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21章 —与众不同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221章 —与众不同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织光于纱:双面江南的婚纱畅想

双面江南艺术中心的工作室里,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巨大的落地窗,在水磨石地面上投下菱形的光斑。顾星晚正弯腰整理着案头的丝绸样本,指尖拂过一匹烟灰色乔其纱时,纱料上细碎的珍珠绣片随着动作轻轻颤动,像落了一层揉碎的月光。工作室的另一端,几个设计师围在长桌旁,有人用马克笔在硫酸纸上勾勒着秋冬系列的廓形,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着墙角加湿器喷出的水雾声,成了这间屋子最常有的背景音。

“娜迪莎,你上次带回来的那个肯尼亚蜡染布,我试着和真丝拼接了一下,你看这个纹理会不会太跳?”负责面料研发的林薇举起手里的样布,蓝紫色的蜡染花纹像蜿蜒的河流,与米白色真丝碰撞出奇妙的异域感。娜迪莎刚从茶水间端着咖啡回来,闻言快步走过去,她穿着一条靛蓝色的蜡染长裙,裙摆上手工缝制的彩色珠片随着步伐轻轻摇晃,发尾卷曲的发丝里还别着一枚小小的木质发卡——那是她去年回内罗毕时,邻居家的小女孩送她的礼物。

“不会,这个撞色刚好能突出蜡染的张力。”娜迪莎接过样布,指尖轻轻摩挲着布料的纹路,她的声音带着非洲姑娘特有的爽朗,“我妈妈说,蜡染的颜色就该像草原上的晚霞,要敢和其他颜色‘说话’才好看。”顾星晚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她放下手里的丝绸走过来,视线落在样布上:“我倒觉得,可以在拼接处加一圈细窄的银线绣,既能中和撞色的锐利,又能让整体看起来更精致些,毕竟我们下一季的主题是‘融合’。”

几人围着样布讨论起来,有人提议调整蜡染的图案比例,有人建议搭配同色系的腰带,气氛热烈得像一锅刚煮开的甜汤。娜迪莎喝了一口热咖啡,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工作室墙上挂着的设计草图——那是上个月大家一起去苏州园林采风时,顾星晚随手画的亭台楼阁,水墨风格的线条旁,还零星标注着“月洞门轮廓”“漏窗纹样”的字样。不知怎的,她突然想起去年参加表姐婚礼时的场景,表姐穿着一身洁白的婚纱,站在撒满玫瑰花瓣的红毯上,阳光落在婚纱的裙摆上,层层叠叠的纱料像云朵一样柔软。

“要不要设计婚纱系列的服装?”

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突然投进了热闹的讨论里。工作室瞬间安静下来,连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都变得清晰起来。林薇手里的马克笔停在半空中,笔尖的墨汁在硫酸纸上晕开一小团深色的印记;负责版型的老周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原本皱着的眉头一下舒展开,又很快拧了起来;顾星晚也愣住了,她看着娜迪莎明亮的眼睛,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丝绸样本,纱料的冰凉触感让她瞬间清醒了几分。

“娜迪莎,你怎么突然想到这个?”老周先开了口,他从事服装设计三十多年,从早年的工装设计到后来的高级定制,几乎什么品类都接触过,唯独婚纱,他只在年轻时帮朋友的女儿改过一次裙摆,“咱们工作室一直做的是日常装和礼服,婚纱这行水可深了,而且现在市面上的婚纱要么千篇一律的蓬裙,要么就是极简的缎面,想做出新意太难了。”

林薇也点点头,她放下马克笔,拿起桌上的手机翻出几张婚纱图片:“你看,这是上个月米兰婚纱周的款式,不是大拖尾就是高定刺绣,咱们要是做婚纱,总不能跟着别人的脚印走吧?要设计婚纱类的服装,必须得设计的与众不同才能有市场呀。”她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几分担忧,毕竟工作室的规模不算大,贸然涉足不熟悉的领域,风险实在太高。

娜迪莎却没觉得这是个难题,她把咖啡杯放在桌上,双手撑着桌面,眼睛亮晶晶的:“正因为市面上的婚纱都差不多,我们才有机遇啊!你们想想,每个女孩都想在婚礼上穿独一无二的婚纱,可现在她们能选的,不是复制粘贴的款式,就是价格高到离谱的高定,咱们要是能做出既有特色,又让普通女孩买得起的婚纱,肯定能受欢迎。”

