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民国十四年冬,码头行动当日,清晨至傍晚
地点: 榴莲分帮总堂望楼、苏州河上游隐秘观察点、朱家角镇外荒丘
清晨,寒雾锁江。榴莲分帮总堂最高的望楼上,黄榴莲裹着厚重的黑色大氅,如同一尊凝固的雕像,远眺着苏州河下游朱家角的方向。他的目光似乎要穿透这浓得化不开的雾气,看清那片即将成为修罗场的水域与街镇。
一夜未眠,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疲惫,反而让那双眼睛更加深邃,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昨日的疯狂计划已然下达,战争的齿轮开始转动,但作为执棋者,他此刻需要的是极致的冷静与洞察。他要知道,这盘棋局上,除了明面的棋子,是否还隐藏着更深的杀招。
隔岸观火:迷雾中的蛛丝马迹
“影子有消息传回吗?”黄榴莲头也不回地问道。
身后,如同影子般侍立的近卫低声回应:“回报帮主,影爷最后一次传讯是寅时三刻,称已抵达朱家角镇外预设观察点,镇内角头派活动如常,但巡逻人手似乎比平日增加了三成,尤其是通往三号码头的要道。罗横的人马依旧隐蔽,未见异动。另外……镇东‘悦来’茶馆后院,今早确有生面孔出入,守卫森严,符合‘黑鱼’供述的沈金禧藏身点特征。”
“增加三成巡逻……沈金禧藏身点确认……”黄榴莲低声重复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大氅冰冷的铜扣。“是常规戒备,还是嗅到了什么风声?罗横按兵不动,是耐心等待,还是另有所图?”
他转身走下望楼,对等候的铁山和浪里白下令:“计划不变,但入夜后,行动时间推迟半个时辰。我要看看,这半个时辰里,会不会有什么变化。”
这是一种极其冒险的拖延。半个时辰,可能错失先机,也可能让对手露出破绽。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对局势的精准判断。
暗中观察:死亡边缘的情报传递
午后,黄榴莲只带了两名绝对心腹,乘坐一条不起眼的小渔船,悄然抵达苏州河上游一处能俯瞰朱家角三号码头的芦苇荡。这里距离码头足有两里之遥,但借助单筒望远镜,仍能模糊观察码头的动静。
寒风刺骨,芦苇摇曳。黄榴莲伏在冰冷的船板上,望远镜久久对准三号码头。码头上苦力往来,船只装卸,看似一切正常。但他注意到,几个关键位置的苦力,动作明显不如其他人熟练,眼神也过于警惕。而在码头外围的一些制高点上,似乎有不易察觉的反光——可能是望远镜,也可能是武器。
“角头派果然有准备。”黄榴莲心中冷笑,“这些暗桩布置得倒是专业。”
就在这时,一名心腹低声道:“帮主,看那边。”
顺着指引,黄榴莲将望远镜移向码头通往镇内的一条小路。只见一个衣衫褴褛、走路一瘸一拐的人,正鬼鬼祟祟地接近路口的土地庙。那人左右张望,迅速将一个小纸团塞进了香炉底的缝隙,然后飞快地消失在巷弄里。
是“泥鳅”!那个被喂下“断肠散”的角头派俘虏!他真的送出了情报!
黄榴莲心中一动,但没有立刻行动。他继续观察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确认没有埋伏后,才示意一名水性极佳的心腹悄悄泅渡过去,取回纸团。
纸团上的字迹歪歪扭扭,是用木炭写的:“……二爷(沈金禧)确在茶馆……码头顶多三十人……但……但魁爷(沈金魁)……黄昏时带了不少人……往……往镇北龙王庙方向去了……说是……说是防着黄……和……和什么‘罗’的后手……火枪……大部分也在龙王庙……”
严刑逼供:真相的残酷碎片
带着这份意外获得的情报,黄榴莲迅速返回总堂地牢。那个被俘的角头派小头目“黑鱼”再次被拖了出来。经过休养,他稍微恢复了些人形,但看到黄榴莲和刑具,依旧抖如筛糠。
“龙王庙。”黄榴莲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吐出三个字,冰冷的目光如同刀子般剐着“黑鱼”的神经。
“黑鱼”浑身一颤,眼中闪过极大的恐惧,拼命摇头:“不……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道?”黄榴莲对刀疤使了个眼色。刀疤拿起一把小巧却异常锋利的钩刀,在“黑鱼”面前比划着。“‘泥鳅’可是说,沈金魁带着火枪和主力去了龙王庙。你说……是他骗了我,还是你在骗我?”
听到“泥鳅”的名字和具体信息,“黑鱼”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了。“我……我说……龙王庙……下面……确实有地道……很大……能藏近百人……是……是魁爷最后的退路……也是……也是埋伏的地方……他……他怀疑码头是诱饵……真正要打的是……是龙王庙……”
反复斟酌:棋盘下的暗流汹涌
综合“泥鳅”的情报和“黑鱼”的供述,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凶险的图景在黄榴莲脑中浮现:
1. 角头派的虚实:三号码头是明面上的交易点,但很可能是个陷阱,或者至少不是主战场。沈金魁的真正杀招,可能藏在镇北龙王庙!他可能已经怀疑有内奸,或者预判了黄榴莲会声东击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