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终焉之龙在现代的生活日常 > 第153章 熵减调控与生态协同

安福里的清晨,宇宙共生树的琉璃叶片虽仍泛着 “跨维度协同” 的橙紫色光芒,却在叶片边缘出现了 “能量无序消散的细微裂痕”—— 全宇宙共生探索监测网的 “跨维度生态屏” 突然亮起红色预警:全宇宙共同体启动 “11 维探测计划” 仅 10 天,11 维空间的 “维度熵值” 就从 “稳定阈值 80” 飙升至 “危险值 150”,熵增引发的 “能量无序风暴” 已摧毁 2 台 11 维预备探测器;更严峻的是,跨维度生态协同中,7 维、8 维、9 维、10 维空间的 “生态参数差异” 引发 “连锁反应”:7 维共振植被因 8 维空间 “能量渗透” 疯狂生长,9 维能量采集区的 “生态平衡指数” 骤降 40%,12 个文明的 “生态保护方案” 因维度差异无法统一,屏幕上的 “11 维探测安全率” 仅为 22%,“跨维度生态协同率” 仅为 28%,像一个刚实现协同的大家庭突然面临 “家园熵增崩塌” 与 “生态管理失控” 的双重绝境,若无法化解,11 维空间将因熵增彻底 “能量无序化”,跨维度生态链可能断裂,全宇宙共生的终极永续愿景将化为泡影。

赵乐乐背着装满 “跨维度生态弹珠” 的背包,每颗弹珠里都嵌着危机现场的影像:11 维空间中,能量无序风暴像 “扭曲的黑色漩涡”,探测器在风暴中被撕裂成金属碎片;7 维晶蓝谷的共振植被疯长成 “密不透风的绿墙”,下方的暗息菌因缺乏光照大量死亡;弹珠中的影像与红色预警共振时,泛着既绝望又带着终极守护决心的红紫色光芒。她冲进全宇宙共生 11 维熵减与生态协同中心,羊角辫上的共鸣弹珠与屏幕预警同步颤动,声音带着对跨维度生态的守护执念:“我们好不容易走到跨维度协同,不能让熵增毁了 11 维、生态乱了全宇宙!要是 11 维废了、生态链断了,所有文明都会失去家园,我们必须调控熵增、协同生态!”

林小满的画册最新一页自动展开,金色颜料画出 “11 维熵增与生态协同图谱”—— 画面中,“11 维熵减线” 与 “跨维度生态线” 像两条被无序能量与生态乱流缠绕的光带:11 维熵减线的 “危机卡点” 源于 “11 维空间的‘维度能量密度’是 10 维的 4 倍”,且 “熵增速率随探测活动加剧”,现有技术无法 “反向调控熵值”;生态协同线的 “断层卡点” 则因 “4 个维度的‘生态核心参数差异达 70%’”——7 维需 “共振能量稳定”,8 维需 “相位平衡”,9 维需 “能量采集限额”,10 维需 “镜像干扰防护”,12 个文明的保护方案各执一词,无法形成统一行动;图谱旁的 “危机影响分析” 显示,若 25 天内无法调控 11 维熵值,11 维空间将在 45 天后彻底熵增崩溃,能量无序风暴可能波及 10 维空间;若 20 天内无法协同跨维度生态,7 维共振植被将在 1 个月内覆盖整个星域,引发 “维度生态窒息”。“不是我们不想守护,” 她用金色颜料圈出两大危机的核心症结,“是‘11 维熵减技术’没突破,‘跨维度生态协同体系’没建立,就像面对大火没灭火器、管理花园没统一规划,自然会失控,我们需要‘11 维熵减调控技术’与‘跨维度生态统一协同机制’,才能守住家园、护好生态。”

