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民国二十二年,秋分,“轰天牛”粉身碎骨十日后
地点: 朱家角“莲记”跨河大桥(已成必争之地)、陆家浜“金流”汇兑庄总号及周边产业、榴莲分舵“血池”刑房、牛家浜界河“百足滩”、右浜互助会“铁牛”亲卫队及三大金刚
第一章:百足之虫
秋分雨冷,肃杀之气笼罩苏州河。连日折损大将,右浜互助会终于露出了它最后的、也是最狰狞的獠牙。这一次,不再是单一方向的试探或破坏,而是多点开花、同步进行的全面突袭!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朱家角“莲记”跨河大桥东西两端的桥头堡,同时遭到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的猛烈攻击。袭击者装备精良,战术娴熟,三人一组,交替掩护,使用短枪、手雷甚至轻机枪,火力凶猛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守桥帮众虽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东西桥头堡相继被突破,伤亡惨重,大桥控制权一度易手。
几乎同时,陆家浜“金流”汇兑庄总号及其周边三家属于榴莲帮的重要商铺(当铺、绸缎庄、茶行),遭遇了武装洗劫与纵火。匪徒目标明确,动作迅速,不仅劫掠现金财物,更纵火焚烧账册、地契,破坏力极大。更令人心惊的是,袭击者中出现了几个身手异常强悍、如同金刚般的身影,普通帮众在他们面前如同草芥,不堪一击。
全面战争!不再是小打小闹的骚扰或单一目标的破坏,而是旨在彻底摧毁黄榴莲核心产业、动摇其统治根基的军事化打击!黄榴莲站在被硝烟熏黑、弹痕累累的汇兑庄门前,看着手下抬出的伤亡弟兄和仍在冒烟的废墟,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他手中捏着一枚从袭击者尸体上找到的、刻着狰狞牛头和“百足”篆文的铜牌。
“炸药的灰还没凉,百足之虫就敢来寻死?”他声音嘶哑,如同受伤的猛兽,“影子!去把‘铁牛’那剩下的爪牙,还有那几条蹦跶的蜈蚣,给我连根刨出来!我要用他们的血,祭我死去的兄弟!”
第二章:暗影锁敌
影子倾巢而出,动用了所有埋藏在牛家浜的暗线。目标明确——右浜互助会排名第一的“铁牛”及其麾下最核心的力量:他的副手“犄角”,以及威名赫赫的“三大金刚”——“破甲”、“碎骨”、“断筋”!那枚“百足”铜牌,正是“铁牛”亲卫队的标志,寓意其势力盘根错节,难以一举清除。
暗探综合各方情报,发现“铁牛”及其核心力量在“轰天牛”死后,似乎收缩了防线,将其大本营设在了牛家浜界河一处地形极其复杂、泥沼与水路交织、如同百足蜈蚣爬过般的“百足滩”。那里滩涂广阔,芦苇遮天,暗沟密布,陆路难行,水路错综,易守难攻,且内部情况不明,之前派去的暗探皆有去无回。
第三章:血池炼狱
必须获得“百足滩”内部布防、核心人物位置及“三大金刚”的弱点。一名侥幸从“百足滩”外围巡逻队手中逃脱、却被榴莲帮暗探擒获的右浜互助会外围哨兵,成了唯一的希望。
此人被带入分舵那模拟地狱景象的“血池”刑房。此刑房中央挖有一个深坑,灌满粘稠、腥臭、不知是动物还是人血的液体,血池中漂浮着各种令人作呕的残肢断臂模型(视觉效果逼真)。受刑者被吊在血池上方,时而被缓缓浸入那粘稠腥臭的血浆之中,感受那窒息与污秽,时而被提起,面对行刑者描述的、掉入血池后被池底“冤魂”撕扯分食的恐怖场景。这种对**和精神的双重玷污与恐吓,足以摧毁大多数人的意志。
那哨兵哪里经历过这等阵仗,只被浸溺了一次,闻着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味,看着池中漂浮的“残肢”,便彻底崩溃,嘶声力竭地嚎叫:“我招!我什么都招!‘百足滩’……核心在……滩心……的……‘镇水牛’石像……周围……有……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是暗哨和……和陷坑……第二道……是……是‘犄角’带领的……亲卫队……第三道……就是……‘三大金刚’……守在……石像下面……的……地宫入口……‘破甲’……怕……怕钝器重击……‘碎骨’……关节……是弱点……‘断筋’……下盘……不稳……”
第四章:百足滩潜行
得到这份用恐惧换来的情报,浪里白知道此行九死一生。他做了最充分的准备,不仅携带了攀爬、潜水工具,更带了针对“三大金刚”弱点的兵器——一对沉重的镔铁铜锤(针对“破甲”),一套带倒钩的锁链(针对“碎骨”关节),以及一柄加长的钩镰枪(针对“断筋”下盘)。
他选择在一个细雨蒙蒙的黄昏,从“百足滩”最难以通行的、布满毒虫沼泽的西侧边缘,开始了极限渗透。他利用芦苇荡和雨声的掩护,如同鬼魅般穿梭,凭借着超凡的直觉和身手,险之又险地避开了数处暗哨和致命的淤泥陷坑。
历经艰险,他终于靠近了滩心区域。果然,那里矗立着一尊年代久远、布满苔藓的镇水石牛雕像,雕像下方有一个明显是人工开凿的洞口,想必就是地宫入口。洞口外,可以看到一队队精锐的、佩戴“百足”铜牌的亲卫在巡逻,戒备森严。他甚至远远看到了那个站在洞口、身形瘦高、眼神阴鸷、额角有着一道狰狞疤痕、如同毒蛇般巡视四周的“犄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