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19章 —病故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219章 —病故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娜迪莎在机场接过行李传送带送来的帆布包时,指腹还残留着双面江南艺术中心工作室里亚麻布料的触感。那只包里装着她最后的设计稿——领口处绣着苏绣缠枝莲的白色连衣裙纸样,边缘被她反复摩挲得发毛,像藏着一整个江南的潮湿。飞机降落时舷窗外的景象从成片的青瓦白墙变成赤红色的土地,热风卷着沙尘扑在舷窗上,她忽然想起顾星晚送她离开时递来的那盒桂花糕,甜香里裹着初秋的凉意。

出租车驶过尘土飞扬的街道,路边的猴面包树像沉默的巨人,枝桠间挂着孩子们晾晒的彩色衣裳。娜迪莎掏出手机想给顾星晚发张照片,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半天,最终只打下“我到了”三个字。视频通话的请求几乎是立刻弹出来的,顾星晚的脸出现在屏幕里,背景还是工作室那面贴满设计图的墙,她手里捏着半块桂花糕,眼睛弯成月牙:“看到你发的定位了,那边太阳是不是特别大?”

娜迪莎把手机举到窗边,让顾星晚看见远处金色的草原:“比江南热多了,你看,天上连朵云都没有。”她说话时刻意避开了镜头里自己身后破旧的土屋,顾星晚却没注意这些,只顾着絮絮叨叨交代她注意防晒,说已经把她落在工作室的针线包寄了过来,里面还塞了两盒清凉油。挂电话前,顾星晚突然说:“等你整理好工作室,一定要给我看看你的新设计,我还等着看非洲风的苏绣呢。”

娜迪莎挂了电话,靠在出租车座椅上看着窗外掠过的集市。她的故乡在肯尼亚边境的一个小村庄,泥土路两旁的小店里摆着塑料盆和印着花纹的布料,女人们头顶着装满香蕉的篮子匆匆走过,嘴里哼着她从小听到大的歌谣。两年前她离开这里时,奶奶站在村口的老树下,用沾着面粉的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说:“去学你喜欢的东西,奶奶等你回来做新衣裳。”

她租下了村里唯一一栋两层的小楼房,一楼改造成工作室,二楼作为住处。第一天整理房间时,她从行李箱里翻出奶奶织的羊毛毯,上面的几何图案是用彩色毛线一针一线织成的,边角已经有些磨损。她把毯子铺在工作台上,又将从江南带回来的丝绸和本地的粗麻布放在一起,指尖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布料上轻轻划过——江南的丝绸柔软得像流水,本地的粗麻布却带着土地的粗糙感,她忽然觉得,或许可以把这两种质感结合起来,做出不一样的设计。

接下来的日子,娜迪莎每天都泡在工作室里。她去集市上挑选布料,和卖布的妇人讨价还价,听她们讲村里的趣事;她跟着村里的老人学做传统的马赛族珠饰,那些五颜六色的珠子在她指间穿梭,渐渐变成项链和手环上的花纹;她还去草原上写生,画夕阳下的长颈鹿,画晨雾里的金合欢树,把这些图案变成服装设计稿上的印花。每天晚上,她都会和顾星晚视频,给她看自己画的设计图,听顾星晚讲江南的变化——工作室新来了个学徒,隔壁的茶馆重新装修了,连她们常去的那家裁缝店都换了新招牌。

顾星晚总说:“等明年春天,我一定要去非洲找你,咱们一起去草原上看日出。”娜迪莎每次都笑着答应,心里却藏着一丝不安。她知道顾星晚的工作室很忙,要应付各种展览和订单,哪有时间真的飞来非洲。而且她也没告诉顾星晚,村里的医疗条件并不好,奶奶的身体这两年越来越差,上个月还因为咳嗽住了几天医院。

那天早上,娜迪莎正在工作室里缝一件亚麻连衣裙的领口,手机突然响了,是邻居玛莎打来的。玛莎的声音带着哭腔:“娜迪莎,你快回来,你奶奶她……”娜迪莎手里的针掉在地上,她顾不上捡,抓起包就往奶奶家跑。土路上的石子硌得她脚底生疼,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只想着奶奶早上还站在门口送她出门,说晚上要喝她煮的玉米粥。