顾星晚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新鲜的空气带着草木的清香涌进来,让她混乱的思绪清晰了些。她想起自己刚入行时,曾在一家婚纱店做过兼职,每天看着新娘们在试衣间里来回踱步,对着镜子叹气——有人觉得蓬裙太臃肿,有人嫌缎面太老气,还有人因为预算不够,只能放弃喜欢的款式,选择打折的样品。那时她就想,要是能设计出让每个女孩都满意的婚纱就好了,可后来忙着做日常装,这个念头渐渐被搁置了。

“娜迪莎说的有道理,”顾星晚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咱们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融合’,从去年的民族风系列到今年的蜡染合作款,不都是因为把不同文化的元素结合起来,才做出了特色吗?婚纱也一样,咱们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白色和蓬裙,把江南的苏绣、非洲的蜡染、甚至其他地方的传统工艺都加进去,做出有故事的婚纱。”

老周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苏绣加婚纱倒是个新思路,我记得前几年去苏州,看到过一位老绣娘绣的玉兰,花瓣上的纹路细得像头发丝,要是能把那种绣活用到婚纱上,肯定好看。”林薇也来了兴致,她拿起一张空白的硫酸纸,马克笔在纸上快速勾勒起来:“那蜡染呢?咱们可以用浅色系的蜡染布做婚纱的衬里,外面再罩一层薄纱,走动的时候能看到里面的花纹,像藏了一片小草原似的。”

娜迪莎听着大家的讨论,兴奋地拍了下手:“对!我还可以让我妈妈帮忙,从内罗毕寄一些手工珠片和兽牙饰品过来,那些珠片都是当地妇女用传统方法做的,颜色特别亮,用来做婚纱的装饰肯定很特别。”她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掏出手机,翻出家里的照片给大家看——照片里,她的妈妈正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彩色的线串珠片,院子的石桌上,还摆着好几串已经做好的珠链,红的、黄的、蓝的,像一串一串的小太阳。

顾星晚看着照片里温暖的场景,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她走到长桌旁,拿起一支铅笔,在硫酸纸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婚纱轮廓:“咱们可以做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叫‘江南月’,用苏绣绣上玉兰、荷花这些江南特有的花卉,面料以真丝和乔其纱为主,突出温婉的感觉;第二个系列叫‘草原风’,用蜡染布和手工珠片,版型可以做得更宽松些,像草原上的风一样自由;第三个系列叫‘山海盟’,把两种风格结合起来,比如上半身用苏绣,下半身用蜡染裙摆,象征不同文化的相遇和融合。”

“这个名字好!‘山海盟’,既有画面感,又贴合婚礼的主题。”林薇忍不住赞叹,她在顾星晚画的轮廓旁,添上了几片苏绣荷花的草图,“而且每个系列都有自己的故事,顾客买婚纱的时候,还能听到背后的文化故事,这样就更有意义了。”老周也点头附和:“版型方面,咱们可以做可调节的设计,比如裙摆的长度可以根据身高调整,腰间加隐形的松紧带,这样能适应更多身材的顾客,也能降低生产成本。”

几人越聊越投入,不知不觉间,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金色的光芒把工作室里的布料都染成了暖黄色。娜迪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裙摆上的珠片发出清脆的响声:“我现在就给我妈妈发消息,让她准备珠片和蜡染布,咱们争取下个月就能出第一批样品。”顾星晚看着她活力满满的样子,又看了看桌上画满草图的硫酸纸,心里突然充满了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穿着这些婚纱的女孩们,站在婚礼的舞台上,眼里闪着幸福的光芒,而这些婚纱背后的故事,正通过她们的笑容,传递给更多的人。

林薇突然想起什么,拿起手机看了看日期:“对了,下个月上海有个婚纱展,咱们要是能把样品做出来,正好可以去参展,说不定能接到订单呢。”老周笑着说:“那咱们可得抓紧时间,我明天就去苏州找老绣娘,谈谈合作的事;林薇你负责面料的采购,顾星晚你继续完善设计图,娜迪莎你跟进珠片和蜡染布的运输,咱们分工明确,争取一次就成功。”

顾星晚点点头,她拿起桌上的丝绸样本,阳光透过纱料,在她的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想起刚才林薇说的“必须与众不同才能有市场”,其实所谓的与众不同,从来不是刻意追求新奇,而是把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融入到设计里。就像江南的苏绣里藏着千年的文化,非洲的蜡染里带着草原的热情,这些有温度的元素,才能让婚纱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段故事,一份回忆。

工作室里的讨论还在继续,有人在讨论珠片的颜色搭配,有人在研究苏绣的针法,还有人在计算面料的用量。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的光芒透过窗户照进来,和桌上的台灯交相辉映,把每个人的脸庞都映得格外明亮。娜迪莎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觉得,这间小小的工作室里,不仅在孕育着新的婚纱系列,更在孕育着一个关于梦想和融合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织光于纱:双面江南的婚纱畅想(续)

