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百块,还是刘海**狱后从几个儿子那儿硬要来的。
不过,刘海忠有个要求,就是所有干活的人都要由他来管。
易忠海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看在那五百块的份上答应了。
拉上刘海忠之后,易忠海又带着杨师傅去了许大茂家。
本来以为会很顺利地让许大茂加入,没想到许大茂却说要自个儿干。
没办法,易忠海只好去找其他人。
一听说是跟王锴抢生意,院里的人都摇头拒绝了。
虽说他们也想赚钱,也羡慕王锴能赚钱,但他们从来没想过要得罪王锴。
除了杨建哲家。
易忠海一说明来意,杨建哲跟刘海忠一样,爽快地答应了,还拿出五百块钱作为入股资金。
这五百块,是杨建哲从父母那儿省下来的。
有了刘海忠和杨建哲的五百块,易忠海自己也拿出五百块,总共凑了一千五,加上修电器的杨师傅,
这个“买卖”就算正式成立了,四个人坐在一块儿商量分成和分工。
而许大茂那边,被易忠海一点拨,当天下午就去了电视机厂,找了个修电器的师傅,
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忽悠了一番,就把师傅给忽悠上车了。
回到院里后,许大茂也开始找人入伙了,他自己拿不出那么多钱。
接着,许大茂就直接去找阎阜贵了。
阎阜贵一脸疲惫,红血丝布满了眼眶,一听许大茂的提议,立马拍桌子表示同意,一点都没犹豫。
阎阜贵自己也在琢磨找点事做,现在有许大茂牵头,他自然不再迟疑。
许大茂拉上阎阜贵后,又去找了何雨柱。
现在许大茂和何雨柱之间也没啥深仇大恨,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王锴。
所以何雨柱稍微想了想,也答应了许大茂的计划。
不过,何雨柱非要带上秦淮如一起。
许大茂没办法,只能答应,觉得多一个人分担风险也挺好,虽然他并不觉得这件事有啥危险。
于是他们五个人聚在一起,商量怎么分工。
傍晚时分,王锴回到了大院,
没过多久,刘传武就带着人送货来了。
他们从三轮车上把一台台收音机和电视机搬进王锴的家里,
整个院子里的“禽兽”们不但没嫉妒,反而都挺高兴,
这几个人一天就能收到这么多坏电器,让他们心里更有底了,
就连两个电视机厂的老师傅也笑得合不拢嘴,亲眼看见才敢相信是真的。
王锴很快就觉得不对劲,
因为这一晚院子里的负面情绪比平时少了很多,
显然有啥事让他们开心起来了,
而且这事儿肯定跟他有关。
那就只能是他在做的事情了。
果然,第二天早上王锴一出门,就发现整个院子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仔细一看,不光是院子里的人都忙活起来了,还来了不少外面的人。
这些人明显分成了两拨。
易忠海夫妇、刘海忠夫妇、杨建哲和三个不认识的年轻人是一组,
许大茂、阎阜贵夫妇、何雨柱、秦淮如、小当、槐花是一组。
这两拨人分别在中院和前院聚在一起,好像在准备啥。
有趣的是,当王锴刚走出屋子,两拨人都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盯着他。
顿时,整个院子的气氛变得有点古怪。
真有意思!
王锴嘴角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哎呀,各位这是在干啥呢?”
王锴其实已经猜到大家要干啥了,但他假装不知道。
可是没人回应他。
摸了摸鼻子,王锴耸耸肩,蹬着自己的三轮车离开了院子。
看着王锴远去的背影,两拨人立刻开始行动。
看到王锴骑着三轮车离开,
易忠海眯起眼睛,面无表情,只是让这边的人开始行动。
经过昨天的讨论,他们这边的安排简单多了。
直接照搬王锴的方法,三家出1500块钱。
赚到的钱,修电器的杨师傅拿四成,剩下的六成由三家平分。
易忠海夫妇、刘海忠夫妇、杨建哲,还有三个找来的人,都要出去收货。
不管是谁收来的收音机还是电视机,都按五块和十块来算。
至于实际回收价格是多少,由自己定,剩下的钱就是自己的收入。
所以为了不吃苦,易忠海夫妇和刘海忠夫妇亲自上阵去收。
分完钱后,易忠海这一组就出发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自信的笑容。
看到易忠海带着人离开了院子,
阎阜贵这边也催许大茂赶紧发钱。
但此时许大茂的脸色却不太好。
原本他是想照搬王锴的做法,但根本行不通。
首先,精打细算的阎阜贵就不同意,觉得五块收一个收音机、十块收一个电视机太贵了,
总觉得这样被人赚了几块钱太亏,坚持要把收音机定在三块,电视机定在七块。
阎阜贵这边还好说,主要是控制成本的问题,也算是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