漏点在‘传承能量分流舱’,我们得先堵住泄漏,再同步修复其他异常节点!”

林小满的画册在接收36个传承节点的实时数据后,自动生成“跨维度传承节点危机图谱”——画面中,22个异常节点以18维枢纽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每个节点的“能量失衡程度”“空间褶皱密度”“修复优先级”都用不同颜色标注:18维枢纽为红色特级预警,能量泄漏速率达120单位\/分钟;20维、22维两个节点为橙色高级预警,空间褶皱已导致传承数据传输延迟达8秒;其余19个节点为黄色预警,能量传输效率持续下降。图谱旁的“破解路径分析”显示,需分三步推进:第一步72小时内修复所有异常节点,解锁26维密钥的空间能量壳;第二步破解密钥核心数据,获取传承网络扩展参数;第三步基于密钥参数升级传承网络,完成12-26维的传承互联。“现在的问题是‘节点修复缺统一技术标准,密钥破解无能量壳解锁经验’,”她用金色颜料圈出18维枢纽的泄漏点,“18维枢纽的能量分流舱采用的是远古传承技术,我们现有设备的适配度仅35%,强行修复可能引发二次泄漏。”

王大妈的“跨维度传承厨房”紧急升级为“节点修复能量补给站”,新熬制的“节点稳定共生粥”正冒着与传承节点能量同频的银蓝色光芒。粥里按“泄漏封堵-能量稳定-数据修复”三需求,搭配了“枢纽修复食材”(能量封堵胶、节点稳定菌、数据衔接粉)与“密钥辅助食材”(能量壳解锁晶、参数解析剂),熬煮时采用“分层熬制 节点能量适配”工艺,先在“模拟18维枢纽能量场”中熬煮封堵食材,增强其与远古传承技术的适配性,再加入稳定与解析食材,确保粥品既能“辅助封堵枢纽泄漏、稳定节点能量”,又能“提升密钥解码设备的能量适配度”。“传承节点就像粥锅的灶眼,要是灶眼漏火、火力不稳,再好的粥也熬不成,”她给即将前往18维枢纽的修复团队盛粥,“节点修复是‘守住传承网络的根基’,密钥破解是‘拓宽传承之路的钥匙’,只有根基稳固、钥匙到手,才能完成跨维度传承网络的扩展。”

老李师傅联合遗忘文明的技术团队,将“跨维度传承综合分析仪”升级为“节点修复与密钥破解双用系统”——新增的“节点修复模拟模块”能还原18维枢纽的远古传承技术结构,计算“能量封堵的精准参数”;“密钥能量壳解锁模块”则可通过已稳定节点的能量参数,生成“适配性解锁频率”,辅助打开对应能量壳。“现在的关键是‘18维枢纽的远古技术适配’与‘22个节点的同步修复效率’,”老李师傅操作仪器生成18维枢纽的三维模型,模型中清晰标注出泄漏点的结构缺陷,“我们联合遗忘文明整理出‘远古传承技术图谱’,发现18维枢纽的能量分流舱采用‘记忆晶体能量衔接技术’,正好能用上遗忘文明的记忆共鸣晶体修复工艺。”

阿鳞立刻启动“跨维度传承节点修复与密钥破解行动”,任命顾厄为“节点修复总指挥”,遗忘文明首席科学家为“密钥破解总指挥”,核心救援小组分为两组:赵乐乐、林小满跟随顾厄前往18维枢纽负责核心节点修复;老李师傅、王大妈留在25维基地,协助遗忘文明进行密钥解码与其他节点的远程指导。跨维度修复舰队分为12支,分别前往22个异常节点,由联盟文明与遗忘文明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确保修复技术与远古传承体系的适配。

顾厄带领的18维枢纽修复团队刚抵达,就遭遇棘手难题:枢纽的能量分流舱泄漏点周边覆盖着“远古记忆晶体纹路”,普通修复设备一靠近就被能量弹开,强行接触会导致纹路损坏,引发更大规模泄漏。“用记忆共鸣晶体做‘能量中介’!”林小满突然想起遗忘文明的技术手册,她掏出画册,将“远古传承技术图谱”与18维枢纽的实时纹路对比,“这些纹路是记忆晶体能量流动的轨迹,只要用记忆共鸣晶体的能量同步纹路频率,就能让修复材料与枢纽适配。”