奶奶躺在里屋的木床上,眼睛闭着,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村里的医生站在床边,摇了摇头说:“我们已经尽力了,她走的时候很安详。”娜迪莎扑到床边,握住奶奶冰冷的手,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想起小时候,奶奶总是把她抱在怀里,用粗糙的手给她梳辫子;想起她第一次拿起针线时,奶奶耐心地教她怎么打结;想起她离开家去江南时,奶奶塞给她的那袋炒花生,说路上饿了可以吃。

接下来的几天,娜迪莎忙着处理奶奶的后事。村里的人都来帮忙,女人们帮着准备食物,男人们搭建灵棚,孩子们围在门口,手里拿着鲜花。娜迪莎穿着黑色的衣服,跪在奶奶的灵前,看着烛火在风里摇曳,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晚上,她坐在奶奶的房间里,翻出奶奶留下的旧衣服,那些衣服上还带着奶奶身上的草药味,她把脸埋在衣服里,哭得浑身发抖。

顾星晚的视频通话请求在晚上八点准时弹了出来。娜迪莎看着屏幕上顾星晚的脸,深吸了一口气,把眼泪擦干,接通了电话。顾星晚笑着说:“今天是不是又去草原上写生了?我看你朋友圈发的照片,夕阳真好看。”娜迪莎点了点头,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嗯,今天运气好,还看到了一群斑马。”

顾星晚没察觉出她的异常,继续说:“我今天把你之前设计的那件苏绣连衣裙样品做出来了,等明天拍照发给你看看。对了,下个月有个服装设计展,我帮你报了名,你要是能赶在开展前把作品寄过来就好了。”娜迪莎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说:“我会尽快的,可能最近有点忙,回复消息会慢一点。”顾星晚说:“没关系,你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挂了电话,娜迪莎坐在黑暗里,看着窗外的月亮。她不敢告诉顾星晚奶奶去世的消息,她怕自己一开口就会哭出来,怕顾星晚担心她,更怕顾星晚会因为她的事分心。她知道顾星晚一直很支持她的设计,为了帮她参加这次展览,还特意跟主办方沟通了很久。她不想因为自己的情绪影响到顾星晚,也不想让顾星晚觉得她是个脆弱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娜迪莎白天忙着准备展览的作品,晚上就坐在奶奶的房间里,对着奶奶的照片说话。她把自己的设计想法告诉奶奶,说想把马赛族的珠饰和江南的苏绣结合起来,做出既有非洲特色又有东方韵味的服装。她还说,等展览结束了,她想把奶奶织的羊毛毯上的图案印在衣服上,让更多人知道奶奶的手艺。

有一天,娜迪莎在整理奶奶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木盒子。盒子里装着奶奶年轻时的照片,还有一封没寄出去的信。信是写给娜迪莎的妈妈的,奶奶在信里说,希望娜迪莎能成为一个勇敢的女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要像她一样,一辈子都被困在这个小村庄里。娜迪莎看着信,眼泪又流了下来,她知道奶奶一直很支持她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现在奶奶不在了,她更要好好完成自己的梦想,不辜负奶奶的期望。

离展览截止日期越来越近,娜迪莎每天都在工作室里工作到深夜。她把马赛族的珠饰缝在丝绸连衣裙的裙摆上,用苏绣在粗麻布上衣上绣出金合欢树的图案,还把奶奶羊毛毯上的几何图案印在围巾上。每完成一件作品,她都会拍照发给顾星晚,顾星晚总是秒回,夸她的设计越来越有创意,还说等展览开展了,一定要在现场为她加油。

有天晚上,娜迪莎正在缝最后一件作品——一件白色的婚纱,领口处绣着江南的缠枝莲,裙摆上缀着马赛族的彩色珠饰,裙摆的内衬是用奶奶织的羊毛毯改做的。她缝到一半时,突然想起奶奶曾经说过,希望能看到她穿上自己设计的婚纱。眼泪滴在婚纱的布料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她擦了擦眼泪,继续缝,心里想着,等展览结束了,她一定要带着这件婚纱去奶奶的墓前,让奶奶看看她的作品。

展览开展的前一天,娜迪莎把所有作品打包好,寄往江南。她在快递单上写下顾星晚的地址,还附了一张纸条,说希望顾星晚能在展览现场帮她好好展示这些作品。寄完快递,她去了奶奶的墓前,把自己设计的围巾放在墓碑上,说:“奶奶,我把作品寄出去了,等展览结束了,我就来看您,给您讲展览上的事情。”

