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60章 —故人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260章 —故人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星光晚会结束后的第十天,顾星晚的生活终于从那场璀璨而又略带虚幻的梦境中,缓缓沉淀下来,回归到了日常的宁静与专注。

那一夜,仿佛将她过往二十多年的努力与才华,尽数浓缩在聚光灯下的短短十几分钟里。苏曼卿老师为她举办的那场“星光”主题个人首秀,是她作为苏绣传承人的成人礼,也是她艺术生涯的加冕仪式。媒体的赞誉、业界的惊叹、观众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将她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她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徒,一跃成为苏绣界最受瞩目的新星。

然而,喧嚣过后,生活依旧是那台吱呀作响的老绣架,和一屋子沉静的丝线。

第十天的午后,阳光正好,透过窗棂,在工作室的地板上切割出明亮的光斑。空气中弥漫着丝线特有的、混合着蚕蛹气息的微香。顾星晚正俯身在绣架前,专注地绣着一幅名为《寂静的海》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她对那场星光晚会的回应。晚会上,她展示的《星河》绚烂夺目,是向外的绽放;而这幅《寂静的海》,则是向内的求索。她试图用千变万化的蓝色丝线,去捕捉大海在风暴平息后的那种深邃、包容与内在的力量。针起针落,每一次下针都小心翼翼,每一次劈丝都凝神静气。对她而言,刺绣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修行。

就在这时,一阵突兀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工作室的宁静。

顾星晚微微蹙眉,从绣架旁的小几上拿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着一串陌生的号码,归属地是北京。

她犹豫了一下。最近,这样的电话接了不少。有媒体的深度采访邀约,有拍卖行的合作意向,甚至还有一些商业品牌希望她能为其产品进行“艺术赋能”。起初,她还带着几分新奇与兴奋,但渐渐地,这些纷至沓来的请求让她感到一丝疲惫。它们像无数双无形的手,试图将她从绣架前拉开,推向一个她尚不熟悉的、喧嚣的世界。

她看了一眼手中的绣花针,针尖上还挂着一缕极细的、近乎银灰色的丝线,那是她刚刚劈出的,准备用来表现海浪深处最幽暗的反光。她不想被打扰。

铃声执着地响着,仿佛不接通就誓不罢休。

顾星晚轻叹一声,划开了接听键,声音里带着一丝刚从专注中抽离的慵懒:“您好,哪位?”

电话那头没有立刻传来声音,只有一阵轻微的电流声,和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来自遥远时空的沉寂。

“喂?”顾星晚又问了一句,心中生出一丝疑惑。

过了大约三四秒,一个低沉而苍老的声音终于响起,语速很慢,吐字清晰,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仿佛每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请问……是顾星晚小姐吗?”

“我是。请问您是?”

“我是……一个故人。”老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一个……与苏绣,与‘墨韵’有关的故人。”

“墨韵”两个字一出,顾星晚的心猛地一跳。

这两个字,对她而言,意义非凡。“墨韵”是苏曼卿老师的成名作,一幅以水墨山水为蓝本的苏绣巨作。它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与苏绣的精湛技艺完美融合,是苏绣艺术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但同时,它也是苏曼卿老师心中永远的痛。因为这幅作品,在三十年前的一次国际巡展中,失窃了。

从顾星晚拜师学艺的那天起,就时常听苏老师提起“墨韵”。老师会一边指点她的针法,一边陷入沉思,喃喃自语:“‘墨韵’的那片远山,我用了整整一百二十种不同深浅的灰色丝线……它的云雾,是用了‘虚实乱针’,要的就是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空灵……”

对顾星晚来说,“墨韵”更像一个传说,一个存在于老师记忆中的、完美无瑕的艺术幻影。她从未见过原作,只见过几张模糊的黑白照片。而现在,一个自称“故人”的老人,在电话里,将这个尘封了三十年的名字,重新提起。

“您……您是谁?您怎么会知道‘墨韵’?”顾星晚的声音不自觉地变得紧张起来,她握紧了手机,指节微微发白。

“我叫沈知言。”老人缓缓地报出了自己的名字,“三十年前,我是‘墨韵’那次欧洲巡展的策展人之一。”

沈知言。

顾星晚在脑海中飞速搜索着这个名字。她记得老师曾提过,当年的策展团队里,有一位年轻有为的艺术史学者,对东方艺术有着极高的鉴赏力,也是他极力推荐,才让“墨韵”在那次展览中获得了主展厅的核心位置。只是后来,“墨韵”失窃,这位年轻的策展人引咎辞职,从此销声匿迹,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原来,他就是沈知言。

“沈老先生……”顾星晚的呼吸有些急促,“您……您找我有什么事?”

