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王锴就去了火锅店,结果被告知工商局长早上打电话让他去工商局一趟。
他没耽误,骑上那辆二八自行车,直奔工商局而去。
王福先把他带到了沈自强的办公室。
王锴和沈自强聊起了建厂的一些细节,包括项目申请、用地面积、地价、环评、土地使用证和规划审批等等。
沈自强对王锴的服装厂项目非常重视,专门抽出一上午的时间,把所有相关部门的领导都叫来,现场办公,立即落实。
一上午的时间,几乎所有的手续和证件都办妥了,只要王锴把买地的钱交了,工厂就能马上开工。
经过一上午的商议,王锴最终以两万块的价格拿到了二十亩商业用地,而且使用权有七十年。
要不是在这么多领导面前,王锴简直要欢呼雀跃了。两万块买二十亩三环的商业用地,这是什么概念?每平米不到二十块!
想想二十年后的地价,盖上楼,每平米得几万块呢!
一切谈妥后,也到了中午。
“各位领导,快到吃饭时间了,我老本行是开火锅店的,中午请大家赏个光,去我店里坐坐,顺便尝尝我的火锅怎么样。”
说着,王锴看向沈自强,屋里他官最大,他不发话,其他人也不会开口。
本来是请领导吃饭,但从王锴嘴里说出来,却变成了领导检查工作,顺路吃饭。这话听在沈自强耳里别提多舒服了,挑不出一点毛病,也让领导很有面子。
沈自强看着王锴,越接触越觉得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王锴头脑灵活,做事有分寸,情商高,性格既不自卑也不傲慢。他考虑问题周到细致,要不是他已经是个体户了,沈自强真想让他当自己的秘书。
“也该吃午饭了,今天大家为了小王办厂的事忙了一上午,这小子得请咱们吃顿饭。再说他还是全国第一个个体饭馆的老板,今天咱们就去他那儿尝尝。”
沈自强说完后,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
在王锴火锅店最大的包间里,沈自强坐在主位,其他几位领导也分别落了座。
工商、税务、环保、土地管理局、城建局等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齐聚一堂,这在外界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些人随便哪一个都是大人物,可他们却聚在一起帮王锴解决一个小服装厂的建厂问题。
并不是王锴有多大的能耐,而是私人办厂是头一遭,谁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大家都想通过王锴的这个厂,看看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通,能不能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所以才出现了这么多不同单位的领导坐在一起的情况。
王锴给每位领导都准备了一个小火锅。这些领导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吃法,都觉得挺新鲜。
服务员一盘盘地端上肉和菜,王锴借着送菜的机会,从系统商城兑换了两瓶茅台带了进来。
沈自强阻止了他开酒。
“下午还有事呢,吃饭可以,但酒就别喝了。”
王锴也没坚持,这两天他对沈自强的了解让他知道,这个人做事务实,说话也果断,他说的话基本上就是他的决定,所以酒就没开。
“各位领导,这锅底和调料是我自己调的秘方,大家尝尝,给提提意见。”
锅烧开了,大家纷纷夹起肉和菜放进自己的锅里。
沈自强夹起一块煮好的肉,蘸了点酱料,放进嘴里。原本他以为火锅都差不多,味道一般,不会特别好吃也不会特别难吃。但刚咬了一口,他就被彻底征服了,这火锅竟然如此美味,鲜香四溢,他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夹菜的速度。
其他人也差不多,夹菜的速度都比平时快了不少。
王锴看着大家的吃相,就知道他们对这顿饭很满意。
中途服务员又端来了一些肉和蔬菜。
吃饱喝足后,沈自强带着大家离开了。
王锴送领导们出门,并一一和他们握手告别。
这一幕正好被刚从拘留所出来、在外面闲逛的许大茂看到了。
他不认识和王锴握手的人,但他认得那些人开的小车,全是领导的车。再看看为首的那个人,那不是经常出现在报纸上的大领导吗?
许大茂看着王锴在一群领导中如鱼得水,心里疑惑起来:这个土包子什么时候跟这么多领导扯上关系了?以后不仅在大院里没法混,连四九城都很难混下去了。
他顿时下定了决心:树挪死,人挪活,不如去南方闯荡一番,听说那边机会多得很。
王锴,咱们走着瞧,我许大茂还会回来的。
“又收到许大茂的负面情绪,这次有233呢。”
送走领导后,王锴看到许大茂的负面情绪,一脸茫然,这孙子还在拘留所时就惦记上自己了。
我还真招人待见。
王锴去银行取了两万块,交完钱后把刘传武叫了过来。
让他去招人开始建厂,顺便打听一下建厂所需材料的价格。
那时候还没有工程队,只能自己找人。
王锴的想法是,第一批建厂的工人将来会成为他进入建筑行业的基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