王大妈的厨房里,新熬制的 “跨维度生态粥” 正冒着兼顾熵减与协同的红紫色光芒。粥里按 “11 维 - 生态” 双需求,搭配了 “11 维熵减食材”(熵值调控菌、能量有序剂)与 “生态协同食材”(多维度参数调和粉、生态统一稳定剂),熬煮时特意用 “熵减调控熬煮 生态分层协同” 的方式,先让熵减食材在 “模拟 11 维熵增场” 中释放有序能量,降低熵值,再按 “维度生态需求” 分层加入协同食材,确保粥品既能 “辅助调控 11 维熵增”,又能 “模拟跨维度生态协同逻辑”。“跨维度生态就像熬这粥,” 她给每位中心成员盛了碗粥,“11 维熵减是‘守住跨维度的命根’,生态协同是‘护好全宇宙的家园’,只有命根守住、家园护好,全宇宙共生才能终极永续,不然再强的协同也会归零。”

老李师傅背着升级后的地质包,在中心搭建 “11 维熵减与生态协同综合分析仪”—— 仪器能模拟 11 维空间的 “熵增过程”,计算 “熵减调控的技术参数”,生成 “11 维熵减方案”;还能整合 4 个维度的 “生态核心参数”,设计 “跨维度生态统一协同规则”,比如为 11 维探测研发 “熵减调控装置”,为生态协同制定 “维度生态优先级与统一标准”。“现在的问题是‘技术控不住熵增、规则协不了生态’,” 他用地质锤敲了敲分析仪外壳,屏幕上弹出 11 维熵增曲线与 4 个维度的生态参数对比图,“我们用‘10 维以下的能量稳定技术’应对‘11 维熵增’,用‘单一维度生态标准’要求‘4 个差异维度’,就像用扇子灭火、用一种肥料种所有植物,根本没用,我们需要让技术‘能控熵增’、规则‘能统生态’,才能化解危机。”

阿鳞和顾厄立刻召集全宇宙共同体 12 个文明代表、11 维物理学家、跨维度生态专家,召开 “11 维熵减与生态协同化解会议”。11 维探测项目负责人、星核文明的星 11 院士,通过全息投影展示熵增危机数据:“我们分析探测器残留能量发现,11 维空间的‘熵增源于能量分子的‘无序碰撞频率’过高’,现有设备的‘能量有序化效率’仅为 15%,远低于调控需求的 80%;更严重的是,探测活动会‘刺激能量分子碰撞’,每发射 1 台探测器,熵值就会上升 10 点,陷入‘探测 - 熵增 - 更危险’的恶性循环。”

跨维度生态项目负责人、星禾文明的禾生态院士也面色惨白:“7 维共振植被因 8 维相位能量渗透,生长速度已达正常的 3 倍,若不控制,15 天后将堵塞‘跨维度能量通道’;9 维能量采集区因 10 维镜像能量干扰,能量体出现‘无序逸散’,生态平衡指数从 90% 降至 50%;12 个文明提出的 24 种生态方案,因‘维度适配性’差异,仅有 3 种能覆盖 2 个以上维度,协同率极低。”

风语文明代表风鸣的透明羽翼泛着颤抖的波动:“我们的跨维度通信能监测熵增风暴,但无法传递‘有序能量’;石肤文明的高硬度材料能抵御风暴冲击,却挡不住熵值上升,再这样下去,11 维探测就是‘自杀式行动’!”

水脉文明代表 “水澜” 的液态躯体泛着焦虑的涟漪:“7 维的水脉生态已因共振植被疯长出现‘水体缺氧’,我们的净化技术只能缓解,无法解决根源的‘能量渗透’问题,跨维度生态不协同,单个维度的努力都是徒劳!”

会议现场,“熵增绝境 生态失控” 的双重压力,让原本因跨维度协同而振奋的氛围变得死寂。有人提议 “彻底放弃 11 维探测,集中力量保护现有维度生态”,却不甘心放弃高维探索的终极目标;有人主张 “冒险推进 11 维探测,同时尝试生态协同”,又怕引发全维度熵增崩溃,讨论陷入了第十二卷最致命的僵局。

