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76章 —订单来临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276章 —订单来临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后台的空气里还飘着衣料的余温,混杂着淡淡的丝线香、发胶的定型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槟气息。刚刚结束的服装秀如同一场盛大的梦境,聚光灯熄灭不过半个钟头,t台上的喧嚣与掌声似乎还在耳膜边轻轻回响,那些缀满针脚与心血的华服,此刻正被小心翼翼地收纳进防尘袋里,等待着被送回各自的工作室。

苏曼卿坐在一张临时拼凑的化妆镜前,指尖还残留着苏绣特有的丝线触感。她今天穿了一件月白色的真丝旗袍,领口和袖口用极细的劈线绣了几枝疏梅,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痕迹,唯有在灯光下转动肩头时,那些梅枝才会随着衣料的褶皱,透出几分灵动的光影。她刚卸下脸上的妆容,眼角的细纹在卸妆水的滋润下显得柔和了些,拿起一旁的保温杯抿了一口温水,目光落在镜子里那个略显疲惫却依旧神采奕奕的自己身上,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这次的服装秀,她带来的两件苏绣礼服无疑是全场的焦点之一。一件是正红色的抹胸长裙,裙摆上用盘金绣和打籽绣结合的技法,绣出了百鸟朝凤的纹样,金线在灯光下流光溢彩,每一只飞鸟的羽毛都层次分明,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飞出裙摆;另一件是烟灰色的拖地礼服,采用虚实结合的乱针绣,绣出了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致,远看如雾似纱,近看才发现每一缕烟雨都由数十种灰度不同的丝线叠加而成,细腻得能让人感受到雨丝落在皮肤上的微凉。这两件作品,耗费了她近半年的心血,从画稿、选线到刺绣,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如今能在这样高规格的秀场上亮相,并且得到业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曼卿老师,您喝口水。”顾星晚端着一杯刚泡好的花茶走过来,轻轻放在苏曼卿手边的化妆台上。她今天穿了一件浅粉色的连衣裙,头发简单地挽成一个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秀的眉眼。顾星晚是苏曼卿的弟子,跟着她学苏绣已经有八年了,不仅传承了苏曼卿精湛的技艺,更难得的是,她身上有着年轻人特有的灵气与创新精神,这次服装秀上那两件苏绣礼服的里衬设计,就是她提出的改良方案,既保留了传统苏绣的韵味,又增加了现代服装的舒适度。

苏曼卿点点头,拿起花茶喝了一口,清甜的花香在舌尖散开,驱散了些许疲惫。“星晚,今天表现得不错,后台的衔接都很顺畅,没有出什么纰漏。”她看着自己的弟子,眼神里满是欣慰。顾星晚不仅手艺好,做事也愈发沉稳周到,已经能独当一面了。

顾星晚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是老师您教得好,而且有石阿婆她们帮忙,我才能这么顺利。”她说着,目光转向不远处的石阿婆。

石阿婆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块苗绣半成品,借着化妆镜旁的灯光,仔细地挑着线。她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头发花白,梳成一个简单的发髻,用一根木簪固定着。身上穿的是自己绣的苗家服饰,靛蓝色的土布上,绣着鲜艳的花鸟鱼虫纹样,色彩浓烈而不失和谐,针法粗犷中带着细腻,充满了原生态的生命力。石阿婆是苗绣的传承人,这次受服装秀主办方的邀请,带来了几件融合了苗绣元素的礼服,那些大胆的色彩搭配和独特的图腾纹样,在秀场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听到顾星晚提到自己,石阿婆抬起头,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笑得十分慈祥:“姑娘太客气了,都是应该做的。你们苏绣精细,我们苗绣粗旷,能在一个秀场上展示,是缘分呐。”她的声音带着些许苗乡的口音,语速不快,却透着一股朴实的真诚。

石阿婆一辈子都在和苗绣打交道,十几岁就跟着母亲学绣花,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那是常年握针留下的痕迹。在她看来,刺绣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苗家人的根,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念想。这次能来大城市参加这样的服装秀,她一开始还有些忐忑,担心自己的苗绣不被城里人喜欢,没想到秀结束后,有好几个年轻人围着她问苗绣的技法,还有人想拜师学艺,这让她心里又高兴又欣慰。