电话那头再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顾星晚甚至能听到老人粗重的喘息声,仿佛这个电话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良久,沈知言才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加沙哑:“星晚小姐,我知道,我这个电话很唐突。我也知道,我没有任何立场来打扰你和苏老师平静的生活。但是……我时间不多了。”

“我患上了重病,医生说,我剩下的日子,用手指都能数得过来。”他平静地陈述着这个残酷的事实,听不出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尘埃落定后的释然,“在我生命的最后阶段,我只想完成一件事。一件……我亏欠了三十年的事。”

顾星晚的心沉了下去。她预感到,接下来他要说的,将是一段沉重的过往。

“三十年前,‘墨韵’失窃,我作为策展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沈知言的声音里充满了悔恨,“是我,为了追求展览的轰动效应,坚持采用了开放式的展柜,安保措施也存在漏洞。是我,害苏老师失去了她一生最得意的作品。这件事,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三十年,日日夜夜,从未安宁。”

“这三十年来,我放弃了一切。我离开了我热爱的艺术圈,走遍了世界各地,只为了一件事——寻找‘墨韵’。”

顾星晚屏住了呼吸,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寻找“墨韵”?这个念头,苏老师在最初的几年里或许有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化为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而眼前这个男人,竟然为此付出了整整三十年的光阴。

“皇天不负有心人。”沈知言的声音里,终于透出了一丝微弱的光,“大约半年前,我在瑞士日内瓦的一位私人收藏家手中,看到了它。”

轰!

顾星晚只觉得脑中一声巨响,仿佛有无数道闪电劈过。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它……它还在?”她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在。”沈知言肯定地回答,“它被那位收藏家视若珍宝,藏于密室,从未对外示人。我花了半年的时间,用尽了我所有的积蓄,甚至变卖了我的所有收藏,才终于说服了他,将‘墨韵’转让给我。”

“为什么……为什么是转让给您?”顾星晚不解地问,“您应该直接联系我老师,或者联系警方。”

“不。”沈知言的声音变得异常坚定,“第一,那位收藏家是通过合法的拍卖渠道购得‘墨韵’的,他本身并非窃贼。如果报警,只会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国际官司,结果难料,甚至可能对‘墨韵’本身造成伤害。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想亲手……把它还给苏老师。这是我欠她的。我要用我自己的方式,来弥补我犯下的过错。”

“我找到了‘墨韵’,但我不敢直接联系苏老师。”沈知言的声音里流露出深深的愧疚,“我怕她见到我,只会勾起她痛苦的回忆。我是她痛苦的根源之一。我没有那个脸面,再出现在她面前。”

“所以,我关注了你,星晚小姐。”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关注了你的星光晚会,看了你所有的报道和采访。我看到了苏老师在台下看着你时,那种骄傲、欣慰的眼神。我知道,你是她最得意的弟子,是她艺术生命的延续。你是她的希望。”

“我想,请你……代替我,去完成这个最后的心愿。”

顾星晚的心脏狂跳不止,她感觉自己的手心全是汗。这个电话,信息量太大,太震撼,太不可思议了。它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电影,而她,就是那个被突然拉入剧情中心的主角。

“沈老先生,您……您说的是真的吗?‘墨韵’真的在您手上?”她需要再次确认,这不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

“是真的。”沈知言似乎料到了她的怀疑,他缓缓说道,“为了证明我的诚意,我会把‘墨韵’的照片发给你。你是苏老师的弟子,你一定能认出它。”

“另外,我想请你帮我做一件事。”沈知言的语气变得恳切起来,“‘墨韵’在海外漂泊了三十年,虽然被妥善保管,但毕竟年深日久,加上旅途劳顿,它的装裱,还有部分丝线,可能需要一些专业的修复。我知道,苏老师是这方面的权威,但我……我不能去见她。所以,我想请你,以你个人的名义,向苏老师请教修复‘墨韵’的方法。”

“您的意思是……暂时不告诉老师真相?”