展览开展那天,顾星晚给娜迪莎发了很多现场的照片。照片里,娜迪莎的作品被挂在显眼的位置,很多人在她的作品前驻足观看,还有记者在采访顾星晚,问她这些作品的设计灵感是什么。顾星晚在视频里激动地说:“这些作品都是娜迪莎设计的,她把非洲的传统工艺和江南的苏绣结合得特别好,很多人都很喜欢她的设计。”

娜迪莎看着视频里的顾星晚,心里既开心又难过。她开心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难过的是奶奶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切。她坐在工作室里,拿起奶奶织的羊毛毯,把脸贴在上面,仿佛还能感受到奶奶的温度。她知道,奶奶一直都在她身边,看着她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又过了几个月,娜迪莎收到了顾星晚寄来的快递。快递里装着展览的画册,还有一枚获奖证书——她的作品获得了这次展览的最佳创意奖。顾星晚在信里说:“娜迪莎,你真的太厉害了,我为你骄傲。等我忙完手里的工作,就去非洲找你,咱们一起去草原上看日出,我还要穿你设计的衣服拍照。”

娜迪莎拿着证书,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草原。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草原的气息,她仿佛看到奶奶站在草原上,对着她微笑。她知道,她会带着奶奶的期望和顾星晚的支持,继续在设计的道路上走下去,把非洲的美和江南的美,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让更多人看到这个世界的多彩与温暖。

那天晚上,娜迪莎第一次主动给顾星晚打了视频电话。她看着屏幕里的顾星晚,深吸了一口气,说:“星晚,有件事我想告诉你,我奶奶……在几个月前去世了。”顾星晚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她愣了一下,然后轻声说:“对不起,娜迪莎,我都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娜迪莎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我怕你担心我,也怕自己会忍不住哭出来。其实这段时间我一直很想你,想跟你说这件事,可是我不敢。”顾星晚说:“傻丫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应该在你身边支持你的。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告诉我,不要一个人扛着。”

娜迪莎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对了,我把奶奶织的羊毛毯上的图案印在了衣服上,等你来了非洲,我穿给你看。”顾星晚说:“好啊,我已经买好机票了,下个月就过去找你。咱们一起去草原上看日出,一起去集市上挑选布料,还要一起完成一件新的设计作品。”

挂了电话,娜迪莎坐在工作室里,看着窗外的星星。她知道,奶奶虽然不在了,但她的爱和期望一直都在,顾星晚的支持也一直都在。她会带着这些爱和支持,继续在设计的道路上前行,用自己的作品讲述非洲的故事,讲述江南的故事,也讲述她和奶奶、和顾星晚之间的故事。她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顾星晚来的那天,娜迪莎特意穿上了那件缀着马赛珠饰的亚麻衬衫,早早等在镇口的汽车站。尘土飞扬的路上,一辆黄色巴士摇摇晃晃地驶来,车窗里探出顾星晚的脑袋,她举着一个印着江南水乡的布袋子,朝娜迪莎使劲挥手,像极了当年在艺术中心门口接她去工作室的模样。

“这里的太阳果然比照片里晒!”顾星晚刚跳下车,就被热风裹住,她一边抹着额头的汗,一边把布袋子塞给娜迪莎,“给你带了新磨的龙井,还有上次你说喜欢的那款苏绣丝线,我特意让老师傅多染了几种大地色,想着能配你们这儿的布料。”

娜迪莎接过袋子,指尖触到布料上熟悉的苏绣纹样,忽然想起第一次和顾星晚去苏州买丝线的场景——那时她连不同绣线的粗细都分不清,顾星晚握着她的手,教她怎么把丝线穿过针眼,说“好的绣线要像有呼吸一样,绣在布上才活”。如今再看手里的丝线,每一卷都裹着顾星晚的细心,她鼻尖一酸,赶紧拉着顾星晚往村里走:“我煮了玉米粥,还烤了玛莎送的香蕉饼,咱们回去吃。”

一路走,顾星晚的眼睛就没停过。她指着路边头顶菜篮的妇人惊叹,蹲下来看孩子们用彩色石子在地上画画,还追着一只羽毛鲜艳的鸟跑了两步,直到娜迪莎笑着喊她“小心脚下的石子”才停下。路过奶奶家的旧屋时,娜迪莎脚步顿了顿,顾星晚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土墙上还挂着奶奶生前晒的玉米串,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响。

