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78章 ——光影文学碰撞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78章 ——光影文学碰撞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暮春的青岚谷笼罩在一层朦胧的薄雾中,山涧溪水潺潺流淌,溪边嫩绿的新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小美背着她那台略显陈旧的相机,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向山谷深处走去。今天,是她与苏磊、夏知瑶夫妻约定学习摄影与文学编辑的日子。

苏磊和夏知瑶的工作室坐落在青岚谷一处幽静的山坡上,一栋白墙灰瓦的两层小楼,周围种满了各种花草。推开雕花木门,院子里飘来阵阵花香,小美深吸一口气,紧张又期待的心情稍稍缓解了些。

“有人吗?”小美轻声喊道。

“来啦!”清脆的女声从屋内传来,紧接着,夏知瑶面带微笑地走了出来。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长发随意地扎成一个马尾,整个人散发着温柔知性的气质。

“你就是小美吧,快进来。”夏知瑶热情地招呼道,“苏磊正在整理设备,一会儿就出来。”

小美跟着夏知瑶走进屋内,客厅布置得简约而温馨,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照片,有壮丽的山河景色,有温馨的生活瞬间,还有充满艺术感的创意摄影。小美被墙上一幅拍摄于青岚谷清晨的照片吸引住了,画面中,第一缕阳光穿透晨雾,洒在波光粼粼的溪水上,岸边的花朵还挂着晶莹的露珠,美得如同梦幻一般。

“这张照片真美。”小美忍不住赞叹道。

夏知瑶笑着点点头:“这是苏磊去年春天拍的,那时候青岚谷的春天格外迷人。摄影啊,就是要抓住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瞬间。”

正说着,苏磊从里屋走了出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休闲衬衫,手里拿着几台相机和一些摄影配件。“欢迎你,小美。听说你对摄影和文学编辑很感兴趣?”苏磊的声音沉稳有力。

小美连忙点头:“是的,我在网上看到你们拍的照片和写的文章,特别喜欢,就想跟着你们学习。”

“既然来了,就好好学。我们先从摄影开始吧。”苏磊将相机放在桌上,“摄影最重要的就是了解你的设备,熟悉它的各项功能。这台是佳能5d mark IV,全画幅单反相机,画质出色,操作也相对简便,很适合初学者。”

苏磊拿起相机,耐心地给小美讲解起来:“首先是光圈,它决定了镜头的进光量和景深。光圈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大,景深越浅,也就是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小,景深越深,整个画面都会比较清晰。你看这个镜头,最大光圈是f\/2.8,我们可以用它拍出非常漂亮的虚化效果。”

苏磊一边说,一边调整相机参数,对着院子里的一朵花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将相机递给小美:“你来试试,感受一下光圈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

小美接过相机,按照苏磊教的方法,不断调整光圈数值,拍摄了几张照片。看着相机屏幕上不同效果的照片,小美兴奋地说:“真神奇,同样一朵花,光圈不同,拍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没错。”苏磊笑着说,“除了光圈,快门速度也很关键。快门速度决定了曝光时间的长短,快快门可以凝固瞬间动作,比如拍摄运动中的物体;慢快门则可以拍出动态模糊的效果,用来表现水流的丝滑质感就很合适。”

苏磊带着小美来到院子里的小池塘边,池塘里的水缓缓流动着。“你把快门速度调到1\/30秒试试。”苏磊指导道。

小美调整好快门速度,按下快门,一张照片拍了出来。照片中,流动的水呈现出一种柔和的模糊感,仿佛一幅水墨画。“太有意思了!”小美惊喜地说。

“接下来是感光度,也就是ISo。”苏磊继续讲解,“ISo数值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但同时噪点也会增加。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尽量使用低ISo,保证画面的纯净度;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就需要适当提高ISo,但要注意控制噪点。”

在苏磊的指导下,小美又学习了白平衡、对焦模式等相机的基本功能和参数设置。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

夏知瑶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三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摄影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表达。”夏知瑶说,“通过照片,我们可以传递情感、讲述故事。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每一张照片都应该有它的主题和内涵。”