“是的。”沈知言叹了口气,“我想给她一个惊喜。一个……迟到了三十年的惊喜。星晚小姐,我把我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这件事,只有你能帮我。”

电话挂断了。

顾星晚握着手机,呆立在原地,久久无法动弹。窗外的阳光依旧温暖,但她却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蔓延至四肢百骸。

几分钟后,她的手机“叮”地一声,收到了一封邮件。

她颤抖着手点开。

邮件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张图片。

那是一幅绣品的特写。画面上,是几座巍峨的远山,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针法细密到了极致,无数根不同灰度的丝线交织在一起,竟然真的绣出了水墨画中那种“墨分五色”的层次感和晕染效果。特别是山巅的那一抹留白,仿佛是清晨的第一缕微光,空灵而又充满了生命力。

顾星晚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她见过无数次老师对着那几张黑白照片出神的样子,也听老师描述过无数次“墨韵”的神韵。但没有任何描述,能比得上亲眼看到这张照片的万分之一震撼。

这就是“墨韵”。这就是传说中的“墨韵”。

它比她想象中的任何样子,都要美,都要震撼。它不仅仅是一幅绣品,它是有灵魂的。那灵魂里,有苏曼卿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有她对艺术的无限热爱,也有那段被尘封的、充满了遗憾的岁月。

顾星晚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她放下手中的绣针,在小小的工作室里来回踱步。她的脑海里,无数的念头在疯狂地碰撞。

告诉老师吗?不,沈老先生说得对,这太突然了,老师的心脏能承受住吗?三十年的思念与伤痛,在一瞬间被治愈,这种情感的剧烈波动,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不告诉老师吗?那她该如何开口,去请教修复一幅她从未见过的作品?这太不合常理了。

顾星晚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她感觉自己被推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十字路口,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到两个她最尊敬的人。

她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苏老师亲手种下的桂花树。如今已是深秋,桂花早已谢了,但那份香气,仿佛还萦绕在空气里。

她想起了苏曼卿老师。老师对她,亦师亦母。她教她刺绣,教她做人,将自己一生所学倾囊相授。那场星光晚会,更是老师给她的、最厚重的礼物。

她又想起了电话那头的沈知言。一个用三十年时间来弥补一个过错的人,他的内心,该是何等的煎熬与执着。

顾星晚深吸一口气,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她决定了。

她要帮沈知言。她要亲手,将这件传奇的艺术品,完完整整地,带回它真正的主人身边。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苏曼卿的电话。

“喂,老师。”她的声音,经过了刻意的调整,听起来尽量平稳。

“星晚啊,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又遇到什么难题了?”电话那头,苏曼卿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温和。

“老师,我……我最近在构思一幅新的作品。”顾星晚一边说,一边在脑海里飞速编织着一个合理的借口,“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绣一幅大型的水墨山水。我查了很多资料,看到了一些国外博物馆收藏的、早期的苏绣山水作品。其中有一幅,针法非常奇特,我看不太懂,想向您请教一下。”

“哦?还有你看不懂的针法?”苏曼卿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发过来我看看。”

“好的老师。”顾星晚应道,“不过……那幅作品的照片有些模糊,而且据说……它在海外漂泊多年,装裱和丝线都有些损坏。我想请教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进行修复?比如,如何配色,如何找到匹配的丝线,如何在不破坏原作的前提下进行加固……”

她小心翼翼地,将沈知言的问题,包装成了自己的学术探讨。

电话那头,苏曼卿沉默了。

顾星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过了好一会儿,苏曼卿的声音才再次传来,带着一丝异样的、深沉的感慨:“星晚,你问的这个问题……很专业。也很棘手。”

“修复古绣,尤其是名家名作,是一件比创作更难的事。它要求修复者不仅要有顶尖的技艺,更要有对原作作者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心。你不能把自己的风格加进去,你要做的,是成为原作作者的‘手’,去延续她未完成的生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