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153章 ——回国见面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153章 ——回国见面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时,苏念安正对着舷窗外的云层发怔。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纽约总部发来的季度报表,指尖悬在“已阅”按钮上方,最终还是按灭了屏幕。三年没回来,上海的雨好像还是老样子,黏糊糊地贴在舷窗上,把跑道尽头的灯火晕成一片毛茸茸的光斑。

取行李时遇见了点小麻烦,托运的行李箱被摔瘪了一角,露出里面塞得满满当当的羊绒衫。她蹲下身试图把变形的硬壳掰回来,指腹蹭过箱子上贴着的纽约、伦敦、东京的行李贴,忽然觉得这些贴纸像枚枚勋章,又像道道枷锁。正较劲时,手机震了震,是妈妈发来的微信:“囡囡到了吗?爸爸在停车场A区等你,穿藏青色夹克的那个。”

走出到达大厅,潮湿的风裹着桂花香扑面而来,苏念安打了个喷嚏。视线扫过攒动的人头,很快锁定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爸爸比视频里看着瘦了些,背微微驼着,正踮脚往出口方向张望,藏青色夹克被风吹得鼓起来,像只蓄势待发的老鸟。她喊了声“爸”,男人猛地回头,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走过来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嘴里念叨着“怎么瘦了这么多”,另一只手不自觉地想去帮她理被风吹乱的刘海,中途又缩了回去,转而拍了拍她的胳膊。

车里放着邓丽君的歌,是妈妈特意准备的。苏念安窝在后座,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忽然发现记忆里熟悉的百货公司变成了玻璃幕墙的新大厦,街角的馄饨店却还在,门口挂着的红灯笼被雨水打湿,沉甸甸地晃着。爸爸絮絮叨叨地说:“你妈昨天特意去买了你爱吃的醉蟹,还问你要不要吃生煎,我说飞机上肯定吃过了,她非说不一样……”

到家时,妈妈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听见开门声,手里的锅铲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跑了出来,眼眶红红的,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餐桌上摆着满满一桌子菜,醉蟹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清蒸鲥鱼上铺着翠绿的葱段,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腌笃鲜,笋片嫩得能掐出水来。苏念安拿起筷子,夹了块醉蟹放进嘴里,蟹黄的醇厚混着黄酒的微醺在舌尖化开,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

“怎么了这是?”妈妈慌忙递过纸巾,“是不是不合胃口?”

“没有,”苏念安吸了吸鼻子,笑了,“太好吃了,比米其林餐厅的好吃。”

爸爸在一旁偷笑:“她在纽约天天吃沙拉,估计是馋坏了。”

晚上躺在床上,苏念安翻来覆去睡不着。房间还是老样子,书桌上摆着她高中时的相框,照片里的女孩扎着马尾,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墙上贴着的海报有些褪色,是她当年追过的乐队。窗外传来邻居家的电视声,夹杂着麻将牌碰撞的脆响,远处隐约有电车驶过的叮咚声。这些声音像细密的针,一点点缝补着她心里那个被时差和工作撕开的洞。

第二天上午,妈妈拉着她去逛菜市场。青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油亮,摊主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念安,你看这茭白多新鲜,刚从水里捞上来的。”妈妈拎着一把茭白跟摊主讨价还价,苏念安站在旁边,看着竹筐里沾着泥的莲藕、带着露珠的青菜,忽然觉得这些沾满烟火气的东西比任何奢侈品都让人心安。

逛到一半,手机响了,是顾星晚发来的消息:“明天上午十点,‘双面江南’艺术中心见?我把你的设计稿带来。”

苏念安回了个“好”,心里莫名有些期待。

说起来,她和顾星晚认识快二十年了。两人是小学同学,放学路上总一起偷偷买辣条吃,初中时挤在一张床上说悄悄话,高中毕业后一个去了国外学商科,一个留在国内学设计,渐渐少了联系。去年在同学聚会上重逢,顾星晚已经成了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穿着自己设计的亚麻长裙,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眼睛里闪着专注又热烈的光。得知苏念安需要几套适合重要场合的礼服,她当即说:“交给我吧,保证让你在酒会上惊艳全场。”

“双面江南”艺术中心坐落在苏州河畔,是座新旧结合的建筑。旧厂房改造的主体结构保留着红砖墙面,屋顶却架起了玻璃穹顶,阳光透过玻璃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念安到的时候,顾星晚正坐在大厅中央的长椅上,面前摊着一卷设计图,旁边放着几个衣料样本。

听见脚步声,顾星晚抬起头,笑着挥了挥手。她今天穿了件姜黄色的衬衫,袖口挽到手肘,露出小臂上画着的小雏菊纹身。“刚到?”她站起身,给了苏念安一个拥抱,身上有淡淡的松节油味道。

“嗯,路上有点堵车。”苏念安看着她面前的设计图,眼睛亮了起来,“这就是你说的那几套?”

