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157章 ——西装带来的设计灵感

视频通话的界面里,苏念安正说着项目风险的时候,她身后的落地窗外是曼哈顿傍晚的霞光,金红色的光流漫过会议室的长桌,恰好落在客户马克的西装翻领上。顾星晚握着手机的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目光却被那道光影勾住了——马克抬手时,西装肩部的折线在光线下拉出利落的锐角,像是把整个人的气场都折进了布料里。

“……所以马克先生觉得这个项目风险在欧洲市场可能需要调整。”苏念安的声音把顾星晚的视线拉回屏幕,她下意识点头,指尖却在速写本上快速勾出一个肩线轮廓。马克正侧身和助理说着什么,西装后片随着动作绷紧,后腰处收出的弧度像被风揉过的纸,既挺括又藏着柔软的弹性。

顾星晚的笔尖顿了顿。她见过太多西装,国内客户偏爱稳妥的直线条,肩垫要厚得能撑住气场,腰线总是含糊地落在胯骨上方,仿佛多收一厘米就会显得不够庄重。可马克身上这件不一样,她盯着屏幕里男人转身时的背影,后领窝的弧度像被圆规量过,刚好卡在颈椎凸起的位置,既不卡脖子,又能让衬衫领稳稳地立着。袖口露出的手表链晃了晃,她忽然注意到袖口扣不是常见的圆形,而是切面锋利的六边形,扣眼周围的针脚密得像撒了把细沙。

“星晚?你在听吗?”苏念安的脸凑近镜头,顾星晚慌忙把速写本往旁边推了推,“听到了听到了,配色的事我记下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回马克的袖口——那里的布料在手腕活动时微微起皱,不是松垮的堆褶,而是像被精心计算过的余量,刚好能容纳手腕转动,又不会显得拖沓。

她忽然想起上周去面料市场看到的那块意大利羊毛料,米灰色带着细得几乎看不见的暗纹,当时只觉得太柔软不适合做正装,此刻却在脑子里和马克的西装重叠起来。那种柔软里藏着的筋骨,或许刚好能撑起这样的弧度。

视频通话结束的提示音响起时,顾星晚已经在速写本上画满了半页。她翻到新的一页,笔尖悬在纸上,眼前却浮现出马克弯腰签字时的样子——西装前襟的开衩从腰线斜斜地开到大腿根,走动时露出的那截西裤裤线笔直,像用尺子比着熨过。她忽然觉得,国内的西装太怕“动”了,设计师总在追求静态时的工整,却忘了人是会走、会坐、会抬手的。

她抓起笔,先画了条从颈侧延伸到肩峰的弧线,比马克的肩线更柔和些,毕竟亚洲人的肩骨更窄。然后在腰线处用力往下压了压,不是刻意收出的小蛮腰,而是顺着胯骨的弧度往里收了1.5厘米,刚好能让衬衫下摆自然地垂在里面。她想起母亲总抱怨穿西装坐久了后腰会发皱,便在后背腰节处加了个隐形的活褶,又在臀线位置悄悄放了0.5厘米的余量——这样坐下时布料就有地方舒展了。

窗外的天渐渐暗下来,顾星晚开了台灯,暖黄的光落在画纸上。她盯着西装袖口的位置,马克的六边形扣太尖锐了,她在纸上画了个圆角的六边形,边缘加了圈细得像发丝的滚边。忽然想起小时候外婆做棉袄,总在袖口缝一圈弹力带,她鬼使神差地在袖口内侧加了条极细的松紧带,藏在翻折的布料里,这样抬手时袖口就不会往上蹿了。

画到裤脚时,她停住了。马克的西裤是九分长,露出的脚踝在皮鞋里若隐若现,可国内客户总觉得九分裤不够正式。她笔尖转了转,在裤脚内侧画了道折线——平时可以放下当全长裤,想换风格时往上一折,刚好露出脚踝,折边里藏着的细条纹会露出来,像藏了个小秘密。

不知画了多久,速写本上已经有了三个不同角度的西装雏形。顾星晚起身去倒水,路过试衣镜时忽然停住,她对着镜子比划着自己的肩宽,想象着这件西装穿在身上的样子——不是男人的缩小版,而是把那些利落的线条拆开,重新按照女性的骨骼拼接。比如领口可以开得稍低些,露出锁骨的弧度;比如后腰的收褶可以更柔和,贴合女性臀部的曲线;比如口袋盖可以做得小一点,边缘用同色丝线绣一道极细的花纹,不仔细看发现不了,却能在光线下泛出微光。

她回到书桌前,抓起手机给苏念安发消息:“马克的西装是什么牌子的?”

苏念安很快回复:“没注意哎,怎么了?”