“阿婆说得对,都是缘分。”苏曼卿笑着附和道,“苏绣讲究的是‘平、齐、细、密、匀、顺、和、光’,追求的是雅致细腻;苗绣则重在色彩的碰撞和图腾的寓意,充满了生命力,各有各的韵味,能放在一起展示,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咱们中国传统刺绣的多样性。”

顾星晚点点头,深有感触地说:“是啊,现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刺绣了解得太少了,能通过这样的服装秀,让更多人看到苏绣、苗绣的美,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她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苏曼卿老师的作品时,就被那种细腻精致的美深深吸引了,从那以后,就下定决心要学好苏绣,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几个人正聊得投机,后台的工作人员来来往往,忙着收拾道具、整理服装,偶尔有人过来和她们打个招呼,称赞她们今天的作品惊艳。不远处,几个服装设计师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声音不大,却隐约能传到她们耳边。

“……你听说了吗?好像有一家大公司,今天来看了秀,点名要订几件礼服当迎宾服装。”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设计师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

“哦?哪家公司啊?这么大手笔?”另一个女设计师好奇地问道。

“具体名字我还不太清楚,好像是做高端商务的,规模不小。我刚才听主办方的人在聊,说他们对今天秀场上的几件刺绣礼服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那几件苏绣和苗绣的,说是既有中国特色,又够档次,用来当迎宾服装,既能彰显公司的文化品位,又能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男设计师压低了声音,似乎怕被别人听到。

“真的假的?那可太好了!能被这样的大公司看中,也是对咱们设计的认可啊。”女设计师的声音里透着几分兴奋。

“应该是真的,听说他们已经让主办方帮忙联系设计师了,估计过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

这些话断断续续地飘过来,苏曼卿、顾星晚和石阿婆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讶和意外。

“他们说的……是咱们的刺绣礼服?”顾星晚最先反应过来,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她刚才听得很清楚,那个男设计师提到了苏绣和苗绣。

苏曼卿的心里也泛起了一丝波澜,她端着水杯的手顿了顿,若有所思地说:“听起来像是。没想到会有公司想把刺绣礼服当成迎宾服装,倒是挺有想法的。”

迎宾服装,顾名思义,是用来迎接客人的,通常要求大方得体、有辨识度,还要符合公司的整体形象。一般来说,大多数公司会选择西装、套裙这类比较正式的服装,像这样选择刺绣礼服的,确实不多见。

石阿婆放下手里的针线,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迎宾服装?就是用来迎接客人的衣服吗?用咱们绣的礼服来做迎宾服,会不会太隆重了?”在她的认知里,这样精致的刺绣礼服,应该是在重要场合穿的,比如婚礼、庆典,用来当迎宾服装,确实有些超出她的想象。

“阿婆,现在很多高端公司都很注重文化品位,用刺绣礼服当迎宾服装,既能体现中国特色,又显得高端大气,反而能突出公司的与众不同。”顾星晚耐心地解释道,“而且咱们的刺绣礼服,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用这样的衣服来迎接客人,也能让客人感受到被重视。”

石阿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要是真能这样,那咱们的苗绣,就能被更多人看到了。”对她来说,只要能让苗绣被更多人了解、喜欢,无论是用来做什么,她都开心。

苏曼卿的心里则多了几分考量。如果真的有公司要订她们的刺绣礼服当迎宾服装,那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礼服的实用性。秀场上的礼服,为了追求视觉效果,有时候会在设计上牺牲一些舒适度,比如繁复的裙摆、紧身的剪裁,这些都不适合长时间穿着迎宾。而且,迎宾服装需要批量制作,虽然苏绣和苗绣讲究的是手工制作,但如果数量太多,仅凭她们几个人,恐怕很难按时完成,这就需要考虑是否要培养更多的绣娘,或者在某些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良。

“不过,他们还没具体联系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家公司,想要多少件,有什么具体的要求。”苏曼卿冷静地分析道,“现在也只是听别人随口聊起,还不能确定。”

顾星晚点点头,心里却抑制不住地有些期待:“不管怎么样,能被公司看中,就是对咱们手艺的肯定。要是真的能合作,也是一个把传统刺绣推广出去的好机会。”她一直希望,苏绣不仅仅能出现在秀场上、博物馆里,还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被更多人使用和喜爱。