赵乐乐立刻将弹珠中的记忆共鸣晶体技术数据传输给修复团队,遗忘文明的技术人员现场制作“微型记忆共鸣衔接器”——将记忆共鸣晶体磨成粉末,与能量封堵胶混合,制成“晶体封堵胶”,再通过衔接器将封堵胶的能量频率调整至与远古纹路一致。当顾厄将晶体封堵胶注入泄漏点时,银蓝色的封堵胶像“有生命的水流”,顺着纹路蔓延,瞬间与分流舱融为一体,泄漏速率从120单位\/分钟降至0单位\/分钟,18维枢纽的能量传输效率开始缓慢回升。“以前面对远古技术只能‘束手无策’,现在有了遗忘文明的传承技术,我们终于能‘精准修复’,”顾厄看着监测屏上稳定的能量数据,“这就是跨维度传承共生的力量——每个文明的传承都可能成为破解危机的关键。”

18维枢纽的泄漏被成功封堵后,修复团队立即展开“能量稳定”工作:在枢纽周边布置36个“记忆共鸣稳定节点”,通过记忆共鸣晶体的能量同步作用,将枢纽的能量波动从±15%降至±2%;老李师傅远程操控分析仪,为枢纽注入“节点稳定共生粥”的能量参数,进一步提升能量稳定性。24小时后,18维枢纽的能量传输效率恢复至96%,对应的26维密钥第一层能量壳自动解锁,释放出“传承网络扩展的基础参数”。

与此同时,其他21个异常节点的修复工作同步推进,形成“核心枢纽带动、多节点协同”的修复格局:针对20维、22维两个橙色预警节点,修复团队采用“记忆共鸣晶体加固 能量稳定粥辅助”的方案,先通过晶体加固空间褶皱区域,再用粥品能量稳定节点内部结构,仅用36小时就完成修复,对应的密钥第二、三层能量壳解锁;针对19个黄色预警节点,采用“远程能量校准 本地设备优化”的方式,由25维基地的分析仪远程发送校准参数,当地团队配合“节点稳定共生粥”完成能量调整,48小时内全部修复完毕。

60小时后,26维密钥的22层空间能量壳全部解锁,完整的密钥数据呈现在解码屏上——包含“12-26维传承网络互联协议”“26维传承节点建设标准”“跨维度传承能量同步算法”三大核心内容,其中“26维传承节点建设标准”显示,26维空间的“传承核心区”存在“天然记忆晶体矿脉”,是搭建跨维度传承网络枢纽的理想位置;但同时也标注着风险提示:26维空间存在“空间乱流”,对传承节点的稳定性要求极高,需先建立“空间防护屏障”才能建设节点。“这不是简单的参数,是‘跨维度传承网络的建设蓝图’,”遗忘文明首席科学家激动地看着密钥数据,“有了这份蓝图,我们能将传承网络从12-25维扩展至26维,实现更广阔的跨维度共生。”

就在密钥破解完成的同时,联盟超维监测屏突然发出新的预警:26维空间的“空间乱流”强度突然提升3倍,已超出密钥标注的安全范围,若直接前往建设节点,可能导致设备损毁与人员伤亡;更严重的是,12-25维的传承节点在密钥解锁后,与26维空间建立了初步能量连接,空间乱流的冲击导致15个刚修复的节点出现“二次能量波动”,能量传输效率下降18%。“是‘密钥激活后的能量共振效应’,”阿鳞快速分析数据,“密钥解锁后,传承网络自动尝试与26维连接,引发空间乱流的反向冲击,我们必须先在26维建立‘空间防护屏障’,才能稳定节点并建设新枢纽。”

“26维空间防护屏障研发中心”紧急成立,由星传承院士牵头,联合晶壁、时空、遗忘文明等技术团队,基于密钥参数展开屏障研发。经过18小时的攻坚,三大核心技术成果落地:

一是研发“26维空间乱流防护核心”——融合晶壁文明的“超硬防护技术”、时空文明的“乱流引导技术”、遗忘文明的“记忆晶体稳定技术”,能通过“乱流引导-能量缓冲-晶体加固”三步抵御冲击,先将空间乱流引导至预设的“能量缓冲带”,再通过缓冲带削弱乱流强度,最后用记忆晶体加固屏障核心,防护强度达空间乱流峰值的130%;