“这就是奶奶住的地方吗?”顾星晚放轻了声音,娜迪莎点点头,推开虚掩的木门。院子里的那棵金合欢树长得更粗了,树下的石凳还是老样子,只是上面落了层薄灰。娜迪莎蹲下来,摸着石凳上奶奶刻的小太阳图案:“以前我总在这儿跟奶奶学织毛线,她织累了就坐在这儿晒太阳,说等我回来,要在树上挂满我设计的衣裳。”

顾星晚也蹲下来,陪着她一起摸那些浅浅的刻痕:“那咱们下次可以把你的设计稿打印出来,挂在树枝上,就当奶奶看到了。”她没说太多安慰的话,只是轻轻拍了拍娜迪莎的肩膀,像在艺术中心时,娜迪莎因为设计瓶颈哭鼻子,顾星晚也是这样,递过一杯热可可,然后陪着她在工作室里熬到天亮。

回到工作室,顾星晚一眼就看到了工作台上那件白色婚纱。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裙摆上,马赛珠饰折射出彩色的光,内衬的羊毛毯纹样若隐若现。她走过去,轻轻拂过领口的缠枝莲苏绣:“这就是你说的,用奶奶的羊毛毯改的那件?”

“嗯,”娜迪莎走过来,指着裙摆上的一颗蓝色珠子,“这个位置,奶奶以前总说要绣一朵蓝色的花,说像草原上的勿忘我。我找不到那样的线,就用了马赛珠,你看,是不是也像花?”

顾星晚凑近了看,珠子在阳光下确实像绽放的小花,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布袋子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我给你带了个东西。”盒子里是一枚银质的小太阳吊坠,上面刻着细细的苏绣纹样,“上次去苏州,看到老银匠在做这个,想起你说奶奶喜欢刻太阳,就定制了一个,你可以缝在婚纱的领口,就当奶奶陪着你。”

娜迪莎捏着吊坠,指尖传来银气的凉意,眼眶却慢慢热了。她记得奶奶总说,太阳是草原的眼睛,不管走多远,只要朝着太阳的方向,就能找到家。现在这枚小太阳吊坠,像把奶奶的花都装了进去,轻轻贴在胸口,就能感受到暖意。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几乎天天泡在工作室里。顾星晚跟着娜迪莎去集市买布,学着用当地的植物染布料——把苏木煮出红色,用靛蓝草染出深蓝,染好的布料挂在院子里,像晒着一片小小的彩虹。娜迪莎则教顾星晚做马赛珠饰,顾星晚手笨,总把珠子穿错顺序,娜迪莎就握着她的手,一点点教她怎么绕线,就像当年顾星晚教她苏绣一样。

有天傍晚,两人做完最后一件披风,决定去草原看日落。她们裹着刚做好的披风——娜迪莎用粗麻布做了底色,顾星晚在边缘绣了一圈江南的芦苇,走在草原上,风把披风吹得飘起来。远处的长颈鹿慢悠悠地吃着树叶,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云朵像被撒了金粉。

“你看,那边的云像不像咱们上次在太湖边看到的?”顾星晚指着天空,娜迪莎点点头,忽然想起在江南时,两人为了看太湖的日出,凌晨三点就爬起来,裹着同一件外套坐在湖边,直到太阳跳出湖面,把湖水染成金色。那时顾星晚说:“以后咱们要去更多地方看日出日落,把看到的都绣进衣服里。”

“等下次,咱们去奶奶的墓前,把这件披风给她看看好不好?”娜迪莎轻声说,顾星晚立刻点头:“好啊,还要告诉奶奶,她的孙女现在越来越厉害了,能把江南和非洲的美都织进布里。”

那天晚上,两人躺在工作室的地板上,盖着奶奶织的羊毛毯,聊到很晚。顾星晚说,艺术中心最近来了个非洲的留学生,看到娜迪莎的作品后,特别想认识她,说想把非洲的传统纹样和东方的刺绣结合起来;娜迪莎说,村里的玛莎最近也想学设计,每天都来工作室帮忙,还说以后要跟她一起做衣服,卖给更多人。

“对了,”顾星晚忽然坐起来,从包里掏出一份邀请函,“下个月在巴黎有个服装设计展,主办方看到你的作品,特意发了邀请函,问你愿不愿意去参展。”

娜迪莎接过邀请函,指尖有些发抖。她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作品能走出非洲,走到更远的地方。顾星晚看着她的样子,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会想去,我已经帮你把材料都准备好了,就等你点头。”

