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我认识你,一直让我帮忙打听,你们下一批衣服啥时候出,好提前去买。”
“嫂子要穿咱的衣服,还用买吗?咱自己产的,你把她尺码给我。”
“回头我去服装厂拿几件,直接送过去不就完了。”
王锴说完,王福先愣了一下,笑着回道:“帮忙找可以,但你得收钱,不然我老婆哪能白拿。”
“听说你卖一百多一件。”
“连这都清楚,行,那我就按成本价给你,算你优惠。”
“太好了。”王福先笑着应了。
“王锴,咱说正事,你想干的这事儿可是史无前例,还得请示领导拍板。”
“这样,我给领导打个电话,看他下午有没有空,有空咱就去问问他的意思。”
“好,都听您的。”
王福先打完电话,确认领导下午有空,就带着王锴直奔沈自强的办公室。
“领导,打扰您工作了。”
王锴恭敬地对沈自强说。
“小王来了,你俩坐,我先把这个文件看完。”
王锴和王福先坐在沙发上等沈自强。
王福先每次来沈自强这儿都紧张得要命,现在手心都是汗。
看着旁边泰然自若的王锴,他心里暗暗佩服。
“这小子真能沉住气。”
过了大概十分钟,沈自强处理完事情,看向王锴说:“你小子,火锅店和服装厂都弄得不错,挺有出息的,没给我丢脸。”
“这次来有啥事?说吧。”
“果然啥都瞒不过领导。”
“我这次是想跟您申请再建个厂,不知道该建哪儿合适。”
听了王锴的话,沈自强皱了皱眉。
“再建个厂?你的服装厂不是建好了吗?我记得当时给你的地也不小,二十亩呢。”
“年轻人,做事要稳扎稳打,别总想着一步登天。”
“领导,我不是要建服装厂,是想建个电器厂。”
“这是我写的商业计划书,您给瞅瞅。”
沈自强接过王锴的计划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跟王福先一样,他也是越看越惊讶。
“这都是你写的?”
“对,是我写的,想请您看看还有啥不对的地方。”
“写得挺好,但你已经有火锅店和服装厂了,都经营得挺好。”
“为啥还要建电器厂?你忙得过来吗?”
王锴又把之前跟王福先说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次还多加了点内容:
能安排三百个就业岗位。
王锴知道,对于沈自强这样的领导来说,这个条件很难拒绝。
三百个就业岗位,是多大的政绩。
听完王锴的话,沈自强确实没法拒绝。
“你想建厂,有没有想过,建厂需要时间,还得花不少钱。”
沈自强话锋一转,接着说:
“你要是真的想做电器这行,我有个建议。”
“咱们市的第二电器厂现在遇到**烦了,正在搞私人承包。”
“你要是想做,我可以帮忙促成这事。”
第二电器厂已经成了沈自强的一块心病。
王锴听着沈自强的话,心里也在盘算。
承包个厂,也不是没人成功过,比如那个玻璃大王,不就是从承包小厂起步,最后走向世界的吗?
而且这事,既帮沈自强解了围,又能给自己省下不少钱。
等解决了这个问题,自己完全可以像玻璃大王那样,从承包小厂开始,慢慢发展出自己的电器公司。
既省心又省力。
“领导,我本来没打算承包厂子的,不过既然您提出来了……”
“我觉得我可以试试,这可是个好机会,连选地址都不用愁了。”
“工人都是有经验的老手,连培训都省了。”
“这是好事,我愿意承包。”
虽然仔细想了想,承包这个厂对自己确实好处多多。
但王锴话里的意思,其实是“要不是你沈自强出面,我才懒得管这个烂摊子呢。”
沈自强听了这话,也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王锴,这事,我和第二电器厂的工人们都欠你一个人情。”
“领导您这么说就不对了,您为国家、为人民做事,我能帮上忙,是我的福气。”
“个人的得失跟这事比起来,根本不算啥。”
王锴说完这句话,差点想抽自己一嘴巴子,好像他吃了多大亏似的,明明是占了便宜还装老实。
但在沈自强眼里,王锴确实是吃亏了。
“王锴,别的我不多说了,你就放开手脚干,我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王锴等的就是这句话。
而这句话被王福先听到,就跟打了个雷似的。
沈自强竟然亲自表态支持王锴。
要知道,沈自强这种人从来不会轻易说这样的话。
这说明他对王锴有多看重,多信任。
看来以后得跟王锴多亲近亲近了。
“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您放心,既然答应了,我一定好好干。”
“这才叫年轻人该有的样儿,有闯劲、有担当、有热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