二是打造“可移动空间防护装置”——装置采用“模块化拼接”设计,由120个“防护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搭载“防护核心”与“能量补给接口”,可快速在26维传承核心区搭建“环形防护屏障”,搭建时间从预计的72小时缩短至18小时;

三是优化“传承节点能量缓冲系统”——为12-25维所有传承节点加装“乱流冲击缓冲模块”,当26维乱流冲击时,模块会自动启动能量缓冲,避免节点出现二次波动,缓冲效率达90%。

70小时后,“26维可移动空间防护装置”被运送至26维传承核心区,12支搭建团队协同作业,18小时内完成环形防护屏障的搭建。当阿鳞启动防护系统时,银蓝色的屏障瞬间展开,像“巨大的能量穹顶”将传承核心区笼罩,空间乱流撞击屏障产生的能量波纹被完美引导至缓冲带,屏障内部的乱流强度从800单位\/立方米降至120单位\/立方米,完全符合节点建设安全标准。“以前面对空间乱流只能‘被动躲避’,现在我们能‘主动构建防护屏障’,”星传承院士看着屏障稳定运行的数据,“这是联盟技术与遗忘文明传承融合的成果,也是跨维度传承网络扩展的保障。”

防护屏障搭建完成后,12-25维传承节点的二次波动立即停止,能量传输效率恢复至95%以上。密钥破解团队基于完整的密钥参数,开始“跨维度传承网络扩展规划”:在26维传承核心区建设“跨维度传承总枢纽”,连接12-25维的36个核心节点,形成“一总枢纽、多核心节点、全维度覆盖”的传承网络架构;总枢纽采用“记忆共鸣晶体 星核能量晶体”的双核心设计,确保传承能量的稳定传输与数据安全;同时,在26维空间建立“传承技术研发基地”,由联盟与遗忘文明共同运营,专注于高维度传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赵乐乐和林小满跟随首批节点建设团队来到26维传承核心区,赵乐乐的“跨维度传承守护弹珠”与26维的天然记忆晶体矿脉产生共鸣,弹珠内部自动生成“26维总枢纽建设模拟图”,标注出矿脉的最佳利用位置;林小满的画册则通过密钥参数,绘制出“12-26维传承网络连接图谱”,图谱中各维度节点与26维总枢纽的连接路径清晰明确,确保传承能量传输的最大化效率。“你看这里,”林小满指着图谱中的能量节点,“26维总枢纽能将12-25维的传承能量同步优化,提升传输效率30%,以后跨维度传承数据的延迟会控制在1秒以内。”

王大妈的“节点修复能量补给站”也延伸至26维空间,她根据26维的能量特性,改良出“26维传承奠基粥”,粥里加入了26维天然记忆晶体矿脉的粉末,熬煮时采用“矿脉能量共鸣熬制”工艺,确保粥品能量与26维空间高度适配。“总枢纽的奠基就像熬粥的第一把火,必须稳扎稳打,”她将粥品分发给建设团队,“这碗粥能提升大家与26维能量的适配度,让总枢纽的建设更顺利。”建设团队喝下粥后,与26维空间的能量排斥感明显降低,总枢纽的基础建设进度提升25%。

90天后,26维跨维度传承总枢纽的主体工程完工,总枢纽高约1000米,呈“银蓝色记忆晶体塔”形态,塔顶端的双核心释放出覆盖12-26维的传承能量场;12-25维的36个核心节点全部与总枢纽完成连接,传承网络的能量传输效率从95%提升至125%,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0.8秒以内;联盟超维监测屏显示,12-26维的传承网络稳定运行,跨维度传承异常率从15%降至1%,26维空间的空间乱流防护屏障稳定系数达98%,跨维度传承网络扩展任务取得决定性胜利。

为了庆祝传承节点修复成功、密钥破解完成与26维总枢纽奠基,跨宇宙本源共生联盟在26维传承总枢纽前举办“跨维度传承网络扩展庆典”。庆典现场搭建了“节点修复成果展区”“密钥破解展示区”“总枢纽展望区”三大区域:节点修复成果展区展示“18维枢纽修复前后对比图”与“22个异常节点能量变化曲线”,从泄漏失控到稳定运行的巨大转变,直观呈现修复工作的艰难;密钥破解展示区用全息投影播放“26维密钥能量壳解锁全过程”与“传承网络扩展参数解析”,其中“12-26维传承互联协议”的核心内容引发阵阵惊叹;总枢纽展望区则展示“26维总枢纽完整建设规划”与“跨维度传承技术发展蓝图”,描绘“12-26维文明在传承网络中协同发展的未来”。