“可是……”娜迪莎顿了顿,看向窗外的月亮,“我想带着奶奶的羊毛毯去,还有你给我的小太阳吊坠,我想让奶奶也看看巴黎的样子。”

顾星晚握住她的手:“当然可以,咱们把奶奶的羊毛毯做成小抱枕,带着它一起去。到了巴黎,咱们去看埃菲尔铁塔,去卢浮宫,还要在展台上放一张奶奶的照片,告诉所有人,这些设计里,有奶奶的爱,有江南的风,还有非洲的阳光。”

娜迪莎看着顾星晚亮晶晶的眼睛,忽然觉得心里充满了力量。奶奶虽然不在了,但她的爱一直都在,顾星晚的支持也一直都在。她想起奶奶曾经说过,好的衣服能让人感受到温暖,能让人想起心里最珍贵的人。现在她终于明白,她设计的不是衣服,是她和奶奶的回忆,是她和顾星晚的友情,是江南与非洲跨越山海的相遇。

出发去巴黎的前一天,娜迪莎带着顾星晚去了奶奶的墓前。她把那件披风铺在墓碑前,把小太阳吊坠挂在披风上,还放了一块自己烤的香蕉饼。“奶奶,我要去巴黎了,带着你织的羊毛毯,带着星晚,还有咱们一起想出来的设计。”她轻声说,风一吹,披风上的芦苇绣像在轻轻摇晃,“等我回来,就把巴黎的故事讲给你听,还要给你做一件更漂亮的衣裳。”

顾星晚站在旁边,看着娜迪莎的背影,悄悄抹了抹眼角。她知道,娜迪莎从来没有真正失去奶奶,奶奶的爱已经变成了丝线,缝进了每一件设计里,变成了阳光,照在娜迪莎前行的路上。而她会一直陪着娜迪莎,从江南到非洲,从非洲到巴黎,一起把那些温暖的故事,织进更多的衣裳里,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从奶奶墓前回来,娜迪莎开始整理去巴黎的行李。她把奶奶织的羊毛毯对折两次,仔细裹进棉布里,放进行李箱最底层,又将小太阳吊坠用红线系在领口,贴身穿在衣服里。顾星晚坐在旁边,帮她把设计稿按顺序放进文件夹,每放一页都忍不住赞叹:“你看这组金合欢树纹样,比上次展览的更灵动了,巴黎的观众肯定会喜欢。”

娜迪莎笑着点头,指尖划过设计稿上奶奶最爱的蓝色勿忘我图案。出发那天清晨,玛莎带着村里的孩子们来送她们,孩子们手里拿着用彩纸折的小太阳,塞到娜迪莎手里:“娜迪莎姐姐,要把草原的太阳带去巴黎呀!”娜迪莎蹲下来,摸了摸孩子们的头,把自己做的珠饰手环分给他们:“等我回来,教你们做更漂亮的手环。”

飞机起飞时,娜迪莎看着窗外渐渐缩小的草原,忽然握住顾星晚的手。顾星晚明白她的心思,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别担心,奶奶会跟着咱们一起看巴黎的。”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里,娜迪莎靠在椅背上,半梦半醒间仿佛看到奶奶坐在身边,手里拿着毛线针,正给她织一条印着巴黎铁塔的围巾。

抵达巴黎时,正是傍晚。出租车驶过塞纳河,埃菲尔铁塔亮着暖黄色的灯,像一座发光的城堡。顾星晚指着窗外兴奋地说:“你看!咱们明天可以去铁塔下拍照,把你设计的衣服穿去,肯定特别好看。”娜迪莎看着铁塔,心里忽然变得柔软——原来奶奶说的“远方”,真的有这么多美好的风景。

展览场地在一间百年老建筑里,她们到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展台。娜迪莎的作品被安排在靠窗的位置,阳光能刚好洒在衣服上。她和顾星晚一起挂衣服,把那件白色婚纱摆在最中间,又在旁边放了奶奶的照片和羊毛毯做的小抱枕。路过的工作人员看到抱枕上的纹样,忍不住问:“这是非洲的传统图案吗?太特别了。”

娜迪莎点点头,指着照片里的奶奶:“是我奶奶织的,这些设计里都有她的影子。”工作人员笑着说:“一定要在开幕式上跟大家讲讲这个故事,肯定能打动很多人。”娜迪莎心里一动,之前她还在犹豫要不要分享奶奶的事,现在忽然觉得,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衣服里藏着的爱与思念。