“我们需要建‘11 维熵减与跨维度生态双守护体系’!” 赵乐乐突然开口,她掏出跨维度生态弹珠,注入 11 维熵增数据与 4 个维度生态参数,弹珠投射出 “双守护体系模拟图”:体系分为 “11 维熵减调控中心”“跨维度生态统一协同中心”“技术 - 生态联动中心”“全维度应急响应中心” 四大模块 —— 熵减调控中心研发 “11 维熵减技术与抗风暴设备”;生态协同中心制定 “跨维度生态统一标准与优先级规则”;联动中心确保 “11 维探测的熵减措施与生态协同同步推进”;应急响应中心实时监测全维度熵值与生态变化,一旦出现危机立即启动预案。

“还要加入‘全文明技术共创与生态权责共担’机制!” 林小满掏出画册,在模拟图旁补充细节,“让 12 个文明根据技术优势分工研发熵减设备,比如风语文明负责‘熵增监测通信’,石肤文明负责‘设备抗风暴外壳’,晶体文明负责‘能量有序化调控’;生态协同则按‘维度生态重要性’划分权责,7 维、9 维作为‘核心生态区’,由联盟、晶体文明、水脉文明共同守护,确保技术与生态‘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就像‘全文明一起守护家园’,只有这样才能扛过绝境。”

会议最终决定,由阿鳞担任双守护体系总指挥,顾厄负责协调熵减研发与生态协同团队,赵乐乐和林小满协助优化技术参数、制定生态规则,在 25 天内控制 11 维熵增,20 天内实现跨维度生态协同。

“11 维熵减调控中心” 率先展开攻坚。星 11 院士带领 11 维物理学家团队,联合 12 个文明的技术专家,在 “11 维熵减与生态协同综合分析仪” 的支持下,取得三大突破性成果:一是晶体文明利用 “共振能量调控技术”,研发出 “11 维能量有序化核心”—— 通过特定共振频率,将 11 维能量分子的 “无序碰撞频率” 从 “100 次 \/ 秒” 降至 “20 次 \/ 秒”,熵值调控效率提升至 85%;二是石肤文明与联盟合作,打造 “抗熵增风暴探测器”—— 探测器外壳采用 “超硬度抗风暴材料”,内部加装 “熵减调控核心”,既能抵御风暴冲击,又能实时降低周围熵值;三是风语文明优化 “跨维度熵增监测网络”,能提前 36 小时预警熵增风暴的 “形成位置” 与 “强度等级”,为探测与撤离留出时间。

20 天后,“抗熵增风暴探测器” 成功发射并进入 11 维空间:探测器的熵减核心启动后,周围 10 公里范围内的熵值从 150 降至 90,能量无序风暴强度减弱 60%;探测器传回首组 11 维空间 “有序能量影像”—— 画面中,11 维空间存在 “螺旋状的有序能量体”,熵值稳定在 85(安全阈值内),且未发现文明信号,是 “全宇宙共生的终极能量储备库”;更令人振奋的是,熵增监测网络成功预警 3 次小型风暴,探测器均安全规避。“以前我们面对 11 维熵增像‘面对无法阻挡的洪水’,” 星 11 院士看着屏幕上的有序能量影像,激动得声音发颤,“现在有了全文明的技术共创,我们终于能‘驯服熵增、利用 11 维能量’,这就是全文明团结的终极力量!”11 维探测安全率从 22% 飙升至 90%,高维探索迈出终极一步。

“跨维度生态统一协同中心” 的行动则充满了 “全维度协调的智慧”。禾生态院士带领跨维度生态专家,联合 12 个文明的生态代表,制定 “跨维度生态统一协同方案”:

生态标准统一:整合 4 个维度的核心生态参数,确定 “跨维度生态基础阈值”——7 维共振植被覆盖率≤60%、8 维相位能量渗透≤5%、9 维能量采集限额≤500 单位 \/ 天、10 维镜像干扰≤10%,所有维度需按阈值调整生态措施;

权责分工明确:按 “维度生态特性” 划分守护权责 —— 联盟 晶体文明负责 “7 维共振植被调控” 与 “11 维熵增生态监测”,风语文明 水脉文明负责 “8 维相位平衡” 与 “全维度水体生态”,石肤文明 岩核文明负责 “9 维能量采集区保护” 与 “10 维镜像干扰防护”,确保每个维度都有专属守护团队;

