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119章 —— 国际儿童艺术展开幕

星光漫舞时

盛夏清晨的阳光穿透云隙,在上海外滩的玻璃幕墙上折射出粼粼碎光。苏念安站在艺术中心顶楼的落地窗前,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香槟杯的杯壁。窗外黄浦江上船只往来如织,对岸陆家嘴的摩天楼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这样的景致让她想起七年前某个同样潮湿闷热的午后。

苏总,顾小姐到了。助理轻声提醒将她拉回现实。转身时,一袭白色改良旗袍的顾星晚正从旋转楼梯拾级而上,裙摆上手工绣制的银杏叶随着步伐轻轻摇曳。两人目光交汇的瞬间,时光仿佛倒带——当年在纽约街头的艺术市集,也是这样一个穿着白裙的女孩,捧着陶土捏成的星星摆件,笑着问她要不要买下这份宇宙的碎片。

念念!顾星晚张开双臂,熟悉的橙花香气扑面而来。苏念安顺势环住对方纤细的腰肢,在她耳畔低语:辛苦你了,星晚。筹备这场跨国儿童艺术公益展的半年间,她们通过无数次视频会议跨越时差,此刻真实相拥,才真切感受到梦想即将照进现实的震颤。

展厅内,三百幅儿童画作在暖黄灯光下静静陈列。这些来自全球二十七个国家孩子的作品,被精心装裱成不同形状——非洲草原的长颈鹿在扇形画框里奔跑,北极圈的极光在月牙形画布上流转。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展区,十二面LEd屏组成的环形装置,滚动播放着孩子们创作时的影像。画面里,印度贫民窟的小女孩用树枝蘸着颜料在水泥地上涂鸦,巴西雨林的男孩把树叶拼贴成飞鸟,每帧画面都让人心头一暖。

这个全息投影的创意太绝了。顾星晚指着空中漂浮的3d画作赞叹。苏念安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那是幅来自中国山区的水彩画,原本单薄的纸面在科技加持下,绽放出立体的花海,蝴蝶振翅间还能听见孩童清脆的笑声。这是苏念安动用公司资源,联合顶尖科技团队研发的童梦放大器,希望用最前沿的技术,让每个孩子的想象力突破物理边界。

开幕式即将开始,贵宾厅里渐渐热闹起来。时尚界名流、艺术评论家、跨国企业代表陆续到场,镁光灯此起彼伏。苏念安端着香槟穿梭其间,优雅地与宾客寒暄,眼角余光却始终关注着顾星晚的动向。只见她蹲在角落,正认真地和几个小画家交流,阳光透过她的发丝,在地板上投下毛茸茸的光晕。

苏总果然风采依旧。熟悉的男声从身后传来。苏念安转身,对上顾星晚的前男友沈修远含笑的眼睛。这位画廊老板一身定制西装,胸前别着的银杏叶胸针与顾星晚的旗袍遥相呼应。苏念安微微挑眉:沈先生怎么有空来儿童画展?

这么有意义的活动,不来岂不可惜?沈修远举杯示意,目光越过她的肩膀,更何况,星晚的作品永远值得期待。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展厅最深处挂着顾星晚的新作《星夜童话》——深蓝色画布上,无数发光的孩童牵着流星在银河中遨游,细看才发现,那些星星都是用孩子们的指纹拓印而成。

苏念安正要开口,忽然听见展厅中央传来骚动。几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孩子捧着陶土星星冲进大厅,领头的藏族小姑娘脸蛋红扑扑的,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顾姐姐!我们把星星带来了!顾星晚小跑着迎上去,蹲下身和孩子们平视,发梢扫过孩子冻得通红的小手。

这一幕让苏念安想起纽约那个暴雨夜。当时她们合租的公寓漏水,顾星晚踩着梯子修补天花板,转头对狼狈躲雨的她说:念念你看,这些漏下来的水痕像不像星座?就是那个瞬间,苏念安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帮这个眼里有光的女孩实现梦想。

现在请苏念安女士和顾星晚女士致辞!主持人的声音响起。苏念安挽住顾星晚的手,在掌声中走上舞台。聚光灯下,顾星晚的睫毛在脸颊投下蝶翼般的阴影,她轻轻捏了捏苏念安的手,像是在传递勇气。

七年前,我在纽约街头遇到一个女孩。苏念安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展厅,她告诉我,艺术不该是少数人的特权,每个孩子都该有描绘星辰大海的权利。今天,我们终于让这个梦想成真。她侧身看向顾星晚,感谢我的搭档,用七年时间,把无数个孤独的星光,汇聚成照亮世界的银河。

顾星晚接过话筒时眼眶泛红:其实我最该感谢的,是念念。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是她告诉我,艺术可以是温柔的力量,也能成为改变世界的火种。她抬手示意展厅,这里的每一幅画,都是孩子们写给世界的情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情书大声读出来。

话音未落,展厅突然暗下来。无数光纤从天花板垂落,在地面投射出璀璨的星空。孩子们兴奋的惊呼声中,全息投影的鲸鱼从画作中游出,在展厅盘旋;印度小女孩画的孔雀展开五彩斑斓的尾羽,扫过宾客们惊讶的脸庞。

苏念安感觉顾星晚的手悄悄勾住了自己的小指。她们站在这场由艺术与科技编织的梦境中央,看着孩子们在星光中欢笑奔跑,突然明白,有些相遇就是为了完成更宏大的使命。那些跨国谈判的深夜,那些推翻重来的设计稿,那些跨越时区的争吵与和解,此刻都化作展厅里流动的星河,温柔而坚定地照亮前路。