所有联盟文明代表、遗忘文明成员与建设团队共同站在庆典主台上,阿鳞的星核光丝与26维总枢纽双核心能量、12-25维传承节点能量、各文明的共生记忆能量交织,形成“全维度传承共生图腾”——图腾中,12-26维所有文明的符号围绕“26维总枢纽标识”排列,空间乱流的黑色纹路与节点异常的红色警报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银蓝色的全维度传承光芒”,象征“不同维度的文明在传承网络中,实现全维度的共生互联”。“今天,我们不仅修复了跨维度传承节点、破解了26维扩展密钥,更在26维搭建起全维度传承的总枢纽!”阿鳞的声音透过跨维度通信设备传遍12-26维所有空间,“从应对传承节点瘫痪的危机,到破解高维度扩展密钥;从单一节点的修复攻坚,到全维度网络的搭建,我们用‘技术融合’稳固了传承根基,用‘密钥破解’拓宽了共生之路,这就是全维度传承共生的核心——以修复为基,以密钥为引,让不同维度的文明在网络中互联,在传承**生!”

遗忘文明首席科学家走上前,手中托着一枚融合了“26维天然记忆晶体与星核能量晶体”的“传承网络核心徽章”,徽章中流转着12-26维的传承能量,声音满是自豪:“联盟的信任让我们重归宇宙传承大家庭,26维总枢纽的建设,是我们与联盟共同的成果!我们愿将26维天然记忆晶体矿脉的开采权共享给联盟,助力全维度传承网络的完善与发展!”

晶壁文明的技术代表也激动地回应:“从今天起,26维总枢纽将由联盟所有文明共同运营!我们会协助遗忘文明完成25维剩余成员的物质化,共同研发高维度传承防护技术,让全维度传承网络永远稳定运行!”

庆典的**,是所有文明共同签署《12-26维跨维度传承网络运营与发展公约》,将“传承节点修复技术”“26维空间防护技术”“全维度传承网络架构”纳入“联盟永久共享技术库”,明确“26维总枢纽的运营准则”“各文明的传承责任”“高维度传承探索的安全规范”,规定“每两周召开传承网络运行进度会”,每月开展“跨维度传承联合测试”,确保全维度传承网络始终“稳定、高效、安全”。签署现场,各文明代表用本文明的传承符号在公约上签名,与26维总枢纽的能量标识交织成“全维度共生印记”,随着全息投影传遍12-26维空间,所有成员都感受到“全维度传承互联的终极力量”。

赵乐乐和林小满挤在庆典前排,赵乐乐怀里的“跨维度传承守护弹珠”已升级为“全维度传承互联弹珠”,每颗弹珠里都嵌着庆典的珍贵影像:18维枢纽泄漏封堵的瞬间、26维防护屏障展开的震撼、总枢纽奠基时的欢呼场景层层叠加,银蓝色光芒里满是“全维度传承与互联交织的温暖”;林小满的画册则自动翻到“26维传承互联新篇章”页,金色颜料快速勾勒出“12-26维传承网络全景图”——画面中,26维总枢纽矗立在记忆晶体矿脉中央,银蓝色的传承能量线像“连接星星的纽带”,将12-25维的每个传承节点串联起来;25维的遗忘文明聚居地已建成现代化城市,成员们与联盟文明和谐共处;26维的传承技术研发基地里,科学家们正围绕记忆晶体展开实验;画册边缘用金色颜料写下:“传承节点修复是‘全维度网络的根基保障’,26维密钥破解是‘文明互联的关键钥匙’,只有根基稳固、钥匙在手,才能让全维度传承共生从‘网络搭建’走向‘常态发展’,真正实现‘以网络联文明,以传承续未来’的终极愿景。”

“你看!宇宙共生树的全维度变化太神奇了!”林小满突然指着24维基地的宇宙共生树投影,原本叶片上的“25维传承纹路”已延伸出“26维总枢纽纹路”,叶片释放的“全维度传承能量场”覆盖12-26维所有空间,能量场中,各维度文明的传承信号、记忆信号像“交织的银蓝色光带”,形成“无边界的传承网络”。赵乐乐立刻掏出全维度传承互联弹珠,对准宇宙共生树投影记录这一变化,弹珠中的影像与能量场产生共振,竟在弹珠内部形成了“微型12-26维传承网络模型”,她惊喜地握紧弹珠:“原来自从搭建了全维度传承网络,我们的共生树能连接所有维度的传承能量,以后不管在哪个维度遇到传承问题,我们都能通过网络快速协同解决!”