顾星晚把最后一张“江南月”系列的设计图钉在展示板上时,窗外的梧桐叶已经被秋风染成了浅金色。展示板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图纸、面料样本和色彩方案,从最初潦草的铅笔轮廓,到如今标注着“苏绣玉兰纹样位置”“真丝乔其纱克重”的精细手稿,每一张都浸着工作室几个人近一个月的心血。

“星晚,苏州那边老绣娘传消息来了,第一批玉兰绣片明天就能寄到。”老周拿着手机走进来,脸上带着难掩的笑意,“我特意让她们多绣了几片备选的,有含苞的,有半开的,到时候咱们可以根据婚纱版型挑最合适的。”他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叠照片,照片里的老绣娘戴着老花镜,指尖捏着细如发丝的绣线,绷架上的玉兰花瓣已经有了朦胧的轮廓,淡粉色的丝线层层叠叠,像真的沾着晨露。

顾星晚接过照片,指尖轻轻拂过纸面,仿佛能摸到绣线的细腻质感。“太好了,这样‘江南月’系列的样品就能先开工了。”她转头看向角落里堆着的面料箱,“林薇,蜡染布的水洗测试做的怎么样了?我怕浅色蜡染遇水会掉色,影响婚纱的质感。”

林薇正蹲在地上整理珠片,闻言直起身,手里还攥着一把五颜六色的小珠子——那是娜迪莎妈妈从内罗毕寄来的手工珠片,每一颗都带着细微的手工打磨痕迹,比机器生产的多了几分温度。“放心吧,我用冷水、温水都试过了,还模拟了出汗的情况,颜色特别牢,一点都没掉。”她拿起一块浅蓝色的蜡染布递过去,“你看,洗完之后纹理反而更柔和了,像草原上被雨水打湿的花田,特别有感觉。”

顾星晚接过蜡染布,凑近闻了闻,还能闻到淡淡的草木染特有的清香。她把布铺在工作台上,和一旁的白色乔其纱叠在一起,两种面料一柔一刚,一素一艳,却意外地和谐。“娜迪莎呢?早上还说要给咱们演示怎么串珠片,怎么这会儿不见人了?”

“在茶水间呢,跟她妈妈视频呢,说是想问问传统珠链的编法。”林薇笑着指了指茶水间的方向,“你没瞧见,她这几天跟珠片较上劲了,吃饭的时候都在手里攥着线练打结,说要让‘草原风’系列的珠饰看起来更有非洲味道。”

顾星晚顺着她指的方向走去,刚走到茶水间门口,就听见娜迪莎带着笑意的声音:“妈妈,你说的那个‘太阳纹’珠链,是不是要把红色和黄色的珠子间隔着串?对,我记下来了,等串好了拍给你看……”她推开门,看见娜迪莎坐在小凳子上,手机架在桌上,屏幕里的非洲妇人正拿着串好的珠链比划,娜迪莎手里则攥着线和珠子,笔记本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珠链图案。

“聊什么呢,这么热闹?”顾星晚走过去,顺手给她续了杯热奶茶。娜迪莎抬头看见她,眼睛一下子亮了:“星晚,你来得正好!我妈妈说,她们部落里新娘戴的珠链,都是要串上‘幸运珠’的,就是这种带小坑的珠子。”她指着一颗深棕色的珠子,“我妈妈说,每个小坑都代表一个祝福,戴在身上能让新人一辈子幸福。我想把这种珠子加到‘草原风’婚纱的腰带里,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好啊。”顾星晚看着那颗不起眼的深棕色珠子,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这样一来,每件婚纱都带着两个地方的祝福,既有江南的温婉,又有非洲的热情,才是真正的‘山海盟’。”

娜迪莎笑着点点头,又对着手机跟妈妈说了几句,才挂了视频。“对了,我妈妈还说,等咱们的婚纱系列做成了,她要在部落里帮咱们宣传,说要让非洲的姑娘也看看,江南的苏绣有多美。”她把珠片和线放进盒子里,“咱们现在就去串珠链吧?争取今天把‘草原风’婚纱的腰带雏形做出来。”

两人刚走到工作台旁,林薇就拿着一卷银线跑了过来:“星晚,你之前说要在‘山海盟’系列的拼接处加银线绣,我找了好几家供应商,终于找到这种细银线了,你看行不行?”她说着,抽出一根银线,在灯光下轻轻晃动,银线泛着柔和的光泽,不刺眼,却足够亮眼。

