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晶辉和黄希照算是老朋友,前几年在台里也互相竞争,斗得不可开交,最终以钟晶辉落败告终。
不过等到澳洲财团入主丽视后,两人的关系反而微妙地变成了“战友”。
倒不是他们有多排外,而是这群澳洲佬和两位经理的理念完全不合。
黄希照更想主导本土化制作,坚持粤语节目和港式风格,如《大地恩情》《天蚕变》。
而澳洲财团更倾向?国际化、低成本外购节目,比如引进澳洲/英美剧,以削减制作开支。?
钟晶辉呢,他想做的是深耕艺员培训,比如培养出周日发、洣雪这种本土演员。
但澳洲财团认为这套模式“不够商业化,且投入大浪费时间”,直接给他拒了!
而且港岛两家电视台竞争太激励了,丽视连年亏损,而黄希照又只想加大制作古装长剧,消耗太大!
澳洲财团就觉得在丽视改革 不顺,和这两经理合不来,动了要将两位经理一起换掉的心思。
之所以两人至今还没被炒鱿鱼,除了澳洲财团害怕引起内部混乱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港岛电视广播条例。
条例规定,任何电视广播机构要任命高级管理层,都必须向广播事务管理局提交申请,并获得审批。
这个任命申请程序繁琐不说,最关键的是被任命者必须持有港岛身份证。
这意味着,澳洲财团想派来澳洲籍高管来,最多也只能安插到部门主管一级。
再想往上,不仅需要港岛身份,还需要事务管理局点头同意。
所以丽视越来越亏不是没有原因的,两位总经理和新任命的部门主管,面和心不和,互相拆台使绊子。
能赚钱那才是怪事了。
陈启对这些弯弯绕绕的办公室政治,说实话,兴趣不大。
他目前的总资产也就几千万港币,丽视就算再怎么贬值,也是个市值过亿的盘子,
更别提还有负债,还有拍电视剧,做综艺,做节目哪个不需要烧钱?
丽视暂时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之所以买股份也只是为了方便宣发,还有就是不管有没想法都要先占个坑位再说,万一以后有用了呢!
陈启脸上不动声色,微笑着陪两人寒暄。
“黄总,钟总,客气了。”
陈启话锋一转,说道:
“其实今天来,还想跟二位谈谈我新片《僵尸先生》的宣传。”
黄希照一听,拍着胸脯保证道:
“陈董您放心!自家的电影,当然要大力支持!”
“我们黄金时段的广告位,给您留好!保证宣传效果拉满!”
陈启听后,却笑着摇了摇头。
“广告自然是要的。不过,这次我想玩点新花样。”
“哦?”钟晶辉顿时来了兴趣,“什么新花样?”
圈内谁不知道,陈启的点子,总是天马行空,却又总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奇效。
“我想在丽视,直播《僵尸先生》的首映式。”陈启缓缓说道。
“直播首映式?”黄希照和钟景辉同时一愣,面露难色。
两人面对澳洲财团的逼迫,倒是很想和这位新股东搞好关系。
毕竟陈启是本地人,又是娱乐圈的,怎么看都比那三个搞矿业、食品和报纸的外行,以及外人的澳洲佬亲近得多。
以陈启这赚钱速度,说不定一两年后,他真的有实力吃下整个丽视。
就算钱不够,凭他的名气和梦工厂,去银行贷个几千万也绝非难事。
可直播在这个年代还是个稀罕物,成本高昂,一场下来少说也要十几万港币,而且容易出播出事故。
以丽视目前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实在没兴趣去为一个电影首映费钱。
陈启看出他们的顾虑,大方地说道:
“直播的所有费用,我们梦工厂来出,就当是付给电视台的宣传费,如何?”
钱的问题解决了,两人都没什么问题,自然答应了下来。
黄希照疑惑问了句:“直播倒是没问题,可这样一来,陈生的电影,不就提前泄露了吗?”
陈启解释道:“黄总误会了。直播的不是电影正片。”
“只直播首映礼的红毯环节、主创人员的现场采访,还有我们安排的表演。”
“至于电影本身,到时候弄个几分钟的精彩画面,在电视台上宣传就足够了。”
两人听完,眼睛瞬间亮了。
这么一来,不仅解决了成本问题,还能用“首映礼直播”这个噱头,制造出巨大的话题性!
黄希照看了他一眼,这家伙宣传果然有一手。
“陈生这个点子,确实是新花样!阿辉你怎么看?”
“我看行!”钟晶辉点点头,看向陈启的眼神里,略带钦佩。
三人随即就直播的细节展开了讨论。
陈启将后世首映礼的一些流程和镜头安排,比如多机位切换、红毯主持人提问技巧、现场与观众互动等概念,大致说给了两人听。
这些超前的想法,听得黄希照和钟晶辉只觉得大开眼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