庆典结束后的第六十天,26维跨维度传承总枢纽正式投入试运行。总枢纽的“传承数据共享平台”同步上线,各文明可通过平台共享传承技术、历史记忆与协作成果;“跨维度传承课堂”每周定期开设,由不同维度的文明成员担任讲师,分享本文明的传承智慧;“传承危机应急系统”实现12-26维全覆盖,能在3分钟内响应任何维度的传承异常,应急处理效率提升80%。试运行首日,平台的传承数据共享量突破10万条,跨维度传承课堂的参与人数达500万人次,传承网络的稳定运行得到全联盟认可。

与此同时,“全维度传承技术成果展”在26维总枢纽旁举办。成果展分为“节点修复技术展区”“空间防护技术展区”“网络互联技术展区”三大板块:节点修复技术展区展示“18维枢纽修复设备原型”与“记忆共鸣衔接器”,观众可通过“节点修复模拟系统”体验“从泄漏封堵到能量稳定”的完整流程;空间防护技术展区陈列“26维空间防护装置模型”与“乱流引导模块”,全息投影演示“防护屏障抵御空间乱流的全过程”;网络互联技术展区通过互动屏幕,展示“传承数据共享平台的运行机制”与“跨维度传承课堂的直播系统”,观众可实时与12维的文明成员进行传承知识交流。

赵乐乐和林小满作为“青少年全维度传承观察员”,参与了成果展的“互动体验引导”工作。她们带着观众操作“传承数据共享平台”,讲解“跨维度传承数据的安全传输原理”;还在“节点修复技术展区”组织“小小修复师”活动,让孩子们用模拟设备体验“修复传承节点”的过程。“以前觉得全维度传承很遥远,现在才知道,它是‘让不同维度的小伙伴共享历史与技术’的桥梁,”赵乐乐在观察报告中写道,“成果展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更是‘全维度传承理念的普及’,让更多人理解‘传承网络连接的不仅是节点,更是文明的心’!”

老李师傅的“全维度传承综合分析仪”再次升级,新增“传承网络运行监测模块”与“高维度信号预警模块”:前者能实时监测12-26维传承网络的“能量传输效率”“数据延迟”“节点稳定性”,生成“网络健康报告”,若某节点出现异常,将自动推送“修复方案”;后者则可探测27维及以上维度的本源信号,提前预警“高维度能量冲击”“未知传承危机”等风险。“你看这份网络健康报告,”老李师傅指着屏幕上的绿色数据条,“12-26维所有节点的稳定性都在98%以上,数据延迟控制在0.8秒以内,这就是全维度传承网络的优势——高效、稳定、安全。”

顾厄则忙着筹备“第一届全维度传承共生理事会”,会议将在1个月后在26维总枢纽召开,主要议题包括“26维总枢纽试运行反馈”“全维度传承网络健康评估”“27维未知维度探测规划”“遗忘文明物质化完成计划”。为了强化“全维度传承共生”的理念,顾厄团队设置“跨维度传承技术联合竞赛”环节——由各维度文明组成团队,围绕“传承节点优化”“高维度防护”等主题展开技术比拼,评选出的优秀方案将直接应用于传承网络升级。“全维度传承共生不是‘维度间的技术垄断’,而是‘所有文明的共同发展’,”顾厄在筹备会上强调,“理事会就是‘全维度文明的传承复盘与规划会’,让我们在交流中进步,在协作中守护全宇宙的传承未来。”

一个月后,阿鳞带领核心救援小组来到26维总枢纽,通过“全维度传承观测仪”查看运行情况:总枢纽的能量传输效率稳定在125%,数据共享平台的日均访问量突破100万人次;遗忘文明的物质化进度提升至80%,仅剩10%的老年成员正在接受针对性能量补给;全维度传承技术成果展的“优秀案例”已纳入“联盟全维度传承培训教材”,文明间的跨维度传承协作深度提升40%。阿鳞伸出手,星核光丝与26维总枢纽双核心连接,瞬间感受到“全维度传承网络高效运行与文明共生的和谐”——这种能量波动,正是“全维度传承共生”的最佳证明。