顾星晚接过银线,用指尖捻了捻,质感细腻又有韧性。“就是它了!”她拿起一件半成品的“山海盟”婚纱上身——上半身已经绣好了半朵苏绣荷花,淡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下半身则是浅蓝色的蜡染裙摆,“咱们把银线绣在荷花的花茎上,再沿着拼接处绣一圈细窄的波浪纹,既能衔接上下两部分,又像把江南的水和草原的风连在了一起。”

老周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尺子和粉笔:“我刚才量了一下模特的尺寸,咱们可以把‘江南月’系列的裙摆做得再长一点,走起来的时候能拖出轻微的弧度,像月亮在地上洒下的光。还有‘草原风’的领口,我想做成V领,再用珠片串成细带,既能显脖子长,又能突出珠饰的特色。”

几个人围在工作台旁,一边讨论一边动手,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经落到了西边的屋顶上,橘红色的光芒透过窗户,把工作室里的婚纱半成品染成了温暖的颜色。娜迪莎正专注地串着珠链,线在她指尖灵活地穿梭,一颗颗珠子很快连成了带着“太阳纹”的链条;林薇拿着绣花针,银线在她手里像有了生命,沿着蜡染布的边缘绣出细密的波浪纹;老周则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修剪着真丝裙摆,每一刀都精准得恰到好处;顾星晚坐在一旁,手里拿着针线,把苏绣玉兰绣片缝在婚纱的肩头,淡粉色的花瓣落在白色的真丝上,像突然绽放的春天。

“叮铃铃——”墙上的挂钟突然响了起来,已经晚上八点了。娜迪莎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才发现窗外已经漆黑一片,只有工作室的灯光亮得像个小太阳。“呀,都这么晚了?我还以为才六点多呢。”她伸了个懒腰,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珠片盒,珠子滚落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像撒了一地的小星星。

林薇笑着弯腰去捡:“可不是嘛,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不过你看,‘草原风’的腰带差不多快串好了,‘江南月’的肩头绣片也缝上了,再赶两天,说不定能提前完成样品。”她捡起一颗红色的珠片,对着灯光看了看,“你妈妈做的珠片是真好看,颜色亮,还特别有质感,比我之前买的机器珠片强多了。”

老周也放下剪刀,喝了口凉掉的茶:“明天绣片一到,咱们就把‘江南月’的裙摆缝好,再调整一下版型。我估计下周三之前,三个系列的样品都能做完,赶上海婚纱展完全没问题。”

顾星晚看着桌上渐渐成型的婚纱半成品,心里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从最初娜迪莎那句突然的提议,到现在样品一步步落地,中间有过担心面料不合适的焦虑,有过纠结纹样位置的犹豫,可每当看到绣片绣好、珠链串成,那些不安就都变成了期待。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秋风带着夜晚的凉意涌进来,吹起了工作台上的一张设计图,图纸上的“山海盟”婚纱在灯光下,仿佛有了生命。

“对了,咱们要不要给每个系列的婚纱起个小名字?”娜迪莎突然提议,“比如‘江南月’系列,最主要的纹样是玉兰,就叫‘玉兰序’怎么样?‘草原风’系列用了很多珠片,像星星落在裙摆上,叫‘星落裙’好不好?”

“这个主意好!”林薇立刻附和,“那‘山海盟’系列,既有苏绣又有蜡染,像两个地方的风景相遇,叫‘山海遇’怎么样?既有咱们之前定的‘山海盟’的意境,又多了几分浪漫的感觉。”

老周点点头:“不错,‘玉兰序’‘星落裙’‘山海遇’,听着就有画面感,到时候展会上介绍的时候,顾客也更容易记住。”

顾星晚笑着说:“那就这么定了。等样品做好,咱们再拍一组照片,把每个婚纱背后的故事写进去,比如‘玉兰序’的绣片是苏州老绣娘花了十天绣成的,‘星落裙’的珠链里藏着非洲部落的祝福,这样顾客不仅买了婚纱,还带走了一段故事。”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细节,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锁门的时候,娜迪莎回头看了一眼工作室,灯光下,展示板上的设计图、工作台上的半成品婚纱,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未完的故事。“真期待展会上大家看到这些婚纱的样子。”她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憧憬。

顾星晚拍了拍她的肩膀:“会的,他们一定会喜欢的。因为这些婚纱里,有咱们所有人的心意,有江南的风,有非洲的光,还有对每个新娘的祝福。”

秋夜的风轻轻吹过,带着梧桐叶的沙沙声。两人并肩走在路灯下,影子被拉得很长。顾星晚想起一个月前,娜迪莎那句突然的提议,像一颗种子落在了工作室的土壤里,如今,这颗种子已经发芽,正朝着阳光的方向,慢慢生长。而她知道,这场关于婚纱、关于融合、关于梦想的旅程,才刚刚走到最精彩的部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