小美认真地点点头:“那文学编辑和扩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有时候写文章,总觉得内容很单薄,不知道怎么丰富起来。”

夏知瑶放下筷子,说道:“文学编辑和扩写其实就是对文字的雕琢和升华。首先,你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核心思想,然后从细节入手。比如描写一个场景,不要只简单地说‘这里很美’,而是要具体描述美在哪里,是花朵的颜色鲜艳夺目,还是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又或是空气中弥漫着的阵阵花香。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你所描述的画面。”

“而且,在扩写的时候,要合理地增加情节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夏知瑶继续说道,“比如写一个人在等待,你可以描写他焦急的神情,他不停地看手表,内心在想对方怎么还不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这样就会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下午,苏磊带着小美来到青岚谷的深处,进行实地拍摄练习。他们沿着山间小路前行,一路上,小美不断地用相机记录着周围的美景。苏磊在一旁适时地给予指导,帮助小美调整拍摄角度和参数。

当他们来到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花丛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现在光线很柔和,很适合拍摄人像。”苏磊说,“小美,你来给夏知瑶拍张照片。”

夏知瑶站在花丛中,微微侧头,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小美拿起相机,按照苏磊教的方法,调整好光圈、快门速度和对焦,然后按下快门。连拍了几张后,小美查看照片,发现有一张拍得特别好,夏知瑶的笑容在夕阳的映衬下格外动人,背景的野花也被虚化得恰到好处。

“拍得不错!”苏磊赞许道,“不过,如果再注意一下构图,照片会更完美。构图有很多方法,比如三分法,就是将画面横竖各分为三等份,把主体放在这些线条的交叉点上,这样可以让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在苏磊的指导下,小美又重新拍摄了几张照片,运用三分法构图,效果果然好了很多。

傍晚回到工作室,夏知瑶拿出一篇短文,让小美进行扩写练习。短文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讲述了一个人在公园散步时看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小美看着短文,回想着夏知瑶上午讲的方法,开始动笔。

她先详细描写了公园的环境,嫩绿的草坪,盛开的花朵,还有在树枝上欢快歌唱的其他鸟儿。接着,她描写了主人公发现受伤小鸟时的神情和心理活动,他眼神中流露出的怜悯,内心的纠结,不知道该如何帮助这只可怜的小鸟。然后,她又续写了主人公寻找帮助的过程,他四处询问路人,最后在一位热心老人的帮助下,将小鸟送到了动物救助站。

当小美完成扩写后,夏知瑶和苏磊一起帮她批改。“整体写得还不错,细节描写很生动,情节也丰富了很多。”夏知瑶说,“但是有些地方的语言还可以再精炼一些,比如这段描写主人公寻找帮助的过程,有些啰嗦,可以适当删减一些不必要的语句。”

苏磊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描写小鸟受伤的样子时,可以再增加一些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描写更加形象。”

在夏知瑶和苏磊的指导下,小美对文章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文章更加精彩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美每天跟着苏磊和夏知瑶学习。在摄影方面,她学习了不同场景下的拍摄技巧,如夜景拍摄、人像摄影、风光摄影等;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光线和色彩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在文学编辑和扩写方面,她不断地进行练习,阅读了大量优秀的文章,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有一次,苏磊带着小美去拍摄青岚谷的日出。凌晨四点,他们就来到了山顶,等待着太阳升起。天空渐渐泛起鱼肚白,东方的云层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色。小美拿着相机,紧张又兴奋地等待着。终于,太阳从云层中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青岚谷的大地上,整个山谷瞬间被照亮。小美迅速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壮丽的一刻。

回到工作室,小美将拍摄的照片导入电脑,和苏磊一起挑选出最满意的照片进行后期处理。苏磊教她使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调整照片的色彩、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让照片更加完美。