“是啊,”顾星晚把设计图往她面前推了推,“你看看喜欢吗?我改了好几版呢。”

第一张图上是件改良旗袍,领口和盘扣保留着传统样式,裙摆却做成了不规则的鱼尾状,面料样本是深墨绿色的真丝,上面绣着暗金色的缠枝莲纹。“这件适合晚宴,”顾星晚指着图解释,“盘扣用了珍珠扣,走路的时候会晃,像星星在闪。”

苏念安指尖拂过丝滑的面料,触感冰凉又温润,像摸到了江南的水。“好看,”她由衷地说,“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第二套是件白色西装套裙,看似简约,细看却能发现玄机——西装的内衬是淡粉色的苏绣,绣着几只振翅欲飞的蝴蝶,走动时若隐若现。“这套适合商务场合,”顾星晚拿起面料样本,“外面是意大利的羊毛,挺括又显瘦,内衬的苏绣是我找苏州的老匠人做的,花了三个多月呢。”

苏念安想起自己在纽约参加过的那些商务会议,女人们穿着千篇一律的黑色西装,像一群精致的企鹅。如果穿上这套西装,内衬的蝴蝶会不会在谈判桌上悄悄扇动翅膀?

最后一套是件晚礼服,抹胸设计,裙身是渐变的蓝色,从浅蓝到靛蓝,像从黎明到深夜的天空。“这个面料是我自己调的色,”顾星晚眼里闪着得意的光,“上面的亮片不是普通的水钻,是用回收的玻璃磨成的,晚上在灯光下看,像把整个星空都披在了身上。”

苏念安想象着自己穿着这件礼服站在宴会厅里的样子,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焦虑的晚宴、酒会,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

两人坐在长椅上,阳光透过玻璃穹顶落在设计图上,把线条勾勒得暖洋洋的。顾星晚说起她去苏州采风的经历,说遇到的老绣娘如何用一根线绣出渐变的色彩,说在古镇的清晨看到穿蓝布衫的阿婆在河边捶打衣裳。苏念安听着,想起自己在纽约加班到深夜,看着窗外的霓虹发呆的日子,忽然觉得两人的生活像两条平行线,却又在某个节点奇妙地交汇。

“你在国外还好吗?”顾星晚忽然问,“我看你朋友圈,总觉得你好像很忙。”

苏念安笑了笑:“还行,就是有时候觉得挺累的。”她没说自己为了赶项目连续三天只睡了十个小时,没说在谈判桌上被对手刁难时的委屈,也没说生病时一个人躺在公寓里的孤独。

“累了就回来歇歇嘛,”顾星晚拿起一块浅紫色的丝绸,在她身上比划着,“你看上海多好,有你爸妈做的醉蟹,有我给你做的衣服,还有……”她忽然凑近,压低声音,“小学门口那家辣条摊还在,就是换了个老板。”

苏念安被她逗笑了,眼角的细纹都舒展开来。“等忙完这阵子吧,”她说,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说不定真的会回来待段时间。”

顾星晚眼睛一亮:“那太好了!到时候我带你去逛面料市场,那里的老板认识我,能拿到最好的料子。”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对了,给你带了个礼物。”

盒子里装着一条丝巾,米白色的底色上,用苏绣绣着几枝白玉兰,花瓣薄如蝉翼,连花蕊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上次去苏州,看见老绣娘绣这个,觉得特别适合你。”顾星晚说,“你穿西装的时候系上,肯定好看。”

苏念安拿起丝巾,贴在脸颊上,丝绸的柔滑混着淡淡的花香,像春风拂过湖面。她忽然明白,有些东西是无论走多远都带不走的,就像妈妈做的醉蟹,就像顾星晚绣的丝巾,就像刻在骨子里的江南情结。

快到中午时,两人起身准备离开。走到艺术中心门口,顾星晚忽然指着河对岸说:“你看,那栋楼是我新租的工作室,下个月就能搬进去了。”苏念安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河对岸有栋红砖小楼,阳台上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料,像一面面飘扬的旗帜。

“真好,”苏念安说,“以后我回来,就能随时去找你玩了。”

“随时欢迎,”顾星晚笑着说,“不过得提前预约,我可是很忙的设计师。”

告别顾星晚,苏念安沿着苏州河慢慢走着。河面上飘着几艘游船,游客们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岸边的柳树抽出了新绿,枝条垂在水面上,划出一圈圈涟漪。她拿出手机,给妈妈发了条微信:“晚上想吃生煎,要带芝麻的那种。”

手机很快响了,是妈妈发来的语音,带着笑意:“早就给你买好啦,回来就能吃。”

苏念安看着河面倒映的蓝天白云,忽然觉得心里那块被时差和工作占据的地方,好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她深吸了一口气,空气里有河水的湿润,有青草的清新,还有阳光的味道。她知道,无论在外面飞得多高多远,这里永远有一盏灯为她亮着,有一桌热饭等着她,有一群人牵挂着她。

走到街角,她停下脚步,回头望了望“双面江南”艺术中心。红砖墙上,阳光和阴影交错,像一幅流动的画。她想起顾星晚说的话,想起那些还没来得及实现的约定,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也许,是时候放慢脚步,好好看看身边的风景了。

她转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脚步轻快,像卸下了千斤重担。口袋里的丝巾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正牵着她,一步步回到那个叫做“家”的港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