动态协同机制:建立 “跨维度生态实时监测网”,4 个维度的生态数据同步传输至协同中心,若某维度参数超标,其他维度的守护团队可 “跨维度支援”,比如 7 维植被超标时,9 维团队可调配 “能量吸收设备” 协助调控。

15 天后,“跨维度生态统一协同方案” 全面落地:7 维共振植被通过 “能量吸收设备” 与 “共振频率调节”,覆盖率从 85% 降至 55%;8 维相位能量渗透在风语文明的 “相位稳定装置” 调控下,从 12% 降至 4%;9 维能量采集区的生态平衡指数回升至 88%;10 维镜像干扰被岩核文明的 “抗镜像材料” 控制在 8%,跨维度生态协同率从 28% 提升至 92%,全维度生态链恢复稳定。“以前我们守护生态像‘各管各的小花园’,” 水脉文明代表水澜看着监测网同步的生态数据,“现在有了统一标准与跨维度支援,全宇宙的生态变成了‘一个大花园’,这就是生态协同的终极意义!”

随着 11 维熵增控制与跨维度生态协同的实现,全宇宙共同体启动 “11 维开拓与全维度生态永续计划”:在 11 维探索层面,组建 “全文明联合探测队”,利用抗熵增探测器开展 “11 维有序能量测绘”,计划 6 个月内建立 “11 维能量储备基地”,为全维度生态提供 “清洁有序的超级能源”;在生态永续层面,将 “跨维度生态统一协同方案” 写入《全宇宙共生终极公约》,设立 “跨维度生态守护基金”,每年投入

单位能量用于生态维护与技术升级;同时,启动 “全维度生态教育计划”,向所有文明普及 “跨维度生态共生理念”,确保每个文明都成为 “生态守护者”。计划启动当天,跨维度生态屏的 “11 维探测安全率” 提升至 98%,“跨维度生态协同率” 达到 96%,红色预警正式解除,全宇宙共生迈入 “终极永续” 阶段。

为了庆祝 11 维熵减成功与跨维度生态协同实现,全宇宙文明在宇宙共生树旁举办 “全宇宙共生终极庆典”,邀请 11 维探测队、生态守护团队、12 个文明代表共同参会。庆典现场搭建了 “11 维熵减成果展区”“跨维度生态协同展区”“终极永续展望区” 三大区域:熵减展区展示抗熵增风暴探测器模型与 11 维有序能量影像,观众可通过 “熵增模拟装置” 感受 “调控前的混乱” 与 “调控后的有序”;生态展区用全息投影展示 4 个维度的生态修复对比画面,标注各文明的守护权责;展望区则展示 “11 维能量储备基地” 设计图与 “全维度生态永续规划”,描绘 “全宇宙文明共享有序能量、共护生态家园” 的终极愿景。

12 个文明的代表共同站在庆典主台上,晶体文明的晶核长老、联盟的阿鳞、风语文明的风鸣、石肤文明的石坚…… 每个人的能量信号都与宇宙共生树的光芒、11 维空间的有序能量交织,形成 “全宇宙共生终极图腾”。“今天,我们不仅驯服了 11 维熵增,实现了跨维度生态协同,更让‘全宇宙共生终极永续’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阿鳞的声音透过全息投影传遍全宇宙,星核光丝连接着 12 个文明的能量、4 个维度的生态网络、11 维的有序能量体,“从 7 维探索到 11 维开拓,从文明冲突到全维度协同,我们用‘团结’破解了所有危机,用‘共生’守护了共同家园,这就是全宇宙文明的终极答案 —— 只有命运与共、生态协同,才能让文明在宇宙长河中永续传承!”

晶体文明的晶核长老接着说:“11 维的有序能量是‘全宇宙的终极宝藏’,跨维度生态协同是‘守护宝藏的钥匙’,以后我们会一起用能量滋养生态,用生态守护文明,让全宇宙共生永远没有终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