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执事带来的消息,如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丁字七号工坊内激起了层层涟漪。
外门小比。
这四个字,对所有外门弟子而言,都意味着荣誉,更直接关系到未来三年的资源分配。
而“杂艺考核”,虽不如斗法那般万众瞩目,却是炼器、炼丹、灵植等技艺弟子,证明自身价值的唯一舞台。
王师傅停下了手中的活计。
他布满老茧的手指在冰冷的锻造台上轻轻敲击着,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了陆沉身上。
“外门小比的炼器考核,分‘辨材’、‘控火’、‘成器’三关。”
“参赛者,多是练气中后期,浸淫此道数年甚至十数年的老人。你入门太浅,修为也低。”
王师傅的语气平淡,却是在提醒陆沉现实的残酷。
“此次前去,重在开阔眼界,不必背负任何压力。”
陆沉听懂了师傅话里的关切。
他当然清楚自己的斤两。
正式接触炼器不过数月,对比那些老弟子,无论是经验、手法还是见识,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弟子明白。”陆沉躬身应道,“定当尽力而为。”
刘执事点了点头:“有此心便好。这一个月,工坊的杂活你酌情减少,多花些时间准备。需要基础材料练习,可向库房申领一些份额。”
说完,他便转身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王师傅走过来,那只厚重的手掌在陆沉的肩膀上拍了拍,什么也没说,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无声的鼓励。
他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缺悟性,更不缺韧性,缺的只是时间。
工坊里其他几个杂役弟子顿时围了上来,七嘴八舌。
“陆师兄,你要去参加小比啊?给咱们丁七坊争光!”
“听说今年炼器考核前十名,能得筑基师叔亲自指点一次!”
“陆师兄肯定行!你修青锋剑那手,比好多老弟子都利索!”
面对同伴们的热情,陆沉只是笑了笑,心中却无半点轻松。
修复,与从无到有的炼制,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考核,是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用陌生的材料,在紧迫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作品。
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都意味着前功尽弃。
他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陆沉转身便去了炼器堂的藏书阁,用五十贡献点,借阅了数本关于《常见灵矿辨析》、《地火九品控火要术》以及《黄阶法器炼制图解》的典籍。
系统性的梳理,是通往更高处的阶梯。
随后,他又出现在任务殿。
他接下的,全是些报酬不高,却极其考验基本功的苦差事。
“精炼一百斤黑铁矿石,要求纯度七成以上。”
“修复五件不同属性的黄阶下品法器。”
他要用最高强度的实践,将理论砸进自己的骨子里。
接下来的一个月,陆沉彻底疯魔。
白日,丁字七号工坊的地火,几乎为他一人而燃。
完成必要的杂役后,他将所有心神都灌注于练习之中。
他反复精炼矿石,从六成纯度,到七成,再到逼近八成,速度越来越快。
他找来各种废弃的法器,拆解、研究、修复,对内部符文的理解日益加深。
在王师傅的默许下,他开始挑战独立炼制最基础的法器——【精铁匕首】。
这是一条由失败铺就的路。
第一次,塑形阶段,灵力注入稍显急躁,胚体应声开裂。
第二次,淬火之时,对淬火液中寒铁草的年份判断失误,导致匕首火毒未清,硬而脆。
第三次,刻画最简单的“锋利”符文时,灵力输出出现了一个微不可察的断点,符文黯淡,灵性全无。
失败,失败,再失败。
工坊的角落里,废弃的铁胚越堆越高,他的贡献点也如流水般消耗。
但陆沉的眼神,却在一片赤红的火光中,被锤炼得越来越亮。
每一次失败,他都详细记录原因,翻阅典籍,向王师傅请教,然后调整,再来!
他对火候的感知,从眼观火色,到能用神识捕捉火焰核心最细微的律动。
他对力量的掌控,从肌肉记忆,到能将一丝土系灵力精准地附着在锤头之上。
夜里,洞府灯火通明。
打坐炼气是根本,更多的时间,他用来研读墨辰长老的《基础炼器初解》。
那份传承高屋建瓴,许多观点直指炼器本质,让他时常有拨云见日之感。
尤其是关于“灵性共鸣”与“能量回路”的阐述,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甚至开始尝试去理解那枚黑色金属碎片上的神秘符文,虽然依旧晦涩难懂,但偶尔灵光一闪,竟能捕捉到一丝与基础符文相似的道韵,这让他愈发觉得此物不凡。
高强度的炼器,本就是一种修行。
灵力的反复消耗与恢复,让他丹田内的气旋愈发凝实,距离炼气四层中期已然不远。
神识的极限运用,更让他的感知变得无比敏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