“没什么,”顾星晚打字时,笔尖在画纸上无意识地敲着,“就是觉得版型挺特别的。”

放下手机,她翻开面料样本册,手指抚过那块米灰色羊毛料的页面。旁边的标注写着“120支,含5%桑蚕丝”,当时觉得这种含丝的面料太娇气,现在却觉得那5%的蚕丝刚好能让西装在阳光下泛出柔和的光泽。她忽然想在里布上做点文章,普通西装里布总是滑溜溜的化纤,夏天穿闷得慌,她想起上次在展会上看到的铜氨丝,垂坠感好,还带着点吸湿的特性,或许可以裁成小方块,拼接在后背和腋下,既隐形又能透气。

画到驳领时,她犹豫了。马克的西装是标准的平驳领,稳妥却少了点意思。她在纸上画了三种领型:平驳领、戗驳领,还有一种是把戗驳领的尖角磨圆,像被海水冲刷过的鹅卵石。最后一种让她眼前一亮,她想起大学时在博物馆看到的宋代瓷器,那些温润的弧线里藏着的力量,或许比尖锐的棱角更有韧性。

夜深时,顾星晚的速写本已经写满了批注:“袖窿深比常规降1cm,方便抬臂”“裤脚收窄2cm,显腿长”“口袋内侧加隐形拉链,能放口红”。她盯着最终的设计图,忽然觉得这不是简单的模仿,马克的西装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脑子里某个被忽略的角落——原来正装也可以不用板板正正,它可以像第二层皮肤,既保护你,又不束缚你。

她拿起手机给版师发消息:“明天带块米灰色羊毛料过来,我们试个新版型。”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月光刚好落在画纸上,照亮了她在角落写的一行小字:“衣服是给人穿的,不是给衣柜穿的。”

台灯下,设计图上的西装仿佛活了过来,肩线在光影里流动,腰线藏着呼吸般的起伏。顾星晚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要做的,是让这块布料在剪刀下变成有温度的形状,让穿它的人无论是站着、坐着,还是笑着抬手时,都能感觉到衣服在轻轻托着自己,像被恰到好处的温柔拥抱着。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工作室的窗台,顾星晚已经把那块米灰色羊毛料摊在了裁床上。布料被熨斗熨得服服帖帖,她俯身用手摩挲着表面,指尖能摸到那些几乎隐形的暗纹,像触摸着某种藏在柔软下的倔强。版师推门进来时,正看见她拿着软尺在人台上比划,卷尺的刻度在颈窝处停住,比常规尺寸多放了0.8厘米。“昨天想了整夜,”她头也不抬地说,“这里得松一点,低头看文件时才不会卡着后颈。”

版师凑近看她画的裁片图,指着后腰的活褶皱起眉:“这种隐形褶不好做,得用进口缝纫机才能保证针脚均匀。”顾星晚早有准备,从抽屉里翻出个小小的金属盒子,里面装着她托人从日本带的细针——针鼻比普通的小一半,针尖却格外锋利。“用这个试试,”她捏起一根对着光看,“针脚能再细三分之一,远看就像布料自己折了道痕。”说话间,她忽然想起马克西装袖口的针脚,那些细密的线迹像被晨露打湿的蛛网,藏着只有凑近才能发现的用心。

裁剪刀划过布料的声音很轻,像风吹过芦苇丛。顾星晚站在一旁盯着版师下刀,忽然伸手按住即将剪下的袖片:“等一下,袖山这里再挖深0.5厘米。”她比划着抬臂的动作,“你看,抬手时这里会扯紧,多放这点余量,开会时挥笔签字才不会卡胳膊。”版师啧了声:“你这是把西装当运动服做呢?”她却笑了,想起视频里马克转身时自然摆动的手臂,“谁说正装就得一动不动?人活着,总得有点活动的余地。”

布料渐渐在人台上拼出雏形时,苏念安的视频电话打了过来。“我刚问了马克的助理,”她举着手机在镜头前晃,“他那件西装是意大利老裁缝做的,说是什么‘跟着身体走’的版型。”顾星晚正用大头针固定腰线,闻言抬头笑了:“巧了,我这版也叫‘会动的西装’。”她把镜头对准人台,米灰色的布料在腰节处微微收拢,既不像国内版型那样板结,也没有马克那件的硬朗,倒像是把两种特质揉在了一起——站着时挺括如松,用手轻轻一推,布料又会顺着力道陷下去一点,像被春风拂过的草坡。

试穿样衣的模特走进来时,顾星晚特意让她做了套“办公室动作”:弯腰捡笔、抬手够文件、侧身接电话。看着模特抬手时袖口自然垂下的弧度,她忽然想起自己刚工作时穿的第一件西装,抬手写板书时袖口总往上跑,露出一截皱巴巴的衬衫,当时只觉得是自己穿得不得体,现在才明白,错的或许不是穿的人,而是那件不懂“体谅”的衣服。模特坐下时,后腰的活褶悄悄舒展开,没有出现难看的堆叠,顾星晚走过去,指尖拂过那道若隐若现的褶痕,像在触摸一个藏在布料里的呼吸。

傍晚时,杨衣终于缝好了最后一颗纽扣。顾星晚自己套上试了试,站在全身镜前转动身体,米灰色的布料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5%的桑蚕丝让面料多了层细腻的光晕。她抬手拢了拢头发,袖口果然没往上蹿,隐形在里面的松紧带像只温柔的手轻轻托着。口袋里揣着手机和口红,走路时没有硌人的感觉,原来那些被忽略的细节,真的能让人在穿衣服时生出莫名的底气。她忽然想给这件西装起个名字,目光落在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天色上,远处的楼宇亮起点点灯光,像散落在人间的星辰。“就叫‘星褶’吧,”她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轻声说,“星星藏在褶皱里,动起来才会发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