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民国二十二年,小雪,“讹兽”被拔舌十日后
地点: 朱家角“莲记”跨河大桥附属货栈、陆家浜“金流”汇兑庄下属三家当铺、榴莲分舵“千丝网”刑房、牛家浜界河“乱麻岗”、左浜互助会“缠丝手”及其麾下三十二人“搅局队”
第一章:乱麻缠身
小雪时节,细碎的雪粒夹杂着冷雨,给苏州河两岸披上一层湿冷的寒衣。就在黄榴莲以为舆论风波暂息之时,一种新的、令人烦躁无比的骚扰如同跗骨之蛆,缠上了他的产业。这一次,攻击不再宏大,而是精准、密集、无处不在,旨在瘫痪运营,耗尽精力。
先是“莲记”大桥附属的几处重要货栈,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数十名看似普通的苦力、小贩、乃至乞丐轮番“光顾”。他们不是来干活或交易的,而是以各种借口纠缠管事——有的声称货物破损要求天价赔偿,有的质疑秤砣不准引发争吵,更有甚者直接躺在货栈门口“突发恶疾”,引来围观,导致装卸作业完全停滞,货运线路几近瘫痪。
与此同时,陆家浜“金流”汇兑庄下属的三家当铺,也遭遇了类似困扰。数十名手持廉价、破损或不值钱物件(如裂口的粗瓷碗、褪色的假玉佩、死当的破棉袄等)的人,如同约好了一般,在同一时段涌入当铺,要求典当或赎回,故意在估价上胡搅蛮缠,拖延时间,堵塞柜台,使得真正需要办理业务的客户无法进门。更令人恼火的是,这些人极其滑溜,一旦管事想要动硬,他们便立刻偃旗息鼓,作鸟兽散,但不过片刻,又换一波人卷土重来。
骚扰!纯粹的、极致的骚扰! 目标明确,就是让你无法正常运营,疲于奔命,消耗你的耐心与人力。黄榴莲站在一处被“苦力”们围得水泄不通的货栈外,看着里面焦头烂额的管事和停滞的货物,脸色铁青。空气中弥漫着那些无赖身上散发的汗臭与廉价烟草的混合气味,令人作呕。
“拔了嚼舌根的,又来了滚刀肉?”他声音低沉,蕴含着即将爆发的怒火,“影子,去把这团专门恶心人的‘乱麻’给我从耗子洞里扯出来!我要把他们一个个,都剁碎了喂鱼!”
第二章:暗影理“麻”
影子立刻行动,目标锁定在左浜互助会十三把手“穿山甲”的副手,“缠丝手”。此人并非以武力见长,而是个中年的破落混混头子,精于组织、煽动底层闲散人员,进行这种无赖式的骚扰和搅局,其麾下核心有“三十二人搅局队”,专门负责策划和执行此类行动,他们如同水蛭,不致命,却极其难缠。
暗探顺着那些闹事者的来源和行动规律追查,发现这些人并非乌合之众,其行动有着统一的指挥和明确的分工。所有线索都指向牛家浜界河一片废弃的采石场,那里怪石嶙峋,坑洞密布,地形复杂如同乱麻,被称为“乱麻岗”。那里是“缠丝手”及其核心队伍藏匿和策划的地方。
暗探试图潜入“乱麻岗”,却发现那里明哨不多,但暗桩极其隐蔽,且利用复杂地形设置了诸多预警机关(如绊线、空罐等)。几次尝试皆因触动机关而暴露,险些被岗内呼啸而出的石块和竹箭所伤。
第三章:千丝网缚心
必须找到“乱麻岗”内部的核心藏身处及“缠丝手”的指挥方式。一名因“业绩”不佳而被“搅局队”克扣赏钱、心怀怨愤的老混混,被暗探用几块银元和一顿老酒轻易收买。
此人被带入分舵那令人心智混乱的“千丝网”刑房。此刑房内并无利刃酷刑,只有无数坚韧、粘稠、难以挣脱的透明丝线,纵横交错,布满整个空间,如同巨大的蜘蛛网。受刑者被推入其中,每动一下,便会被更多的丝线缠绕,越挣扎,束缚越紧,那粘稠的触感和无法摆脱的禁锢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绝望。
那老混混本就没什么骨气,在被丝线缠住,感受着那越挣越紧、仿佛要被活活裹死的恐惧后,很快便崩溃了,带着哭腔喊道:“我说!我全说!进……进‘乱麻岗’……要走……西边……第三个……塌了一半的……矿洞……里面……岔路……往右……走到头……有……有个……用破席子……遮住的……小洞口……钻进去……就是……他们……聚会的……地方……‘缠丝手’……他……他有个铜哨……吹不同的调子……代表……不同的……行动指令……”
第四章:乱麻岗潜踪
得到情报,浪里白知道此次侦察需极其小心,避免打草惊蛇。他选择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凭借超凡的身手和夜视能力,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摸向“乱麻岗”西侧的废弃矿洞。
他按照老混混所述,找到那个塌了一半的矿洞,侧身潜入。洞内阴暗潮湿,岔路极多,空气中弥漫着霉味和尿臊气。他小心翼翼,避开可能的陷阱,在如同迷宫般的矿洞中穿行,终于找到了那个被破席子遮掩的狭小洞口。
他屏住呼吸,轻轻拨开席子一角,向内窥视。里面是一个稍大的、被矿灯照亮的地下空间,约莫三十几人或坐或站,正是那“三十二人搅局队”的核心成员。一个穿着油腻短褂、头发稀疏、眼神闪烁如鼠的中年人,正站在一块大石上,唾沫横飞地布置着今天的“任务”,手中把玩着一个古旧的铜哨,正是“缠丝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