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后的石窟内,时光仿佛凝滞,唯有水声轰鸣,亘古不变。
陆沉彻底沉下心来,将外界纷扰隔绝,全身心投入到筑基后的巩固与提升之中。
他知道,短暂的安宁来之不易,必须争分夺秒,将筑基初期的潜力挖掘到极致。
他首先将火炼长老赠予的玉简仔细研读,里面记载的几门筑基期炼器法门,如“千锤百炼诀”、“五行熔灵术”,远比练气期的基础手法精妙深奥,涉及对材料更深层次的灵力渗透、符文烙印以及灵性引导。控火诀“心焰诀”更是讲究以神念御火,心火合一,对火焰的控制达到入微之境。
那两门攻击法术,“庚金剑气”和“地缚灵藤”,一攻一控,威力不俗,正好弥补他远程攻击和限制手段的不足。
陆沉没有贪多,选择先主修“心焰诀”和“庚金剑气”。
他每日以神念细致操控灵力,模拟火焰的升腾、跳跃、凝聚,感受着温度与形态的微妙变化。
同时,他引动肺金之气,凝练成一道道锋锐无匹的淡金色剑气,在指尖吞吐不定。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神念,但对神识的锤炼和灵力掌控力的提升,效果显着。
修炼之余,他将大量时间用于重新祭炼和温养几件核心法器。
五行轮的祭炼是重中之重,筑基之后,他对五行平衡的理解更加深刻。他不再仅仅满足于激发其混乱力场,而是尝试以神念引导,细微调整五色光华中每一行的比重。
对阵强敌时,可偏重土行,增强防御镇压;需扰乱敌方时,可偏重水行,增加迟滞粘稠之感;甚至可尝试将五行之力短暂合一,爆发出更强的干扰甚至反击之力。
这需要对灵力极其精妙的掌控,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灵力反噬。
陆沉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进展缓慢,却每一步都扎实无比。
炎阳残枪的沟通则更为玄妙,筑基期灵力滋养下,枪身内那丝微弱的战意似乎活跃了一些。
陆沉不再单纯将其视为兵器,而是以《灵犀铸器术》中“以心养器,器灵共生”的法门,每日以自身混元灵力温和浸润,并以神念传递着守护、战斗的意念。
他隐隐感觉,这残枪并非死物,其内蕴含的不仅仅是一丝战意,更可能是一缕极其微弱的、沉睡的枪灵本源。
唤醒它,或许将是修复此枪的关键一步。
流云遁的修炼则更加注重意境的领悟,他反复体味流云真言中“聚散无常”、“虚实相生”的奥义,不再追求极致的直线速度,而是更加注重身法的变幻与隐匿。
他尝试在施展遁术时,将自身气息与周围的水汽、光线甚至灵气流动相融,达到一种“似在非在”的境界。
虽远未大成,但在小范围内的腾挪闪避,已越发鬼神莫测。
惊神刺的修炼则最为凶险,直接关乎神魂。
他不敢有丝毫大意,每次凝练神念尖刺,都确保自身神念充盈,心境澄澈。
他逐渐增加神念尖刺的凝练度和速度,并尝试控制其爆发的方式,是瞬间冲击造成眩晕,还是持续侵蚀破坏神魂结构。
这是他隐藏最深的底牌,也是风险最大的手段。
除了这些,他最大的精力,放在了赤晶阵眼碎片和流云真言道韵的深度挖掘上。
赤晶碎片的炼化依旧缓慢,但筑基后神念质变,让他能更清晰地“看”到碎片内部那复杂无比、蕴含着火系本源规则的细微结构。
他不再试图强行炼化,而是如同学生般,耐心地观摩、理解这些结构,感受其中蕴含的“镇压”、“熔炼”、“平衡”的意境。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火系规则的一种深刻修行。他甚至尝试将一丝感悟融入“心焰诀”中,使操控的火焰多了一丝凝练和镇压的特性。
流云真言的道韵更是博大精深,他不再局限于已有的几门秘术,而是将心神沉浸在那浩瀚的感悟海洋中,从最基础的灵气吐纳、周天运转,到更深层次的天人感应、规则运用,逐一印证自身所学。
许多《五行衍道经》和《灵犀铸器术》中的晦涩之处,在真言道韵的照耀下,豁然开朗,他的道基在不知不觉中,被打磨得更加圆融无瑕,对未来道路的规划也越发清晰。
期间,韩枫又秘密来过两次,带来了一些外界消息和修炼物资。
宗门内关于内鬼的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战殿那边的线索也断了,各方势力仍在暗中角力。
林啸那边暂时没有新的动作,但韩枫提醒陆沉,暗地里的监视从未停止,让他千万小心,陆沉表示感谢,更加坚定了低调修炼的决心。
就这样,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转眼间,陆沉在这瀑布石窟中,已闭关潜修了近三个月。
这一日,他正沉浸在对流云遁“化身流云”意境的感悟中,忽然心有所感,从深层次的入定中醒来。
并非外界干扰,而是丹田内五行基台的旋转速度自发地加快了一丝,对天地灵气的吸纳也变得更加顺畅活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