开幕式结束后,宾客们陆续离场,展厅恢复宁静。苏念安和顾星晚并肩坐在台阶上,看着工作人员收拾设备。远处传来孩子们用不同语言哼唱的童谣,在夜风中交织成奇妙的旋律。

念念,你说我们还能走多远?顾星晚靠在她肩头,声音带着几分疲惫。苏念安转头,在她额角轻轻一吻:很远很远,远到所有孩子都能触摸到属于自己的星光。

江风裹挟着湿润的水汽吹来,吹起两人的发丝。她们相视而笑,在这片由梦想与爱构筑的星空下,握紧了彼此的手。

星火长明处

月光爬上艺术中心的穹顶时,苏念安和顾星晚仍守在展厅。工作人员已撤去大部分设备,空荡荡的空间里,零星几幅画作在应急灯下泛着微光。顾星晚突然起身,踩着高跟鞋哒哒跑向角落,再回来时手里捧着个牛皮纸袋。

“给你看个秘密。”她神秘兮兮地掏出一叠泛黄的手稿,纸张边缘磨损得厉害,“这是七年前我们第一次聊公益画展时,我随手画的设计图。”苏念安接过,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简陋的展厅里挤满孩子,天花板上挂着用彩纸折的星星,角落甚至画着两只牵手的卡通小人。

“那时候真敢想啊。”顾星晚蜷着腿坐在台阶上,下巴抵在膝盖,“现在的全息投影、童梦放大器,当年连概念都没有。”她的声音带着追忆的温柔,“但你当时说‘没有的东西,我们就自己创造’。”

苏念安指尖抚过图纸上褪色的铅笔痕,突然想起某次激烈的视频会议。顾星晚为了争取某个山区学校的参与名额,连续三天只睡三小时,熬红的眼睛却在屏幕里闪着倔强的光。那时她对着镜头吼:“这些孩子连画笔都没摸过,我们凭什么说他们没有天赋?”

“星晚,其实我一直想问……”苏念安斟酌着措辞,“为什么选择和我合作?你明明有更多专业策展人的邀约。”话音刚落,展厅外传来邮轮的汽笛声,悠长的尾音里,顾星晚轻笑出声。

“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她捡起地上一片银杏叶,对着灯光转动,叶脉在皮肤上投下细密的纹路,“其他人看到的是商业价值,只有你会在视频里陪我研究怎么用最便宜的材料,让非洲孩子也能做出发光的画。”她转头,目光穿过展厅里悬浮的星光,“那天你说‘艺术不该有门槛’,我就知道,我们要走的路是同一条。”

深夜的艺术中心突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保安带着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出现,藏族小姑娘怀里还紧紧抱着陶土星星:“顾姐姐!我们把星星忘在后台了!”顾星晚立刻起身,蹲下来检查星星有没有损坏,苏念安则默默打开手机电筒,为他们照亮台阶。

“姐姐,这个给你。”小男孩突然塞给苏念安一颗皱巴巴的纸星星,“老师说,你们让我们的画会飞了!”苏念安愣住,看着纸星星上歪歪扭扭的拼音“xIE xIE”,喉咙突然发紧。顾星晚抬头看她,目光里有了然的笑意,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

第二天清晨,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涌来。《艺术与科技的跨界奇迹》《被看见的童年》等标题霸占各大版面,苏念安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都是咨询合作的邀约。她盯着电脑上儿童画展的实时浏览量,突然收到顾星晚的消息:“来天台。”

推开天台门,咸涩的江风扑面而来。顾星晚倚着栏杆,面前放着两杯冒着热气的美式咖啡,脚边还躺着个画本。“他们说我们创造了奇迹。”她翻动画本,最新一页画着展厅的星空,角落里两个小人并肩仰望,“但我觉得,是那些孩子的眼睛本身就在发光。”

苏念安抿了口咖啡,苦涩中带着焦香:“接下来有什么计划?东南亚儿童艺术营的方案,董事会已经通过了。”顾星晚眼睛一亮,抓起画笔在本子上快速勾勒:“我们可以用竹编做画框,把当地的神话故事画成壁画……”她滔滔不绝地说着,晨光为她的轮廓镀上金边,让苏念安想起初见时那个在纽约街头神采飞扬的女孩。

一周后的庆功宴上,沈修远再次出现。他举杯走向两人时,苏念安敏锐地注意到顾星晚微微紧绷的肩膀。“两位大功臣,”沈修远的目光在顾星晚身上多停留了一秒,“有没有兴趣把这个模式复制到欧洲?我在巴黎有资源。”

顾星晚正要开口,苏念安先一步搭住她的肩:“暂时不考虑海外扩张,我们想先把国内偏远地区走遍。”她的语气带着职场精英的果决,“不过沈先生若愿意为山区学校捐赠画材,倒是可以详谈。”沈修远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识趣地退开。

“谢谢。”顾星晚小声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香槟杯。苏念安侧头,在她耳边低语:“我说过,要让你的艺术没有后顾之忧。”这句话让顾星晚眼眶突然泛红,她别过头,指着远处几个举着相机的小朋友:“快看,他们在拍星星!”

深夜散场时,苏念安坚持送顾星晚回家。出租车驶过外滩,霓虹倒映在江面,碎成流动的银河。顾星晚突然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念念,下一站我们去敦煌好不好?我想让孩子们在真正的壁画前,画出他们心中的飞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