就在这时,服装秀的主办方负责人张姐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笑容:“曼卿老师,石阿婆,星晚,你们还没走啊?今天真是辛苦你们了,你们的作品太受欢迎了,好多嘉宾都在问呢。”

张姐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穿着干练的职业装,说话办事都很爽快。这次的服装秀,她花了很多心思筹备,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她比谁都开心。

“张姐,刚忙完,正准备歇会儿就走。”苏曼卿笑着说道,“今天也多亏了你们主办方的周密安排,一切都很顺利。”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张姐摆了摆手,然后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说道,“对了,有件事想跟你们说一下,刚才有一家公司的代表找到我,说是看中了你们的刺绣礼服,想订一批当迎宾服装。”

听到张姐亲口证实,苏曼卿、顾星晚和石阿婆都有些激动,刚才的猜测果然是真的。

“张姐,是什么公司啊?他们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顾星晚迫不及待地问道。

张姐笑了笑:“是一家叫‘恒远集团’的公司,你们听说过吗?他们主要做高端商务咨询和酒店运营,在全国有好几家分公司,实力很强。”

恒远集团?苏曼卿和顾星晚对视了一眼,都有些印象。这确实是一家规模很大的公司,在业内口碑很好,没想到竟然是他们看中了自己的刺绣礼服。

“他们的代表说,很喜欢你们苏绣的雅致和苗绣的特色,想订二十件左右,一半苏绣,一半苗绣,要求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一下设计,让衣服更适合长时间穿着迎宾,比如简化一下裙摆,调整一下领口的设计。”张姐详细地说道,“他们还说,愿意出高价,只要能保证质量和工期。”

二十件?这个数量超出了苏曼卿的预期。虽然不算特别多,但对于纯手工制作的刺绣礼服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张姐,他们要求什么时候交货?”苏曼卿问道,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他们希望能在三个月内交货,因为他们下个月有一家新的高端酒店要开业,想赶在开业前把迎宾服装准备好。”张姐说道,“曼卿老师,我知道这个时间可能有点紧,而且二十件手工刺绣礼服,工作量确实很大,但这对你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恒远集团的影响力很大,他们的酒店和商务场合经常有很多名人雅士出入,你们的刺绣礼服要是能在那里亮相,肯定能提升知名度,以后的订单肯定会源源不断。”

张姐说得没错,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恒远集团的高端酒店,客流量大,而且都是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文化品位的人,通过他们的迎宾服装,苏绣和苗绣就能被更多有影响力的人看到,这对传统刺绣的推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石阿婆听到“二十件苗绣礼服”,心里有些犯嘀咕。她所在的苗寨,虽然有不少绣娘,但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真正能熟练掌握苗绣核心技法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要在三个月内做出十件苗绣礼服,难度确实不小。

“张姐,二十件是不是太多了?我们苗寨的绣娘不多,三个月怕是做不完啊。”石阿婆有些为难地说道。

张姐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她笑着说道:“石阿婆,这个你不用担心。恒远集团说了,只要你们能保证刺绣的质量和风格,他们可以接受部分环节由你们培训的绣娘来完成,或者你们可以和其他的刺绣工作室合作,他们只看最终的成品效果。”

苏曼卿也在心里盘算着。她的工作室里,有十几个常年合作的绣娘,加上她和顾星晚,做十件苏绣礼服,三个月的时间,只要合理安排,应该是可以完成的。但关键在于,要保证每一件礼服的质量都和秀场上的一样,不能因为批量制作而降低标准。

“张姐,他们对礼服的面料、丝线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吗?”苏曼卿问道,这些细节也很重要。

“面料方面,他们希望用真丝或者桑蚕丝,保证质感;丝线的话,让你们推荐最好的,他们不介意成本。”张姐说道,“而且他们表示,愿意先支付一部分定金,签订合同后就打过来,这样你们也能有资金去采购原材料,招聘或者培训更多的绣娘。”

恒远集团的诚意,从这些条件里就能看出来。不仅不压价,还愿意先付定金,提供各种便利,这样的合作对象,确实很难得。

顾星晚的心里已经充满了期待,她看着苏曼卿,眼神里满是渴望:“老师,我们答应吧?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既能推广苏绣,又能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刺绣,而且还能为工作室和苗寨带来收入,一举多得啊。”

苏曼卿没有立刻回答,她需要再仔细考虑一下。批量制作刺绣礼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每件作品的独特性和工艺水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