在文学编辑方面,夏知瑶给小美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她将一篇关于青岚谷传说的简短故事进行扩写,并且配上相应的照片,制作成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小美开始查阅资料,深入了解青岚谷的传说,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进行丰富和扩展。她详细描写了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还加入了自己对青岚谷的感悟。同时,她挑选了自己拍摄的与故事相关的照片,精心进行排版。

经过几天的努力,小美终于完成了这篇文章。当她将文章展示给苏磊和夏知瑶时,两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美,你进步真的很大。”夏知瑶说,“这篇文章无论是文字还是照片,都非常出色,很好地展现了青岚谷的魅力。”

苏磊也点头称赞:“继续努力,你以后一定会在摄影和文学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苏磊和夏知瑶的悉心教导下,小美从一个对摄影和文学编辑懵懂无知的新手,逐渐成长为能够独立拍摄出优秀照片、创作出精彩文章的创作者。她用镜头记录下青岚谷的每一个美丽瞬间,用文字讲述着青岚谷的故事。而这段学习的经历,也成为了她人生中一段难忘而珍贵的回忆,激励着她在光影与文字的世界里不断探索、前行。

光影与文字的相遇(续)

时光在快门的轻响与笔尖的摩挲中悄然流逝,三个月后的青岚谷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小美在苏磊和夏知瑶的鼓励下,将这段时间创作的摄影作品与文学作品精心整理,在工作室的庭院中布置出一场属于自己的首秀。

展览开幕当天,阳光透过紫藤花架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白色展板上陈列着小美拍摄的青岚谷四季更迭:春日溪畔萌发的嫩芽裹着晨露,盛夏瀑布飞溅的水花在慢门下化作流动的白绸,深秋红枫与云雾交织的朦胧画卷,还有冬日冰棱垂挂在枝头的晶莹世界。每一幅照片旁都配着她撰写的短文,或细腻描绘拍摄时的心境,或讲述景物背后的故事,文字与影像相互呼应,引得参观者们驻足良久。一位年长的摄影爱好者握着小美的手感叹:“这些作品既有年轻人的灵气,又透着对自然的敬畏,后生可畏啊!”

展览的成功让小美信心倍增,苏磊和夏知瑶顺势提议带她参与商业拍摄项目。第一次跟随团队为一家民宿拍摄宣传照时,小美既兴奋又忐忑。在民宿老板提出想要展现“归园田居”的氛围后,她主动提出拍摄清晨主人家生火做饭的烟火气场景。凌晨五点,她扛着相机蹲守在厨房门口,捕捉到柴火映红主妇脸庞、炊烟袅袅升起的温馨画面。苏磊看着回放中的照片,欣慰地说:“懂得观察生活细节,是摄影师最重要的天赋。”

在文学创作上,夏知瑶开始指导小美尝试撰写人物专访。她们走访了青岚谷周边的非遗传承人,从竹编匠人布满老茧却灵巧翻飞的双手,到蓝染艺人将白布浸入靛缸时专注的眼神,小美不仅用相机记录下匠人们的工作场景,更通过深度访谈挖掘出他们坚守技艺背后的动人故事。她撰写的《青岚手艺人:指尖上的光阴》系列文章在当地文化公众号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有游客循着文章介绍专程前来拜访这些手艺人。

随着技艺的精进,小美萌生了用镜头和文字记录青岚谷生态变迁的想法。苏磊和夏知瑶全力支持,三人组成“青岚守护者”小组,定期对山谷的动植物进行跟踪拍摄与记录。他们见证了曾经因过度开发而干涸的溪流在生态修复后重新奔涌,记录下消失多年的珍稀鸟类重返山谷筑巢的全过程。小美将这些素材整理成图文日记,在网络平台连载,吸引了众多环保爱好者的关注,也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一年后的清晨,小美独自站在初次拍摄日出的山顶。手中的相机早已更新换代,但那份对光影与文字的热爱却愈发炽热。她望着被朝霞染红的山谷,突然明白,苏磊和夏知瑶教会她的不仅是技术,更是用艺术的力量传递情感与价值的信念。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的瞬间,小美按下快门,这次她不再紧张,因为她知道,在追寻美的道路上,自己已经拥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与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