开幕式那天,娜迪莎穿上了那件缀着马赛珠饰的亚麻衬衫,领口的小太阳吊坠闪着光。来参展的人比她想象中更多,很多人在她的作品前驻足,指着婚纱上的珠饰和苏绣小声讨论。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设计师走到她面前,握着她的手说:“我见过很多融合不同文化的设计,但你的作品里有温度,能让人感受到背后的故事。”

娜迪莎眼眶一热,说起了奶奶的故事——说起奶奶教她织毛线,说起她在江南学苏绣,说起奶奶去世后,她如何把对奶奶的思念缝进衣服里。老设计师认真地听着,最后说:“你的奶奶一定很骄傲,她用爱滋养了你的灵感,而你把这份爱变成了能温暖别人的作品。”

顾星晚站在不远处,看着娜迪莎自信地讲述,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在江南时,娜迪莎第一次在工作室里展示设计稿,紧张得声音发抖,而现在,她已经能在这么多人面前,从容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展览间隙,顾星晚拉着娜迪莎去埃菲尔铁塔下拍照,夕阳把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娜迪莎穿着自己设计的长裙,裙摆上的金合欢树纹样在风里轻轻飘动。

“你看这张,”顾星晚把照片递给娜迪莎,照片里娜迪莎笑着看向镜头,领口的太太阳吊坠刚好被阳光照亮,“就像奶奶在陪着你一样。”娜迪莎看着照片,忽然想起奶奶曾经说过,不管走多远,只要心里装着爱的人,就不会孤单。她掏出手机,把照片发给玛莎,配文:“我在巴黎,带着奶奶的太阳。”

展览持续了一周,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和娜迪莎交流。有位服装品牌的负责人找到她,想和她合作,把她的设计推向更多国家;还有位非洲留学生,说想跟着她学习,把非洲的传统工艺和更多元的文化结合起来。娜迪莎一一记下,心里慢慢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她想在故乡开一间设计学校,教村里的孩子们做衣服,让更多人能通过设计,讲述自己的故事。

顾星晚知道她的想法后,立刻支持:“咱们可以一起办!我把江南的刺绣师傅请过去,你教大家非洲的传统工艺,咱们把学校办成连接江南和非洲的桥梁。”两人越聊越兴奋,在巴黎的街头边走边画学校的草图,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卢浮宫前。娜迪莎看着玻璃金字塔,忽然说:“以后学校的窗户,就设计成金字塔的形状吧,像一座能发光的房子。”

离开巴黎前,她们去了蒙马特高地。站在山顶的广场上,能看到整个巴黎的风景。娜迪莎从包里拿出奶奶织的羊毛毯,铺在地上,和顾星晚一起坐下来。风吹过,带着淡淡的花香,她轻声说:“奶奶,我看到巴黎了,这里很美,就像你说的一样。”顾星晚握住她的手,两人一起看向远处的夕阳,心里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回到非洲时,村里的人都来汽车站接她们。玛莎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画上是一座带着金字塔窗户的小房子,旁边写着“娜迪莎的设计学校”。“孩子们都等着呢,”玛莎笑着说,“每天都来问我,什么时候能跟娜迪莎姐姐学做衣服。”娜迪莎看着画,心里暖暖的,她知道,奶奶的期望,她的梦想,都在慢慢变成现实。

接下来的几个月,娜迪莎和顾星晚忙着筹备设计学校。她们把村里闲置的仓库改造成教室,顾星晚从江南运来缝纫机和绣线,娜迪莎则请了村里会做传统珠饰和织布的老人来当老师。开学那天,教室里坐满了孩子,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看着工作台上的布料和针线,像当年的娜迪莎一样,对设计充满了向往。

第一堂课,娜迪莎教孩子们画太阳图案。她握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圆的太阳,旁边加了一圈马赛珠饰的纹样:“这是奶奶教我画的第一个图案,现在我教给你们,以后你们可以把喜欢的东西,都画进设计里。”小女孩认真地听着,在纸上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抬头对娜迪莎说:“我要把这个太阳送给妈妈,她每天都很早起床干活。”

顾星晚则在另一间教室教孩子们苏绣。她拿出从江南带来的丝线,教孩子们怎么穿针,怎么绣出简单的花朵。有个小男孩学得很认真,虽然绣得歪歪扭扭,但眼睛里满是专注。顾星晚笑着说:“以后你可以绣一朵花,送给你喜欢的人。”小男孩脸红了,小声说:“我想绣给奶奶,她最喜欢花了。”