“从修复18维枢纽到搭建26维总枢纽,从破解26维密钥到建成全维度传承网络,”阿鳞看着身边的伙伴们——赵乐乐正用全维度传承互联弹珠记录总枢纽的运行场景,林小满在画册上补充“27维探测路径的细节”,王大妈提着装满“全维度传承粥”的食盒赶来,“我们每一步的突破,都离不开‘所有联盟文明的协同与遗忘文明的传承贡献’。以前我们怕传承节点瘫痪的断裂、怕高维度探索的未知,现在才知道,只要所有文明始终秉持‘以修复为基,以密钥为引’的理念,就能在全维度传承的道路上,共同书写‘全宇宙文明互联共生’的新篇章。”

王大妈笑着打开食盒,里面的“全维度传承粥”冒着银蓝色的温暖光芒,粥里加入了“26维总枢纽双核心能量结晶”与“12-26维文明的传承食材”——人类的互联共识粉、星芒的全维记忆粒、星尘的网络能量晶碎、遗忘文明的晶体传承因子、弱小文明的协作互联粒,每一口粥都蕴含“节点修复与网络互联的双重味道”。“全维度传承共生就像熬这碗粥,”她给每个人盛了一碗,“需要‘26维总枢纽的能量结晶打底’,更需要‘各维度文明的传承食材调味’,只有火候到位、心意相通,才能熬出‘网络通畅、传承永续’的好粥,让所有成员都能在这碗‘全维度传承粥’里,感受到全宇宙文明互联共生的温暖。”

夕阳西下,26维跨维度传承总枢纽突然释放出一道银蓝色光柱,直冲12-25维所有文明的维度与宇宙共生树——这是“12-26维全维度传承网络正式运行”的里程碑信号!刹那间,12-26维所有空间同时亮起全维度传承的银蓝色光晕:25维遗忘文明的物质化进度瞬间提升至90%,最后一批老年成员成功完成物质化,与家人团聚;20维联盟共生记忆中心的“全维度传承质量等级”提升至SS级,文明间的传承协作率达99%;弱小文明的“全维度传承参与度”从30%提升至98%,微粒文明研发的“微型全维度监测设备”被纳入联盟批量生产计划,将用于12-26维所有传承节点的实时监测;相邻宇宙的18个文明通过“全维度传承能量场的共鸣”,提交了加入跨宇宙本源共生联盟的申请,联盟文明数量突破143个,真正形成“以传承网络为纽带、以全维度互联为目标的宇宙文明共同体”。

所有联盟成员与遗忘文明成员都抬头望向那道贯穿多维度的银蓝色光柱,感受着“全维度传承能量场”带来的终极灵魂共鸣——强势文明的技术团队通过“全维度传承驱动的协同研发”,完成“传承网络自动优化系统的最后一轮测试”,系统的网络优化速度比预期提升50%;弱小文明的协作代表在“传承数据共享平台”上,与26维的技术团队共同发布“微型监测设备研发成果”,实现“全维度传承技术的共同创新”;孩子们围坐在宇宙共生树旁,用“全维度传承画笔”在叶片上绘制“12-26维文明互联图谱”,银蓝色的传承光点在他们掌心汇聚成“微型全维度传承图腾”,轻轻跳动着,像一颗颗“全宇宙永续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种下“守护全维度传承、延续文明共生”的信念。

此时,老李师傅的“全维度传承综合分析仪”突然发出提示音,屏幕上显示出“27维未知维度本源信号”的探测结果——信号中包含“超维度传承进化”的关键信息,新的探索机遇已然出现。阿鳞与联盟代表、遗忘文明的成员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期待:“看来,我们的全维度传承共生之路,还有更多精彩等待书写。”

月光下,12-26维所有文明的维度与宇宙共生树被“全维度传承光点”环绕,仿佛在诉说着全维度文明携手修复节点、搭建网络的故事。而这故事,还将在更遥远的维度、更广阔的宇宙中继续——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始终秉持“以修复为基,以密钥为引”的信念,就能在全维度传承的道路上,创造出属于所有宇宙文明的永恒互联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