学校办起来后,娜迪莎每天都很忙,但她很开心。她看着孩子们从不会拿针线,到能做出简单的手环和小裙子;看着村里的妇人也来听课,把家里的旧布料改成新衣服;看着江南来的刺绣师傅,和村里的老人一起研究怎么把苏绣和马赛珠饰结合得更好。这一切,都像奶奶曾经期待的那样,让故乡变得越来越有生机。

有天晚上,娜迪莎和顾星晚坐在学校的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顾星晚说:“咱们下次可以办一个作品展,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作品展示出来,邀请江南的人来看看,也邀请非洲其他地方的人来交流。”娜迪莎点点头,指着天上最亮的那颗星星:“你看,那颗星星像不像奶奶的眼睛?她肯定在看着咱们,看着这些孩子。”

顾星晚笑着说:“肯定是,她看到你把梦想变成了这么有意义的事,肯定特别骄傲。”娜迪莎掏出脖子上的小太阳吊坠,轻轻摩挲着:“我现在终于明白,奶奶说的‘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只是自己开心,还能把这份开心带给别人。”风从院子里吹过,带着孩子们白天画画时用的彩笔香味,也带着奶奶织的羊毛毯的温暖。

周末的时候,娜迪莎会带着孩子们去草原写生。她教孩子们观察长颈鹿的花纹,观察金合欢树的形状,把这些都画进设计稿里。有个孩子画了一只长颈鹿,身上穿着缀满珠饰的衣服,说:“我想让长颈鹿也穿上漂亮的衣服,就像娜迪莎姐姐设计的一样。”娜迪莎笑着把孩子的画收起来,说:“下次展览,咱们就把这张画挂起来。”

顾星晚则会带着孩子们去集市上挑选布料。她教孩子们分辨不同布料的质感,教他们怎么讨价还价,还会给孩子们讲江南的丝绸是怎么织出来的。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有的孩子还会记在小本子上,说以后要去江南看看,看看丝绸是怎么变成漂亮衣服的。

随着学校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藏在非洲草原上的设计学校。有记者来采访,有设计师来交流,还有公益组织愿意提供帮助,给学校捐赠更多的材料和设备。娜迪莎和顾星晚也更忙了,但她们从没想过放弃——因为她们知道,这间学校不仅是她们的梦想,更是很多孩子和老人的希望。

有天,娜迪莎收到了巴黎那位老设计师寄来的信。信里说,他把娜迪莎的故事讲给了更多人听,很多设计师都想和她合作,还有人愿意资助村里的孩子去国外学习设计。老设计师在信里写道:“你的作品里有最珍贵的东西——爱与传承,这是任何技巧都代替不了的。”

娜迪莎把信读给顾星晚听,顾星晚笑着说:“你看,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奶奶的爱,还有江南的温暖,都在慢慢影响更多人。”娜迪莎点点头,走到窗边,看着教室里孩子们认真做手工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感激——感激奶奶的支持,感激顾星晚的陪伴,也感激这个让她能实现梦想的故乡。

晚上,娜迪莎去了奶奶的墓前。她把老设计师的信读给奶奶听,又把孩子们做的小太阳挂在墓碑上:“奶奶,你看,咱们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了,还有很多人愿意帮助咱们的学校。以后,会有更多孩子像我一样,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能把咱们的文化传下去。”风一吹,小太阳轻轻摇晃,像在回应她的话。

回到学校时,顾星晚正在给孩子们准备明天的材料。她看到娜迪莎回来,笑着说:“我刚跟江南的工作室联系好了,下个月他们会派师傅来教大家做丝绸衣服,还会带一批新的绣线过来。”娜迪莎走过去,和顾星晚一起整理材料,指尖触到柔软的丝绸,忽然想起在江南的日子,想起奶奶的羊毛毯,想起这一路的点点滴滴。

她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身边有顾星晚,有村里的人,有可爱的孩子们,还有奶奶一直以来的陪伴。她会带着这份爱与勇气,继续走下去,把江南的风,非洲的阳光,还有奶奶的思念,都缝进更多的衣服里,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跨越山海的温暖与美好。就像奶奶曾经说的,好的衣服能让人记住心里最珍贵的人,而她要做的,就是让这些珍贵的回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份跨越山海的爱与美好。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